张学波+马相彬
摘 要 伴随着媒体社会化,移动社交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社交媒体使用的主要动机之一,自我呈现成为“热闹”的媒介景象:自拍文化、“晒”文化在社交媒体日益兴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日益成为网民自我呈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而学界对于自我呈现的研究也颇多,且越来越呈现跨学科趋势。基于此,文章从对有关文献的研究着手,重点考察了当前对于自我呈现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有关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动机因素;行为策略;效果感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1-0022-03
1 研究缘起
当前,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规模已达21亿,中国移动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如微信在年轻人中的渗透率高达70%以上。而自拍文化、“晒”文化在社交媒体日益兴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日益成为网民自我呈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在朋友圈信息流中,“晒自拍”“秀恩爱”“玩刷屏”等成为时尚,晒恩爱、晒幸福、晒心情、晒美食等渐成常态。
有人喜欢“疯狂”“肆无忌惮”呈现自己生活的日常点滴,衣食住行、大事小事,“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另一些人则从不爱展现自己,沉默围观;有些人喜欢单纯展示自我,而有些人则喜欢伪装扮演;有些自我呈现会得到好友点赞、积极互动、给予支持,而有些则会招致厌恶和反感,甚至影响好友间现实社会关系。鑒于当前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在大学生中高渗透率以及“晒”、自拍文化的兴起,恶意刷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已逐渐成为传播学科研究中较为活跃的话题,有关社交媒体如何恰当、适宜地进行自我呈现以及呈现效果等也越来越值得关注。
2 关于自我呈现的研究
以“自我呈现”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并经过主题筛选发现,当前学界对于自我呈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我呈现概念理论、某类人群的自我呈现、对某种类型媒介中自我呈现、自我呈现中采取的行为策略、影响制约自我呈现行为的因素、自我呈现效果及受众感知等方面的研究。
2.1 对自我呈现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研究
1)对自我呈现理论起源: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理论最早起源于符号互动论,库利在“镜中我”理论中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自我认识的影响,而对于自我形象的认识则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2)自我呈现概念:戈夫曼根据戏剧理论,首次提出自我呈现的完整概念,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认为,自我呈现是在“艺术的舞台”中进行的系列表演。戈夫曼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看作是舞台上“表演者”,通过符号运用和预先设计来展示自己,来实现“前台”和“后台”以塑造自我形象的转换,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自我呈现是人们控制他人形成自己期望印象的过程,但自我呈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行为与内在状态保持一致,有的人行为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自我呈现是“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给他人创造某个特殊的印象”的过程;自我呈现的目的是期待最终形成或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自己给他人而造成的印象。
3)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是指个体企图控制他人形成的印象的过程,自我呈现是“企图控制投射在真正或想象的社会交互作用中的印象”。总体来看印象管理比自我呈现的对象更多,范畴更广,内容更丰富。自我呈现则侧重于为使他人按其愿望看待自己,个体展示自我、影响他人的努力。
2.2 某类人群自我呈现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研究:研究发现,当前对自我呈现研究多以年轻人为主,这与社交媒体的发展成为自我呈现的主要地域,以及社交媒体使用者中年轻人居多有关,尤其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始成为社会交往的主力。对深圳大学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群体多以高自我监控为主,高自我监控的人群更倾向于积极呈现策略;性别影响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策略。对于性别差异人群的自我呈现差异研究,如Fullick运用语篇分析法,对约会社交网站进行研究发现,性别因素影响用户自我呈现时的语义
选择。
2.3 对不同类型媒介中自我呈现的研究
学者较早进行自我呈现研究的媒介主要是CMC形式,如基于文本的电子邮件互动,个人主页和网页博客等。这些媒介互动呈现对象以陌生的弱关系人群为主,这也是早期CMC互动的特征。Gibbs等人对用户在婚恋交友网站(personals and online dating)上的呈现方式和策略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在婚恋社交网站上主要有积极的和谦虚的自我呈现策略;Fullick同样研究了婚恋类社交网站(Nerve Dating)中的自我呈现在不同性别用户之间的
差异。
对于社交网站上自我呈现关系的研究,Kim认为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中用户自我呈现的方式,主要有积极呈现自我和中肯、真实地展现自我。在微信自我呈现研究方面,自我监控程度影响自我呈现策略的使用,比如高自我监控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使用时,更倾向于采用较为积极的自我策略;此外性格也是影响自我呈现的因素之一,性格与自我呈现策略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微信使用时间长短与自我呈现没有显著关系;性别影响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策略。
2.4 对自我呈现内容、行为、策略的研究
2.4.1 自我呈现内容
自我呈现内容方面,Bouvier运用语篇分析法,对社交媒体Facebook中大学生群体自我呈现的内容进行了语篇分析后发现,所采取的自我呈现内容及类型主要有:身份、关系、生理外貌(身体部位、肖像)、动态、心情状态等的呈现。而受众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会采取不同的呈现内容,如针对强弱关系不同的人群,选择呈现的内容也会截然不同,尤其是当呈现的对象中既有存在现实社会交际的熟人,也有未曾联系的陌生人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因此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选择那些老少皆宜的呈现
内容。
2.4.2 自我呈现行为策略
Jones和Pittman通过考察自我呈现行为,归纳出五种常用的自我呈现策略:讨好、胜任或自我提升、恫吓、恳求和榜样,其中“讨好”和“胜任”是个体在SNS中最常用的的两种自我呈现策略;Fiske将自我呈现策略分为积极表现策略、中庸普通策略和伪装隐瞒策略;Gibbs认为自我呈现包括积极的呈现和谦虚呈现两种策略。尤其要指出的是,自我呈现策略的研究多是西方学者根据西方社会的一些社会现状、文化特征等层面的归纳总结,与我国当前社交媒体现状和情形是否完全契合,还需要不断在实证中去检验和完善,才能使得对自我呈现策略的归纳,具有现实契合度和适应性。
2.5 对自我呈现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自我呈现受到呈现个体自身、目标观众及所处的社会情境的共同影响,有利性和可信性是自我呈现创造合乎需要形象的原则。用户自我呈现行为受到目标观众关系的影响。动机及可信度(支出、更新频率、表达情绪和想法的深度)影响人们在SNS中的自我呈现;有学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证实了影响用户自我呈现的使用动机包括:提供信息、娱乐、消磨时光、从众、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和加入SNS的动机,这些动机会影响自我呈现的可信度。人格特征同样影响自我呈现,Mehdizadeh用自恋人格量表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对Facebook用户从个人信息、头像、相册前20张、记录、状态更新频率等自我呈现方面进行了测量,发现自恋与上传头像、上传照片、更新状态和记录这四个自我呈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自恋的人和低自尊的人更喜欢进行自我展示,自恋和低自尊的人沉迷在虚拟网络中以自恋的方式寻求自尊的补偿;后来研究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自恋对自我呈现的重要影响,外向性和害羞程度影响自我呈现行为,越是害羞的人,越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参与到社交网络中。
此外,人口特征(性别、年龄等)、国家与文化、自我监控程度、个人隐私意识、社会支持也对自我呈现产生影响。性别影响自我呈现的目的,女性注重头像上的自我呈现,更爱呈现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而男性则多是文字介绍部分;年龄方面,年轻用户在自我呈现时更多展现新朋友关系;年级较大的用户则更爱呈现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国家制度与文化影响头像中显示人数,社交媒体使用时长与自我呈现没有显著关系,自我监控程度影响自我呈现策略的使用。此外,对于个人隐私与自我呈现的关系,当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个人隐私和自我保护心理影响自我呈现行为;但也有学者指出个人隐私会是用户在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呈现的考虑之一,但作用不是很强,积极呈现的用户不会因此而停止自我呈现。
2.6 对自我呈现效果的研究
自我呈现效果的测量维度主要是对于既有关系的维护,拓展新的社会关系以及幸福感(个体可以感知到的)的增强等,一般认为好友数量越多,幸福感越强,但Kim经过研究发现好友数量与感知的社会支持呈倒U型曲线关系;用户在Facebook上采取积极的呈现策略会让用户感知更多的幸福感;中肯的呈现策略则会让用户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进而间接影响幸福感。而对他人自我呈现的感知的研究,Gosling等人通过比较113个Facebook、MySpace的个人主页呈现与自我认知和熟人受众感知,发现大五人格尤其是外倾人格与自我呈现感知的一致性。总体而言,对于我呈现效果的研究及对于自我呈现感知的研究还比较少。
3 关于大学生群体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我呈现研究的分析发现,当前关于自我呈现研究较为丰富多样,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不同媒介、行为策略、影响因素等的研究,针对社交媒体中用户自我呈现的实证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首先在理论研究层面,当前关于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研究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戈夫曼借鉴戏剧理论;但学者开始尝试引入一些新的学科、新的理论,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方面有社会补偿/富者更富理论,补充我/补偿我理论,自我监控理论等,但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对理论的支撑还不够,且对传播学领域的理论考察使用的不够,有待在实证研究者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从研究内容看,当前有关研究主要的集中领域仍是影响自我呈现的因素、行为策略方面。而对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以及自我呈现的意义效果和呈现如何被他人所感知的研究相对较少。社交媒体环境是现实生活空间的延伸,两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一方面现实生活的一些因素如呈现主体的个性特征、性别、文化等会影响自我呈现内容、行为及策略;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现实的一些要素:如目标受众对呈现主体的形象正面化程度,性格和自尊的提升,社会资本的增加,增强社会(群体)认同和自我身份识别等。此外,对于自我呈现内容议题、自我呈现效果及他人感知、社会支持与自我监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有待通过实证研究等来进一步完善。
从研究对象上看,研究成果主要是以美国的社交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如大多以Facebook、Twitter、MySpace、LinkedIn等社交媒体为例,这与我国当前的社交媒体使用环境有很大不同(中外社交媒体在功能上也存在差别),这同时也影响了国外有关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研究结果的外在效度;同时,加上中西方社会文化、国家制度、群体特征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国外的一些有关自我呈现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自我呈現的一些量表)不能完全与国内有关社交媒体契合;在研究的对象人群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以社交媒体(主要是Facebook)用户为主;而国内的有关研究数量较少,又局限于照搬国外研究、使得能真正与当前我国社交媒体环境相适应的、符合我国当前社交媒体使用人群特征的、具有借鉴参考意义的有关研究
较少。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徐瑞青.论自我呈现[J].求是学刊,1994(4):8-13.
[3]劉中起,风笑天.“虚拟镜像中的真实”——网路人际互动者的自我呈现[J].安徽科技,2002(7):47-48.
[4]王欢,关静雯.微信朋友圈“晒”现象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3):76-81.
[5]张学波,罗昕,刘兢.网络虚拟社会治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5.
[6]王君玲.试析个人博客中的自我呈现[J].新闻界,2009(2):37-39.
[7]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8]肖崇好,黄希庭.自我监控量表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9(1):74-76.
[9]马相彬.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建构与印象管理策略[J].惠州学院学报,2016,36(4).
[10]陈浩,赖凯声,董颖红,等.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探新,2013,33(6):541-553.
[11]童慧.微信的自我呈现与人际传播[J].重庆社会科学,2014(1):102-110.
[12]牛更枫,鲍娜,周宗奎,等.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5):563-570.
[13]朱琛.自我呈现的新涵义与影响因素——基于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的文献考察[J].新疆社科论坛,2016(1):99-105.
[14]伍翎瑄.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J].科技传播,2015,7(12):104-107.
[15]马俪娜.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中的印象管理和自我和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16]Mehdizadeh,S. Self-presentation 2.0: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on Facebook[J].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2010,13(4):357-64.
[17]Banczyk.“The wurst meets” “fatless” in MySp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personality,and self-presentation in an online community.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C].Quebec, Canada, 2008.
[18]Dominick J R.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J].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999, 76(4):646-658.
[19]Hsu C W, Wang C , Tai Y T. The closer the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 interaction on facebook? Investigating the case of Taiwan users[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2011,14(7-8):473-6.
[20]Kim J, Lee J E. The Facebook paths to happiness: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Facebook friend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2011,14(6):359-64.
[21]Kr?mer.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esteem, extraversion, self-Efficacy, and self-presentation With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 Theories Methods & Applications,2008,20(3):106-116.
[22]Fullick M.”Gendering” the Self in Online Dating Discourse[J].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3.
[23]Bouvier. How Facebook users select identity categories for self-presentation[J].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2012,7(1):37-57.
[24]Hogan B.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Distinguishing Performances and Exhibitions Online[J].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2010, 30(6):377-386.
[25]Gosling S D, Gaddis S, Vazire S. Personality Impressions Based on Facebook Profil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logs and Social Media.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