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遍行世间,则何以为善?

2017-03-07 18:47吴叶韵
戏剧之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摘 要】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芭巴拉少校》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在主人公芭巴拉和沈黛的刻画上相似点与不同点并存,这与两位作家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观点息息相关。作为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者,他们都批判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对于如何改革社会,却有着各自的看法,萧伯纳提倡资产阶级内部温和渐进的改良,而布莱希特却持有更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变革精神。

【关键词】萧伯纳和布莱希特;芭巴拉和沈黛;马克思主义;改革社会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06-02

萧伯纳戏剧《芭巴拉少校》中的女主角芭巴拉因为缺乏金钱而无法继续慈善事业;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则讲述了妓女沈黛因物质匮乏及恶人横行,而无法做到行善的同时保证自己的生存。善良似乎都被金钱所打倒。面对不公正的社会,芭巴拉妥协并加入了父亲的炸药厂,走向救赎工人的事业,而沈黛却最终转变成虚拟的无情表哥隋达。这不禁令人好奇,两位女主角遭遇相似,为何采取的解决方法却截然不同呢?事实上,她们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反映了萧伯纳与布莱希特确实持有某种相似的社会立场,但对于改革社会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

一、芭巴拉与沈黛的相似点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善良的性格

芭巴拉是救世军里的一位少校。这是一个以军队形式为架构和行政方针,并以基督教作为信仰基本的国际性宗教及慈善公益组织,以街头布道、慈善活动和社会服务著称,主要目的是为了救赎穷人。身为一位满怀仁爱之心的少校,芭巴拉将自己的一生致力于关爱穷苦人民、救赎堕落的灵魂。作为剧中的拯救者,她堪称基督教的完美象征。沈黛尽管是一个卑微的妓女,但却和芭巴拉一样,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热心友好,乐于助人,在自己生存堪忧的情况下还心系他人,广泛施善,被称为“城郊天使”。沈黛堪称善德的化身。

(二)理想的幻灭

然而好人并未获得好报。因为缺少资金,救世军面临倒闭的危险,除非接受酒商包杰和火药商父亲安德谢夫的捐助,但这两个资产阶级商人罪恶的剥削手段令芭巴拉无法容忍。同样,沈黛施舍米粮给邢夫人,非但没得到任何感激,反被邢夫人百般侮辱;收留老房东一家,没想到他们却在她家里喝酒打闹,惹是生非;木匠无理取闹,把不该沈黛付的货架钱算在她身上;房东也不相信沈黛的为人,催促她提供租房担保;就连爱人杨森也利用她的感情骗她的钱。最终,沈黛发现自己实在无力继续行善了,否则自己的生存将无法确保。助人与自助难道就真的无法同时存在吗?

(三)作者的创作意图

芭巴拉和沈黛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金钱打倒一切的力量。然而,金钱本身并不是罪恶的根源,真正的罪恶是金钱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的联系了。”

正是像包杰和安德谢夫这样的资产阶级追逐利益,不断剥削工人的廉价劳力,才使得失业的人越来越多,在贫困的边缘苦苦挣扎。芭巴拉想要挽救他们的灵魂,却无法摆脱资产阶级的掌控,甚至连慈善组织也能被他们收购,“被挽救的”灵魂也都能被利用来做他们的工人。资产阶级用金钱束缚了每一个人,在他们脑中已全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或者良心存在。他们将整个社会变成了一家基于金钱和剥削的交易所,而爱、关心和信仰别无他法,只能妥协。

至于沈黛,尽管剧中并无直接迹象显示其理想幻灭是由资产阶级造成的,但我们仍能从中间接感受到这一点。据布莱希特所说,《四川好人》中的“四川”,泛指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暗示该剧与资本主义制度有关。而且在该剧后半部分也可以看到杨森和隋达狼狈为奸,压榨工人的现象,形象地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剥削的场景。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那些穷人并非生而邪恶,而是受这个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害。这个制度让他们习惯了剥削,因而在受资产阶级剥削之后,一旦发现可压榨之人,便很自然地转变成了剥削者。

通过描绘这两位善良女性所遭受到的理想幻灭,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揭露和抨击了压榨平民的不公正的社会制度,这一点正是她们理想幻灭的根源。

二、芭巴拉与沈黛的不同点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理想幻灭后不同的转变

理想幻灭后,芭巴拉陷入了巨大的失望,甚至想要离开救世军。然而,经过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后,她最终回到了救世军,并决定加入父亲的工厂,投入救赎工人的事业中去。芭巴拉似乎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式,既能回归救赎灵魂的伟大事业,又不必受资金困乏的威胁,结局因而很有一种圆满的意味。然而沈黛却采取了一种相当极端甚至令人难以置信的做法。她戴上了一副假面具,摇身一变成了自己虚拟的表哥隋达。与善良的沈黛不同,隋达冷漠无情、刻薄自私、不顾他人死活。他不同情可怜的穷人,一切按理法决断;担心得罪富人苏富,昧着良心拒绝为老王作证;侵占了老房东的烟叶,据为己有;逼迫穷人为自己的烟厂工作,并且不断剥削他们以获取利益,等等。隋达是剥削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也正是他的出现,才解决了沈黛的种种生存问题。

(二)作者的创作意图

芭巴拉笃信信仰和救赎的力量,而安德谢夫却只相信金钱和火药的权威。一般来说,这两种力量只能对立,不会融合到一起。然而,在剧本末尾,萧伯纳却以芭巴拉的转化实现了这种融合。通过这种处理,萧伯纳向我们“鼓吹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那里,金钱和信仰相辅相成,从而流露出他对社会改革的看法,即金钱与信仰、物质与灵魂对于一个良好的社会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而且只有通过社会精英将这两种力量结合,才是改革的正确道路。

沈黛转变为隋达令人震惊,一个好人怎么就突然之间变成了坏人呢?事实上,沈黛和隋达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人,而是一个人的两个不同面,通过这种转变,布莱希特暗示我们,人的性格矛盾复杂,而通过夸大沈黛的性格矛盾,布莱希特意欲达到一种“陌生化效果”,即“对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好人沈黛突然变成坏人隋达,这就使得沈黛的性格扑朔迷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双面人”剥去了观众心中习以为常的观念,使他们对于熟悉的人产生陌生的感觉,于惊讶和疑惑中与舞台人物之间保持了一种距离,从而避免沉浸于戏剧情节甚至产生共鸣,进而冷静思考沈黛的遭遇,自然而然,他们便能想到这悲剧根源来自于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甚至能试图分析并找出合理的方式来改变社会,而这一点也正是布莱希特想要通过作品达到的社会政治目的。

尽管布莱希特在剧中并未明确告诉我们社会改革的办法,这也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显而易见的是,他并无一点向资本主义妥协的念头。相反,通过描绘善良被迫变成恶行以求生存的悲剧,他对这个不公正的社会制度进行的批判,较之萧伯纳更为彻底和坚定。

三、产生相似点与不同点的原因

萧伯纳(1856-1950)和布莱希特(1898-1956)处于相似的时期,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看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并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揭露社会问题的责任。他们都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坚定地认为文艺作品理应基于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因而萧伯纳的剧作被称为“问题剧”,布莱希特也在《戏剧小工具篇》里阐明“戏剧必须提供人类共同生活的不同反映,不仅是不同的共同生活的反映,而且也要提供不同形式的反映。”。另外,这两位剧作家都对马克思主义有很大的兴趣,其作品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芭巴拉和沈黛所遭受的困难,正是他们对罪恶资产阶级剥削以及不公正社会制度的严厉控诉。

尽管如此,萧伯纳与布莱希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并不一样。1884年萧伯纳加入了费边社,这是一个由中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在资产阶级内部进行渐进式温和改良而非暴力革命的组织。另外,《芭巴拉少校》写作之时一战还未爆发,黄嘉德认为,一战前萧伯纳的剧作还充满着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尽管他严厉批判资产阶级社会,但仍然相信那些社会弊病可以被清除,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可以延续下去的。与之相反,布莱希特从28-29岁开始,就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笃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他的陌生化理论,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引他的创作。”此外,他的个人经历比萧伯纳更为悲惨。因为其信仰马克思主义,于纳粹兴起之时被迫逃离德国,更被纳粹剥夺德国国籍。他在国外逃亡15年之久,所有这些因素都深化了其马克思主义信仰。他甚至在《把现实主义作为斗争的方法》中表明“必须对生产方式等进行完全的改革。必须放弃资产阶级组织政府的形式。”

因此,布莱希特绝不会采取向资本主义妥协的做法。通过沈黛的深刻改变,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不公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抨击。联系布莱希特的社会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的社会改革应该是一种脱离资本主义的全面变革。

四、结语

通过分别描绘两个善良女人的遭遇,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把矛头直指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尽其所能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虚伪,并通过不同的人物塑造,试图探索社会改革的正确之道。无论是提倡资产阶级内部的温和改良,还是社会制度的完全变革,这两位剧作家都向我们显示了深刻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他们令后世景仰的一大原因。

参考文献:

[1](德)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四川好人[M].丁扬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91.

[2](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8-29.

[3]陈茂庆.大胆爸爸与大胆妈妈:试比较萧伯纳与布莱希特剧作中的两个人[J].戏剧艺术,2011,(5):53.

[4]周红燕.从《巴巴拉少校》看萧伯纳的社会观[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27.

[5](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C].丁扬忠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62.

[6](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C].丁扬忠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7.

[7]苏建华.布莱希特的马克思主义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21-22.

[8](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C].丁扬忠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17.

[9]黄嘉德.从作品分期看萧伯纳戏剧的特点——纪念萧伯纳诞辰一百三十周年[J].山东外语教学,1986(2).

[10]萧伯纳.芭巴拉少校:英汉对照[M].英若诚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作者简介:

吴叶韵,女,江蘇无锡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等。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