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17-03-07 17:48李嘉仪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诗人思维同学

李嘉仪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就必须改变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不满足于惟一的答案,而是指向多种可能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促使学生的心智活动畅通、灵敏、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突破常规和经验的束缚。它也是一种“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途径和角度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力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教材”,而是应该充分发挥文本的载体作用,使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训练,也就是用教材教。高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这就要求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观点新颖的问题进行设疑,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上活一节课的亮点。老师设置的问题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但又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个相反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设计逆向思维类型的问题。将常规问题颠倒过来思考,以求得问题的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学生由于受课本影响,往往会顺着教材方向思考,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抛开教材提供的条件和思维导向,设计出逆向思维的问题,使他们的发散思维更灵活,更深刻。

一、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不能是教师无尽的口耳相授,学生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得来的知识就好比是水缸装水,容易装满,也容易倒掉。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体验、对内容的领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观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经验能力,从而使学生进步、发展。如张枣《镜中》“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了下来”这句,“梅花落”是一个很具深意的意象,学生一时很难把握准意象背后的情感。于是,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一首词牌名为《梅花落》的乐曲,此曲主曲调反复三次,断断续续,如怨如诉,听来惹人伤感。同时,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梅”字字形,发现它与“悔”十分相近。“片片心意,如同朵朵梅花,当后悔时,便纷纷落下。那是一种哀伤,怅然若失之感。”学生如是说。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自己提出,应努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质疑、自主探索。

二、 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束缚,独辟蹊径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应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探究性地学习。如《镜中》有这么一句“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她”是谁呢?当时有部分同学认定“她”指的就是诗人的恋人、心上人。这是一种解读,但还有没有其他解读呢?笔者结合诗歌意象内涵,提示学生朗读了戴望舒《雨巷》,笔者问道:“诗人希望遇到一个像丁香花一样,结着愁怨的‘她,如果把‘她换成‘他或者‘它还有没有之前的表达效果?”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打开了。很显然,诗歌作品中的“她”代表的是“美好的值得追求的东西”。接着,笔者又提示学生,在古典诗词中,闺怨诗就常常借用思妇、弃妇的形象来表达诗人自己仕途不顺、人生多舛的情感。诗中的“她”也可以指诗人自己。这样“她”的内涵解读一下就丰富起来。

三、 鼓励求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启发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如《镜中》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着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中“镜子”的含义是什么。这是一个难点,也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虽然有难度,但在文本阅读中,这是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好的契机,也是解读整首诗的关键点。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法探讨解决问题。有同学认为:“镜子是一种反光器物,它的基本功能是照人照物。诗中的‘她代表女主人公,‘永远等候她是指诗人希望心上人能回来,回到过去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另一同学马上举手,他认为:“诗中的‘她代表美好的追求。‘永远等候她是詩人执着于曾经的追求,希望这些美好不曾远离。”又一同学举手,她认为:“古人‘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借照镜可以反观自己,通过反观自己可以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她指的是诗人自己,‘永远等候她是诗人始终在反观、反省自己,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又有一同学举手,他说:“镜子的功能是映照,镜中的影像特点是虚幻的。‘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的意思是无论什么映照在镜中,都是虚幻的,曾经拥有的,不可能再拥有;不曾拥有的,也不可能追寻得到。”学生们的思维一旦被激发,举起的手越来越多,对题目“镜中”的解读越来越丰富。

四、 因势利导

学生面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由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是语言朦胧,内容偏向个人对人生的思考,形式表达自由,不拘泥格式和韵律,所以如果脱离诗歌创作背景去解读诗歌的主题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让他们自己查找张枣的相关资料。后来很多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对《镜中》的主题作了很好的解读。如有同学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对女子的爱到了极致,生怕她有一点点闪失,所以在他看来危险的事情都不敢让她去做。最美的场景就是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涩,这是只有恋人才有的感觉。而他等不到女子,内心的悔恨由开篇的梅花落下,到结尾的梅花落满南山。爱是极致的,悔也是极致的。这是一首极有张力的诗。”另一同学认为:“这首诗是诗人理想破灭后写的。‘河的另一岸是指他追求和向往的人生境界。‘松木梯子是诗歌很灵动的意象。松木本身具有香味,是美好事物和品质的象征。在古典诗歌中就用‘秋兰‘辟芷来表达。攀登松木梯子,也是指他所追求的美好的人生境界。而这一切他都无法追寻,无法实现,心中充满了悔恨。”又有一同学认为:“这首诗想表现的是诗人内心想挣脱而又无法摆脱的挣扎心境。文中的‘她指的是诗人自己。在1984年,很多优秀的诗人都进行了对文化和对社会的反思。‘游泳到河的另一岸‘登上一株松木梯子象征着诗人对先进文化的追求,这种事是危险而美丽的。‘骑马归来‘回答着皇帝象征心灵回归传统、经受专制文化的质问。‘皇帝是专制的代名词。‘镜子是一个虚幻而美好的传统世界。‘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指心灵永远无法摆脱传统专制文化的桎梏。”这些见解都说得很好。现代主义诗歌的解读本来就没有惟一的标准,它是多元的,多义性的。“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同样,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阅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

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探究的过程。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中学生思维敏捷,富于联想,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而且现在的学生信息源极为广泛,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自身设置问题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都要贯穿发散性思维的思想,因为发散性思维并不拘泥于书本上的静态知识,而是打破思维常规,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探索,用多种方法寻找合理而灵活的答案,不断超越自我,释放出潜藏的无穷智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诗人思维同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诗人猫
诗人与花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