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投资的风险防控

2017-03-06 03:04徐力
商情 2016年46期
关键词:企业改革简政放权

徐力

【摘要】目前事业单位兴办企业清理整頓工作正在进行,二十多年的事企一体面临分离的阵痛,如何划分事企关系,理顺管理框架,以便于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是这次事企改革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改革 产权管理 监督激励 简政放权

目前,事业单位投资兴办实体,主要是为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在不影响本单位事业职能发挥的前提下,利用部分闲置资产和技术力量,开展经营创收活动。由于长期以来,事企不分,事业单位更多的是把行政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借鉴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在企业经营中,事业单位除了对企业经营无偿提供资金外,还参加协调会议,审核合同与定价等行为,实质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企业管理,淡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淡化了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基本职能,变相承担了更多的企业经营风险,难以分清和解脱事业单位投资责任,形成投资风险。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企业从事业单位的剥离。本文通过分析公司体制下企业目标,坚持认为事业单位兴办实体首要任务仍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需要保证其安全完整、规避风险。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事业单位兴办实体如何实现风险防控。

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时,就已经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它高度概括了事企关系。企业目标就是创造价值,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事业单位投入企业的资产,基本上都是国有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归国家,事业单位代表国家行使这些权利。投资目标也是创造价值,以保值增值为主要职责。事业单位投资的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是一致的,接下来就是事业单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以防控风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

对多数人来说,风险的意思是某件事情出错的机率,承担风险的含义也就是做一件事情,但可能产生有害的结果,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事业单位必须承担企业经营风险以达到其预期投资回报。

企业的风险是损失的风险; 销售额下降,成本上涨,会引起企业损失、融资不当带来的财务风险,会引起企业损失、税务筹划失当,会引起企业损失,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效率低下甚至诈骗等原因,会引起企业损失。企业不可能避免风险,大多数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惟有企业亏损造成资不抵债的破产清算风险是不可逆转的风险。因此,作为投资方的事业单位要考虑,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来确保风险能得到恰当的控制和持续的监督。

第一、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职业经理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一种岗

位:作为职业经理人,知识上,中国职业经理人通过认证培训后掌握MBA基本知识、了解商法(含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行业运营的规则、掌握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则、熟悉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了解信用管理和风险识别方面的知识、熟悉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方面的知识、熟悉资本运作和资产运营方面的知识等;职业能力上,中国职业经理人通过认证培训后掌握战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决策能力、企业文化建设能力、人力资本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定位和市场开拓能力、危机处理与变革管理能力等。

虽然在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50号)取消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水平认定,但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对于企业经营来说确实如虎添翼。

建立年薪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工资分配制度

建立中层以下员工工资制和中层以上管理层年薪制的分配体制,将职工利益与企业中长期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企业领导人风险抵押机制。

年薪收入=基本年薪+年度超额提成

基本年薪按月发放;年度超额提成按照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计算。

风险抵押,主要是为了加强企业经营人员的风险管理和持续经营意识,年度超额提成部分的50%一次性发放,50%存入企业专门开立的风险抵押金帐户,一般周期为一年,企业经营人员可以取走到期部分,并获得与同期银行利率相当的利率补偿,其余部分继续保留在帐户中。

如果在风险抵押期间,决策出现严重失误,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出现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和规定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况,经营不善亏损或效益严重下滑,则视情况从该帐户中扣除部分或全部风险抵押金。这种分配体制,约束与激励相结合,激发职工的开拓性、创造性,使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相关联,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第三、关联交易下的市场,成本费用的合理分担,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交易:就是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以上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定义,接下来就是事业单位投资兴办实体,作为关联方的风险问题。

关联交易是双刃剑:事业单位在资源、劳务的价格等方面常常运用行政的力量保证商业合同的优先执行,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同时有可能使交易的价格、方式等在非竞争的条件下出现不公正情况。关联交易是公司运作中经常出现的而又易于发生不公平结果的交易,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为存在,但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却不相吻合。

全面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事业单位和兴办实体间的收入、成本费用客观、配比,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事业单位投资兴办实体,在投资、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财务管理层面目前可见的是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等政策性指导意见,如财政部令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第二十三条明确: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在税务征收层面,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从2015年7月16日实行的《关于规范成本分摊协议管理的公告》,规定了企业与关联方成本分摊的纳税办法。明确解释关于成本分摊的纳税原则,这是目前国务院取消部分行政审批后出台的最新解释。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事业单位投资兴办实体,目前不只是可以取得投资收益,可以尝试利用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的形式,取得租赁收入;可以尝试利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采用劳务输出的方式,取得劳务收入等。只要我们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市场的原则,公平定价、合理分摊,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同时弥补事业经费的缺口,稳定职工队伍,就会进入一种良性运作的状态。

第四、尝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实行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对事业单位开展年度经济考核,是目前普遍开展的监督制度,主要目的是分清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和经营年度内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这种监督模式,基本上是事后审计,是对过去的一种监督、鉴证。

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者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以促进其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价,指出企业问题和潜力所在,提出改善和提高的途径和措施,提高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管理、经营和投资风险。

经济效益审计,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认为,经济效益审计就是介入,就是服务,监督才是目的,审计的本质是监督,所以,事业单位对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真正体现了服务与监督的职能。在审计监督中体现审计服务,在工作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作用。

总之,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需要作为投资人的事业单位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共同努力,对企业经营各环节的风险进行系统管理,才能实现包括风险因素在内的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目标和任务,也是实现事业单位投资兴办实体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企业改革简政放权
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改制中的作用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浅析企业面对改革的思与行
“简政”之后更需“减员”
论企业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控制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简政放权:减“权力”之身行“简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