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
摘要 介绍了宿州市埇桥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开展背景,分析了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工作中的困難与难题,提出了推进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安徽宿州;埇桥区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64-01
面对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形势的“倒逼”;面对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激发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活力,规范经营性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各自优势,补齐彼此短板,促进各项先进实用技术长入生产,扎实开展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初步显现“1+1﹥2”的融合效应。
1 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1.1 创新融合路径
本着因地制宜、尊重首创的原则,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并存、多条路子并行的融合路径。创办社会化服务组织,选定埇桥区大店镇作为两个体系融合试点乡镇。由大店农技站3名同志个人出资组建一个集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生产经营、技术物化服务、信息提供等多要素于一体的法人实体,开展全方位服务。一是流转6.67 hm2土地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根据大店镇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吸收引进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等优质企业共同参与展示和研发集成技术,组织村组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群众观摩学习,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提高了科技水平。二是参与和指导张玉军合作社的45.6 hm2土地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服务,通过物化技术和推广应用绿色防控、航空植保、覆秸直播等农业新技术,节本增效15%以上约11万元。三是按照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化对17个村的113.33 hm2绿色增效示范田的指导服务,采取统一深耕深松、统一机械播种、统一机械施肥等措施,积极推广应用玉米贴茬直播和大豆免耕覆秸秸秆还田技术,解除了农民收种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全镇2万hm2土地零火点,为秸秆禁烧工作做出较大贡献;同时节约种子150 kg/hm2,肥料节本增效150元/hm2,实现了由“说给农民听”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转变,同时激发了农技推广活力。
1.2 创新融合内容
通过创办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提供“三供四管”服务(即供种、供肥、供药,管技术、管指导、管信息、管培训),实行“五联六统”生产(即统筹各类农机装备,实行联耕、联播、联管、联营、联收,做到统一签订订单、统一规范管理、统一安排调度、统一作业收费、统一作业标准、统一分配收入)。逐步做到“三个一体”的全过程、系列化服务(即农业科技成果引、试、推一体,农业生产耕、种、管、收一体,农产品产、加、销一体);逐步实现“政、产、学、研、推”一体化链条服务[1-2]。
1.3 强化政策资金保障
一方面,积极整合小麦和玉米高产创建、千亿斤粮食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现有项目资源;另一方面争取新增财政资金,用于支持2个体系融合发展。仅在深耕深松、统防统治、农技推广等方面就投入逾1 300万元用于支持融合试点,对1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先安排项目、优先享受购机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技术人员以多种方式参与社会化服务,这将为下一步推进两个体系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1.4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
推进两个体系融合发展是优化两个体系功能、整合两个体系优势的创新之举,是深入实施“五大行动”中科技示范推广行动的必然要求,牵涉面广、关注高度、影响力大。同时,还成立了以特聘专家为主体、牵头部门技术骨干参与的技术专家组。紧紧围绕农技人员、农技推广机构、经营性服务组织“三个利益攸关方”,制定了责权利统一的激励机制和“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参与评价的联动考核机制。目前,已形成了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牵头主抓,乡镇密切协作、实施主体(农技推广机构、农技人员、经营性服务组织)全力实施的工作推进新格局,为两个体系融合试点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
2 试点工作的困难和难题
一是法纪的约束和政策瓶颈。当前政治大环境和法律法规严肃规定“党员干部不准参与经商活动”,公益性服务单位和人员不得获取经营性收入,创办社会化服务实体和挂职取酬均违规违纪,农技人员束缚手脚、顾虑重重,领导层和群众多数不能理解和接受,部分人员直接反对。二是公益性服务职能是否弱化。3种路径农技人员公益性服务职能是否弱化,有限的人员、技术、时间资源如何确保全社会公益性服务效果等,这是多数人担忧和思考的问题。三是资金保障和支出问题。试点工作需要有资金保障,现行的法规、纪律限制资金的支出,部门文件执行难,影响工作推进和效果[3-4]。
3 推进工作的建议
要想切实做好两个体系融合工作,必须认真做到融势、融智、融心、融业。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贯彻中央领导有关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有关改革文件要求,顶层设计出台实施意见,抄送纪委、审计等相关部门,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纪律和考核标准,放宽技物结合、兼职取酬等方面的约束条件,给基层实施单位和人员吃个“定心丸”。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的支持。明确资金使用方向,配套出台资金使用细则,确保资金使用顺畅,保障工作效果。三是确保公益一类性质。确保公益性农技推广的方向不能偏、职能不能减、行为不能乱。四是严格管理。创新建立一套任务明确、权责清晰、利益得当、考核奖惩的融合工作运行机制,注重把责、权、利三结合,突出发挥推广工作的主导性、规范性和先进性。下一步,须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切实扮演好“先行者”角色,勇于担负起“探路人”职责,精心完善实施方案,精准出台配套政策,精细开展绩效评估,确保试点工作深入推进、试点成效充分显现,努力让两个体系融合碰撞产生的“火花”相得益彰、生生不息,助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4 参考文献
[1] 石萍,王雨濛.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1):15-18.
[2] 廖祖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成都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2011(11):101-103.
[3] 贾晋.中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政策模拟与优化:基于基层推广机构行为视角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9):15-22.
[4] 夏敬源.加强农技推广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J].中国农技推广,200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