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树
摘要:本文笔者从辣椒种植与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分析了辣椒在大棚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为大棚辣椒种植提供可用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大棚;辣椒;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41.3;S436.41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3.027
1 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1.1辣椒选种
选种方面,要着重选择干制种类,根据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早产、丰产、抗逆性较强的辣椒品种。
1.2育苗
1.2.1苗床准备 育苗的方式有多种,有温室、大棚等,就苗床而言,面积以每床25~30平方米为宜。在配制苗床养分时,不可以用羊粪、人粪或是腐熟不透的圈粪。育苗方式采用切块育苗,最好是用塑料养分钵来育苗。切块育苗要求每块7.5平方厘米,180块/平方米,每块留置两株壮苗,切块的厚度要求为10厘米。用大约60克的50%棉萎灵或是70%的甲基硫菌灵对水,用来灌注苗床,消毒床土。用100克浓度为90%的敌百虫原粉对水,洒在苗床上,预防地下虫类的危害;在收获的时候,还要灌一次水。
1.2.2处理种子 一般来说,每亩辣椒需要120克左右的种子,使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种植,播种之前,需要先把种子泡在水温为52℃左右的温水中大约12分钟,也可以在浓度为1%的CuSO4溶液中浸泡五分钟,然后再用洁净的水冲洗,再将其置于27℃的室内,催芽4天,直至有四成的种子“露白”为止。
1.2.3播种 辣椒苗期一般都控制在70天左右,育苗的最佳时期是2月底到3月初,最晚不超过3月10号。切块育苗、精量点种,盖土1厘米,盖膜用以保温。播种之前,种子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必须浸泡,然后催芽,而且出芽率也要控制在40%以上,不宜在雨雪天播种,总体来讲,在晴天的中午播种为最佳。
1.2.4苗床管理 辣椒出苗之后,白天时,苗床温度应该保持在25℃左右,晚上溫度应该控制在15℃左右。每个切块或是每个钵体,留两棵壮苗。长出2~3片叶之后,用1000倍的甲基硫菌灵溶液,或是900倍的异菌脲溶液,喷施在苗床上,从而预防辣椒病虫害传播,缓苗之后,白天的温度保持在25℃左右,晚上的温度保持在15℃ 左右,定植之前15天,要适当降温,做好控水炼苗措施。
1.3定植
1.3.1整地施肥 种植辣椒的田地,最好不要是连作的地块,秋末深翻,初春平土保湿,每亩地所需化肥:过磷酸钙25~5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施肥方式可以是窝施,也可以是沟施,然后每亩地再施5000公斤充分腐透的土肥。垄间距要不低于1.1米,垄高12厘米左右,垄宽60厘米。
1.3.2定植 在四月末五月初的傍晚,可以开始进行定植,定植前,在土壤上喷洒甲基硫菌灵或是霜霉威盐酸盐,以防病虫害蔓延,行距分宽窄两种,宽行间距60厘米,窄行间距50公分,窝间距30公分,双行定植,每窝定植两株,每亩定植约8000株。如果定植的时候,天气干旱,可以带水移植,从而提高幼苗成活几率。
1.4日常管理
幼苗定植后,及时彻底地清除地里的杂草,加强病虫害预防、肥水管理,幼苗期,尽量减少氮肥的用量,蕾期适当增加施肥的数量,氮肥使用时,不可一次施太多,以防倒伏、落花,或是挂果期推迟等现象的发生,挂果期尽量减少追肥的数量,一般来讲,就是在采收期追肥,采1次,追1次。
2 病虫害防治
2.1疫病防治
2.1.1基本症状 疫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能够为害辣椒的茎叶和果实,被感染的叶子上,有暗色的圆形斑点,叶边呈黄绿色;被感染的茎,像是被水浸泡过,然后渐渐扩散成深棕色的条纹状,感染病变的地方,易折断或卷缩,果蒂如果被感染,会呈现暗绿色,如果外界环境过于潮湿,就会生出白斑,渐变成棕色,然后腐烂掉。
2.1.2致病原因 空气温度高,湿度大。
2.1.3防治措施 和豆科蔬菜轮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种子,育苗的时候,使用无菌无病的新土;田间日常管理要加强,多选用有机肥、配方肥料,排水工作要做好,如果发现有被感染的辣椒,尽早移除。在被感染的初期,用雷多米尔、杀毒矾等药物进行有效预防,每5~6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2.2病毒病防治
2.2.1基本症状 这一病变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主要表现为叶黄、叶坏死、畸形等,叶黄主要是指辣椒叶明显变黄,然后掉落;叶坏死主要是指病变部位变成深棕色,坏死,有枯顶、褐斑、坏死斑等表现症状;畸形指的是植株变形,或是过于矮小,分枝多、坐果困难等等。
2.2.2致病原因 定植较晚、蚜虫传播、地里缺肥、地势低洼等。
2.2.3防治措施 轮作换茬,控制温度湿度,尽早清除、集中销毁病变的植株,在病变处撒石灰;可以把种子浸泡在10%的磷酸三钠中,浸泡25分钟;或者用病毒必克、毒硝等药物预防。
2.3根腐病防治
2.3.1基本症状 这一疾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的,是一种土传性的病害,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植株最顶端,出现枝叶萎缩的现象,晚上到清晨,恢复正常,反复几日之后,叶子萎缩,但是颜色不变,发病的植株,根部呈现深褐色,并且逐渐烂掉,植株也随着根部的腐烂而死亡。
2.3.2致病原因 地势低洼、雨水浸泡、病株传染、温度、湿度过高。
2.3.3防治措施 科学管理,及时排空积水,轮作5年以上,病变的植株,尽早移除,用生石灰掩埋,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物进行有效预防,每周用这些药物对水,浇灌在根部,连续3次。
2.4青枯病
2.4.1基本症状 这一病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苗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在坐果期初期发病,一开始只是在中午的时候植株有萎缩的现象,傍晚自己恢复,当空气温度过高,或是天气干旱时,2~3天后,整个植株全部萎缩,无法恢复而死亡,但是植株的颜色不发生变化。
2.4.2致病原因 外界环境温度湿度都太高,土壤带菌连作,排水不及时、钾肥不够。
2.4.3防治措施 改良土壤,追加钾肥,选用抗病种子,轮换作业、适当降低温度湿度,选用穴灌的方式,及时清掉病变的植株,并用生石灰掩埋,调节土壤pH值,坐果期初始,用农用链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李春刚.大棚辣椒提前早熟丰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
[2]牟水元. 春季大棚辣椒定植后的管理[J].北京农业,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