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阿建?岳振
编者按: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新年贺词中如此说。“河长制”是2016年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词。全面推行河长制,目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贵州为探索河长制做出了积极努力。
贵州先行先试“河长制”,已在省内八大流域全面推行“河長制”,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实现河清景美。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意见”称,近年来,一些地区积极探索河长制,由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江河湖泊是地球血脉、生命源泉、文明摇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发源于无锡的河长制,为全国各地河流生态治理提供了有效借鉴。贵州也先行先试“河长制”,已在省内八大流域全面推行“河长制”,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实现河清景美。
贵州敢为人先
“以前河水脏臭,实行河长制第一年,河水变清了。”提及三岔河的治理,安顺市普定县龙场乡平桥村原村主任杨华说。
三岔河属乌江流域南源一级支流,河流全长325.6千米,流域面积7624平方公里,是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源头,覆盖六盘水市、安顺市和毕节市的多个县(区),是滋养黔中大地的“母亲河”。
普定县龙场乡平桥村坐落在三岔河边,村里170多户村民的饮用水源就是三岔河。由于河水污染严重,为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村里先将河水抽到一个300立方米的水池沉淀,然后将沉淀后的水抽到一个100立方米的水池再沉淀,撒漂白粉消毒后才供村民使用。
2009年6月,贵州省政府下发通知,在三岔河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要求流域内的六盘水市、安顺市和毕节市及9个县(区)政府“一把手”担任本辖区三岔河流域河流的河长。贵州也因此成为西部率先试行“河长制”的省份。
2011年,杨华和其他村干部承担起“河长”的责任,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的河长“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积极参与河道环保宣传、污染监督、保洁等工作,虽然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有时候不被人理解,但是看着日益变清的河水,杨华觉得很值得。
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六盘水市坚持问题导向,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对境内的三岔河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进行了系统治理。通过实施包含工业水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119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重现了三岔河“杨柳依依拂河畔,醉看三岔若江南”的风景。
高位推动一杆到底
三岔河流域河长制的成功试行,坚定了贵州开展河长制的信心。
2012年4月,乌江、清水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
2012年9月,省政府在六盘水市组织召开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现场会议,对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2014年8月,省政府批准在乌江(含上游三岔河、红枫湖及乌江干流)、沅水(含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牛栏江—横江(含草海)、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等八大流域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确立分管副省长担任全省流域环境保护“总河长”,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各自辖区内主要河流“河长”,按照有关规定对“河长”实行问责制。
赤水河有着英雄河、美酒河、生态河之称,是长江上游支流中唯一未被开发的河流,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沿途分布着数千家酒业。在有着“中国酒都”之称的仁怀市,赤水河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命脉。
2014年6月,省委、省政府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下发了《关于在赤水河流域贵州段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的通知》。随后,仁怀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行政管理机制,在制度上有效地全覆盖了赤水河流域(仁怀段)大大小小75条河流、溪沟,每条河流都有了明确的管理,并建立了“三巡查、两报告、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层层有监督,保证赤水河流域青山依旧、绿水长流。目前,赤水河流域总体保持二类水质。
沿着仁怀市五马镇五马河行走,不时就会出现保护河道的宣传标语。据介绍,五马河是赤水河上游的重要支流,仁怀市“三级河长制”出台后,五马镇就以镇长为“河长”,组建了巡查队,定期对流经该镇的20公里五马河流域开展巡河工作,并将河道分为13个河段,专门聘请了13名保洁员负责清理垃圾,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有效保证了五马河的水生态环境。
贵州各地在践行河长制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新思路、新机制。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是贵阳市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由来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新闻机构等单位的志愿者和环保人士组成,自2010年成立至今,已对贵阳市所有江河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环境调查,并会每月逐条巡查贵阳市境内的98条河流。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团队组成了“民间河长”,对贵阳市境内的河流进行了认领,签订责任书,并正式开展河流巡视、监督、保护等工作。此举实现了“政府河长”与“民间河长”的并轨,为430万贵阳人民的“母亲河”水环境安全上了双保险,形成了贵州首个“双河长制”的水环境保护机制。
生态补偿的“贵州模式”
“以前连牛都不愿意下水,每到下大雨时,废水大量流入河中,河水都变成了乳白色,一股刺鼻的酸腐味,鱼都翻起了白肚皮。实行了生态补偿机制后,每年进入河里的磷污染物减少了几千吨!水质得到极大改善,现在不光能在河里洗澡,还能钓到五六斤的鱼呢。”福泉市凤山镇金凤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永江说。
经过金凤村的鱼梁江是清水江流域的支流,由于上游企业渗漏废水直接排放,水污染一度成了当地居民的心病。2009年,省政府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在上游黔南州与下游黔东南州区域间创新建立了清水江流域水污染补偿机制,这是国内在河流管理层面上首次实行的水污染补偿机制,从制度层面为河长制的推行提供了保障。
“跨区域水污染防治以往没有明确机制,存在责任不明确、保护不同步、地区间互相推诿等困难。”贵州省环保厅副厅长姜平说,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为了落实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责任。
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5年,全省各流域生态补偿资金达3.05亿元。
“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实施流域河长制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贵州管水模式。在守住“两条底线”的原则下,贵州实施“总河长”“市级河长”“县级河长”三级负责制,严格考核,对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的好的“河长”,实施环境保护项目资金支持;对年度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的“河长”,实行评优创先一票否决,并对该地区新建项目实行“区域限批”,让河流有人管、管得好。(责任编辑/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