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位河长:鲧治洪水
据《史记·夏本纪》载:“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以上记载说明,当天下洪水滔滔,水灾为民众大害之时,最高统治者把选取治水首领当作头等要事。最后在有争议之中选定了鲧为治水责任人,并严明责任要求。当时洪水滔天,水环境十分险恶,这河长治理的是普天之下的大洪水,任务极其繁重。鲧是治水能人,治水不可谓不尽力,他埋头苦干,勤劳敬业,持之以恒地连续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了九年的治水岁月。《山海经·海内经》载,治水中鲧还不顾自身安危“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也可谓是舍生忘死之举。然即使如此,水患还未治平。历史时期的特大洪水原因众多,控制殊非易事:在滨海地区,卷转虫海侵引起沧海变幻,海水倒灌平原;在江河上中游,可能有极端气候作怪,或者地震形成巨大堰塞湖,山崩地裂造成水道变迁、洪水泛滥的自然现象,非人力可抗拒。鲧治水的做法是继承前人经验“障”和“堙”,也就是用堤防把聚落和农田保护起来。但面对滔天洪水,低标准的堤防一冲即溃。虽然是事出有因,尚可谅解,但舜为了严明治水责任,还是采用了极其严厉的惩罚措施,殛之于羽山。
鲧是上古时期部族领袖尧选拔任命的第一个治水河长,虽治水失败,为悲剧人物,但鲧也是民族治水英雄,他的治水精神一直为人民所追念,传说夏代人们把鲧当作光荣的先祖,每年都要祭祀。没有鲧的失败经验教训,也就不会有之后禹治水的成功。
中华第二位河长:大禹治水
“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被推上了政治舞台,开始承担第二位天下大河长之重任。鲧被杀当然是禹家族的耻辱,大禹被舜推举治水既是对禹的肯定,又是对禹能力的考验,风险极大。禹的伟大之处是不计个人的恩仇,而以天下、民族的利益为重,肩负起了治水的重任。
且看大禹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大河长是如何治水的。
其一,不辱使命,献身治水。禹牢记鲧治水失败教训:“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韩非子·五蠹》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又《黄氏逸书考》辑《逸庄子》:“两神女浣于白水之上,禹遇之而趋曰:治天下奈何?女曰:股无胈,胫不生毛,颜色冻烈,手足胼胝,何以至是也。”为了治平洪水,大禹置自身利益于不顾,“三十未娶,行到涂山”后,“恐时之暮,失其度制……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婚后仅4天,又辞别娇妻,前往治水一线,长年在外,过门不敢入,致使“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禹治洪水,遭遇凶险而英勇无畏,置生死于度外。《淮南子·精神训》记:“禹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视龙犹蝘蜓,颜色不变。龙乃弭耳掉尾而逃。”此外,禹治水重实干,不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如《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其二,深入实践,探求方略。为治平洪水,禹深入实地考察,研究治水之理。《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禹“循江,溯河,尽济,甄淮,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功未及成,愁然沉思”。大禹得到高士指点,在大越宛委山得到金简玉字之书,通晓治水方略后,再深入实地调查研究,“遂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禹不墨守成规,深入实地,虚心听取民众意见,总结鲧及前人治水教训经验,采取了“疏”的办法,利导江河,即“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余入于流沙。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又“江水历禹断江南,峡北有七谷村,两山间有水清深,潭而不流。又《耆旧传》言,昔是大江,及禹治水,此江小,不足泻水,禹更开今峡口”。也就是疏通主要江河,引导漫溢于河道之外的洪潮归于大海。于是“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又相传禹治水时已出现了原始的测量,即所谓“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矩”。
其三,封赏有功,会计天下。所谓“禹迹始壶口,禹功终了溪”。传说中禹治水的地域范围大致是从黄河到长江,最后到了大越的了溪(今绍兴市所属的嵊州市),治水大获成功,地平天成。
《越绝书》记载:“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治水成功后,大禹在大越召开了全国性的最高政治会议,对品德高尚的人赏以爵位,对治水有功的人进行封赏,并将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便是传说中会稽山的由来。当然这也是一次新的治水会议,必定研究确定了治水新思路和新举措。
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治水英雄的缩影和象征,而最具影响力的应是大禹留下的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治水精神(今日概括为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形成了中华水文化的基石。一代又一代的治水人物本其精神而治水,缵禹之绪,发扬光大。传说中远古时代治水严厉的责任追究和水利责任主体,也为历代所借鉴和重视。
今天实施的河长制,源远流长,是对中华民族治水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