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兰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大手段,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当前的素质教育更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下面浅谈一下我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的一些做法。
一、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读”的机会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给学生多读的机会,学生才能领会文章的内容,体味文章用语的妙处。读,要有时间的保证。一节课下来,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怎样安排学生读书的时间,必须靠科学的安排。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精讲多读。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讲在点子上,讲在重点上、疑难处和空白处。通过精讲饿、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读。
2.以读代讲。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对课中一些肤浅的、学生一看就懂的问题,就不必要作详细的讲解,对这些内容要“以读代讲。”对文章一些易于意会却难于言传的句段更要以读代讲,不仅可让学生通过读悟出作者的情感,其实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把“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大家都知道,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的。所以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要体现读,把读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通常要做到三读:(1)初读。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2)细读。即边读边思考,抓住关键语段,寓分析于朗读之中。(3)精读。即品读课文精华,让学生品读课文的好词好句,尤其是对写景的文章来说更显得重要。只有把“读”的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要选准“多读”的内容
1.重点的句段让学生多读。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都是很丰富的,而教学时间却是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重点紧紧抓住能体现中心重点句段精读多读。特别是课文中一些揭示内蕴的中心句更要让学生多读,如《再见了,亲人》中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就要让学生多读,反复读,通过读明白中心,并与作者一样激起感情的共鸣。
2.难以理解的地方多读。在课文中,有些语句看似简单,但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对于这些内容,学生不注意,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要点拨,并要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它的妙处。
3.有欣赏价值的地方多读。课文中有一些写的很美的片段,让学生多读,培养学生的鉴别和欣赏能力,让学生通过熟读成诵,识记和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选好“读”的方式
1.范读。一些课文,感情浓厚,或深沉,或语调语气变化大。这类课文可先由教师范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通篇语调低沉,教师必须十分投入地读,才能以情动人。
2.分角色读。分角色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读书方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这种读法适用于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
3.自由读。这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读书形式。一般的阅读都可采用此法,如课前预习、初读课文等。
4.默读。此方法眼看心思,互不干扰,注意力集中,适用于思考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思维活动的阅读。
四、创设好“读”的情境
有感情朗读,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那如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我们知道,单调的朗读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因此要适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把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依依惜别的感情充分地朗读出来,读之前,用投影打出课文插图,同时播放火车启动的汽笛声和车轮声,听到一定的程度,再煽一下情,然后让学生齐读,效果非常好,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总之,以读为本,多读成诵。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使他们逐步做到通过自身的读,表达出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愿同行们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读的训练,为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期望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帶老师”讲这样一种最理想的境界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