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楠 李常贤 张彤
摘要:分析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针对三个问题:选题脱离工程实际;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时间分配冲突;校企联合培养难以落实,培养模式趋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改革提议。并以大连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给出整改意见的确切实施方案。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32-03
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了黄达等学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按专业授予学位证书的建议”,该文件标志着专业学位制度正式建立[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培养规模日益扩大,但也面临着许多尴尬,包括社会认同低;配套资源短缺;学生自我价值迷失等等[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职业性,这是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最主要特征。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使其能够运用专业领域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效地解决专业问题,并具有创新性[2]。若能真正实现该培养目标,以上尴尬自会消除。培养模式是目标达成的桥梁、手段。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其中存在的三种问题,给予分析说明,并给出整改意见。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三种问题
1.选题脱离工程实际。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学位论文的选题是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与关键环节。选题直接决定了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的范畴和深度、需要的技能以及创新思维的延伸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题应该来源于生产实践,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然而目前的大部分选题偏重理论研究,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选题类似,不能直接用于实际工程。究其原因是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老师少。导师的研究方向决定了所带学生的选题方向。我们大部分老师来自于高校,缺乏企业、工厂工作经历,工程实践经验也很少。所以给出的题目偏重理论研究、学术研究,离实际应用还有较长的距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是承担工程类科研项目的一线研究人员,而且必须有充足的精力和科研经费[3]。而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老师,因为在外项目多,很多老师有自己的公司。即使有充足的精力指导学生,但有可能对学生不放心,就不用或少用学生参与重要的工程项目。有些导师只让学生做一些重复性工作,致使学生缺乏创新性的指导和锻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具有工程項目的导师需要学生在项目中完成一定工作,并且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但因为所在高校对每位老师带研究生数目限定过于死板,出现了具有好的选题却没学生研究的情况。具有工程实践性的选题是有时效的,当此问题已被很好的解决时,此选题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这种情况把好的选题浪费掉了。
2.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时间分配冲突。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时间一般为2-3年,目前大部分学校将学制定为2年。用于课程学习、论文研究等工作的时间分配矛盾突出。众所周知,2年制专业硕士培养,1年的时间用于课程学习,剩下1年的时间一方面要完成课题大论文或者报告,同时还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找工作,导致用于完成科研工作及课题论文的时间过少,学生真正投入到课题研究中的精力不够,其研究状态不稳定、不深入。所以课题论文的质量差强人意。
3.校企联合培养难以落实。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在落实中存在培养过程粗放,企业联合培养难以落实的窘境。高校与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培养研究生,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全面落实双导师制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构建出了科教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耦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增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出发点是好的,1年的时间研究生在学校完成课程理论学习,1年的时间去企业学习、研究和实践,掌握工程应用技能,这样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新岗位,但是这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却很难取得理想的培养效果。原因有三:一是企业的工作围绕公司业务展开,不会为了专门培养一个硕士而为其在论文选题、导师指导上投入合适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软、硬件配套;二是企业辛苦培养出来的硕士,毕业后很有可能另谋出路,企业缺乏培养的动力和热情;三是企业缺乏学校那种成熟的硕士培养模式,学校导师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指导研究生完成硕士研究和论文,这个过程贯穿学生从入学一直到毕业的整个时间段。学校要为学生的培养质量负全责,而企业并不会在此事情上投入太多,企业导师也难做到如学校导师一样为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负责。因此,“双导师制”多流于形式,校企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多[5]。
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三点改革提议
1.引进并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老师。培养模式改革在过程层面要以职业导向为价值取向[6],所以课题的选择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要切合将来的职业需求。这就亟需具有应用实践背景的老师给予选题指导。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主要来源是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硕博士,其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能力薄弱[7]。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学术型人才的引进,还可以扩展引进的人才类别,例如从国家大中型企业或私营企业中挖掘、吸收高级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来自企业的高工一直处于生产实践第一线,除了具有实践经验,可以为学生培养提供具有工程背景的题目外,同时也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其工程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培训或工程项目提升老师的实践能力。大连交通大学自2011年起每年都有青年骨干教师的实践培训活动。针对本校的轨道特色,主要在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车车辆厂、大连机车车辆厂等部门进行实践能力的培训。与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洽谈,企业把实际工程面临的困难、问题、预期目标提出来,老师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或合作意向,承揽相关工程项目,实现一种互通有无的双赢局面。大连交通大学曾组织到中国中车集团下的永济电机厂、洛阳机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技术交流、调研与项目洽谈。
对于具有应用科研背景的老师,可以鼓励多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了体现公平,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分配一般限制每个老师所能带的数量,这虽然考虑到老师的精力限制,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有能力、有项目、有课题的老师应该鼓励多带研究生。工程项目可以作为老师的科研考核依据,并对于有学生参与的项目加大分值,促使老师多带学生。参加工程实践项目可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评奖学金的条件,进行双向选择时,可激励学生选择具有工程项目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
2.融合课程学习于研究课题中。针对2年时间过短、时间分配矛盾突出的问题,研究以工程能力培养和研究课题反馈优化课程体系的方法,在遵循专业培养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拿出一定比例的学分开设几门工程应用性强的课程。这部分课程侧重工程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动手能力,并能支撑后续的研究课题开发。各导师尽量开设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选修课程,研究生对于自己导师的课(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完全相关)必须修读,而对于其他老师的课可以进行选修。具体由导师负责落实,结合课题研究需要选定对应的学习课程。
在保证课程学习质量的条件下,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时间比。对于某些课程,例如英语的学习,完全可以针对课题研究的需要自己学习。这样的课可以缩短或取消其课时。大连交通大学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与2015年的课程体系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制由原来的2年延长至2.5年,理论学习的时间由原来的1年缩短为0.75年,增加了课题研究的时间;公共基础课中数学课的必须门数由2门减少为1门;在学科基础课中增加了一门32学时的导师方向课。
3.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校企联合化、团队化与专业化。以学校导师为负责人,引入有丰富工程经验和实践背景的本地化企业导师,建立团队并开展科研工作。采取团队化协作培养方式,按照研发型企业团队管理与规范化硕士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其课题开发过程遵循规范化产品和工程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现、调试、测试、文件编制等诸多环节,同时开发过程结合学校规范的硕士培养流程。通过上述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工作效率、专业化程度,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就业和发展競争力的目的。
为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在轨道交通及重大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传统优势,提升校企双方的综合实力,大连交通大学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充分整合了校企双方已有的实验设备与人力资源,共建了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为全面落实双导师制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提供了平台和载体。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方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提出的团队合作的培养方式,使学生的课题研究在整个团队中运作,使学校与企业真正融合一体,比双导师制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力的培养。隶属于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的某一团队,其团队成员结构、管理理念,对培养工程硕士具有一定优势。该团队负责人为本校老师,团队成员除了本校老师外,还包括轨道行业企业工程师若干名。在项目进行中,定期讨论研究,要求学生参加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具体课题会议,积极融入到项目研发中去。给予学生团队化的指导,随时得到有经验的老师或师兄师姐的帮助。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在实践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的开发[8],该团队要求每个课题组有一名学生负责人,主要负责会议的通知、记录以及把握项目的进度,尤其在各个时间节点,需要清楚包括自己在内的各部分的进展程度,是滞后或超前,如果存在滞后的情况,需要了解滞后的原因,遇到的问题等。
三、结语
以大连交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针对三种问题,提出了改革提议。对于选题脱离工程实际的问题,将其归根于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老师少,进而提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或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老师。对于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时间分配冲突问题,提出开设与课题相关的工程性课程,融课程学习于课题研究中。对于校企联合培养难以落实的窘境,提出吸引企业专家作为团队成员,构建协同化、企业化的专业团队,以团队互助的模式培养学生。希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优化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7):41-46.
[2]包水梅,顾怀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尴尬及其化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1,(9):41-45.
[3]刘坤,任红革,孙义权.基于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82-483.
[4]潜睿睿.专业学位研究生科教协同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22-26.
[5]曹二磊,张立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5,(8):75-78.
[6]刘亚敏.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1-5.
[7]魏晓艳.应用型大学教师发展:目标、困境与突破[J].大学教育科学,2015,(4):69-73.
[8]罗泽意,宁芳艳,刘晓光.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异同研究——创新能力开发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