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晓华 左婷婷
摘要:目的:将歌谣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探究歌谣教学对学生的影響。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护理本科班266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31人,对照组1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还将自行编制的歌谣应用于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歌谣教学使学生更快的掌握操作流程,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歌谣教学;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79-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护理学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必须在学校内进行高质量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便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多、耗时长,操作步骤复杂多变,需注意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对初学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充分借鉴各种实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者对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总结规律,编写教学歌谣,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级护理本科班266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131人,对照组135人,年龄19-23岁,学生在录取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看视频—假设情境—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竞赛—教师总结)。实验组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外,还采用歌谣教学法,将自行编制的歌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课程结束后,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2]对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最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以及总评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中在具体条目的评价上,两组学生在“言传身教、关心学生”、“步骤讲解条理清晰”、“示范正规、要领提示明确”、“掌握操作程序”、“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五个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1.歌谣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改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过程中,学生练习时机械动作较多,步骤的连贯性差,做了上一步忘了下一步,操作时违背操作原则、步骤颠倒等现象屡见不鲜。练习时学生还需借助辅助工具如课本、视频等,有的边看操作流程边练习,有的边观看视频边操作,动作慢,进度缓,结果在实验课时内很难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完成教学目标。而歌谣教学能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同学记忆,练习时记住歌谣,有利于快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导尿术步骤较多,且要求无菌操作,初学者大多在“再次开包做导尿”时感到茫然,所以记住歌谣“一撕二查三连接四润滑”便能很快掌握操作要领。铺床术中大单的折叠方法应用歌谣教学“先朝外,后朝里,折完后毛边在上并朝里,床尾送床头(最后床头送床尾),放在床中游”。研究表明两组学生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在具体条目的评价中,“掌握操作程序”和“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两个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可见实验组同学更容易掌握操作程序和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2.歌谣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郑凤莉[3]认为一名好的护理教师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在操作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把操作要领、技巧、重点、难点、易犯的错误等用口诀加以高度概括,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再加上准确、利落、优美的操作手法,更能使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能较快地领会和掌握操作要领。而歌谣教学正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凝练地概括操作中的重点问题,配合准确利落的示教,给学生深刻印象,所以实验组同学普遍认为教师讲解时条理清晰,示范正规,教师教学能力强,教学过程把握得好,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结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
歌谣教学作为《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形式新颖、重点突出、生动形象、便于记忆,能够有效地提高初学者的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歌谣教学只能在部分实验项目中使用,研究者将继续总结规律编写新的歌谣,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利,郭永洪,肖霓等.我校《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8):730-731.
[2]慕宇舸,朱京慈,周厚秀.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06-908.
[3]郑凤莉.浅谈口诀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1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