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7-03-06 21:31刘丽
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性评价

刘丽

【摘 要】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甚多,形式各异,但是究其本质,都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根本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有效性教学,如果偏离这一目标,教学的质量将难以保证。所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教育界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众所周知,语文在学生学习和日常交流两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效果,是小学阶段的关键课程,应该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良,从而确保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误区,表现为教学方法的茫然性,即对传统教学方法不满,但是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究其原因,这种教学的茫然是由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方向性导致的,没有将有效性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导致教学方法的选择缺乏评判标准,进而造成教学活动的混乱。针对此种情况,加强对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是极为必要的[1]。

1.备课阶段的有效策略

备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和预先演练,开展时应该对课堂相关要素进行充分考虑,实现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全盘掌控,如此方能确保备课的质量,否则将导致盲目备课的情况出现,难以发挥课前备课的应用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自身,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1.1认清自己,高效备课

长期以来,老师对于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都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特别是素质教育提出后,老师的课堂地位更是难以界定。针对此问题,备课时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定位,将自己确定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次是对根据角色需要审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看其是否满足教学需要,进而加以改进;最后是在备课中实现自身优势的展示,确保能够向学生展示最佳的教学状况。

1.2了解学生,高效备课

教学必须了解、重视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具体而言,第一,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语文知识的起点能力;第二,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细分,实现教学的层次化划分,进而针对性备课,确保教学符合各层次的学生需要;第三,备课的“投其所好”,选择学生喜爱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提高教学的新奇性,实现学生的吸引[2]。

1.3吃透教材,全面备课

教材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是老师进行教学所必须遵从的内容,是教学的硬性要求。当前的语文教材是集合国内语文教育界的精英编制而成的,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是与当前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求相适应的[3]。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读,确保彻底领悟教材的教学意图,进而将其作为教学的中心,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形式给予展示,供学生进行学习。

2.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策略

教學的实施环节是各项教学活动的关键时期,是将诸多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学的新颖性和目的性,提高教学的展示张力。

2.1教学语言贴近生活

人们对于日常的生活总是最为熟悉的,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也是最容易展开联想的,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将教学生活化,通过精心的备课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延伸或升华自然过渡到语文的知识学习中,增强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认同感。因此,要想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老师应该从自身进行努力,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做到课堂教学任务熟读于心;其次,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应该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攫取到教学素材,服务课堂教学工作。

2.2创设情景提高教学有效性

情境教学的运用其本质上是寻找学生的学习敏感点,实现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衔接,进而实现学习难度的降低。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投其所好,将僵硬的课堂教学变得富有趣味,为学生营造适宜学习的课堂环境。这方面,语文教学有先天的课程优势,作为学生的语言初级学习,可以将许多生活化的场景,童话般的场景,游戏般的场景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呈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些场景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3.注意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

小学生正处于社会认知的关键时期,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学习速度快,遗忘速度块的特点,因而,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当今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使得学生缺乏必须的知识学习时间,极易为手段本身所诱惑,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予以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学习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课堂知识,并将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给学生的课外时间提供学习的方向,使得学生在课余的生活,玩耍中不自觉的联想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巩固[4]。要想实现该目标,需要老师通过巧妙的方式将课堂知识自然过渡到学生的日常当中,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

4.课后评价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模式进行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课后总结,是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的。具体来说,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进行评价,对学生课堂的表现,学习质量和自身进步情况等入手进行;其次是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从教学的方法,课堂节奏的把控和最终的有效性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当前,评价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度量化,与学习成绩挂钩,导致能力等定性评价内容却是。鉴于此,应该创新教学评价模式,积极开展多角度的全方位教学评价,实现教学评价模式的客观、公正。

【结 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应该将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吸引和与学生的互动上,促使其主动进行学习,实现有效学习。此外,还应该开展多角度的教学评价,确保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活动的优劣,从而起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克存.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教育,2016(27)

【2】桓清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 【3】章阳.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4(8)

【3】梁桂春.利用多媒体拓展语文课外学习【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有效性评价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