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做自己思想的驭手

2017-03-06 21:05李欣荣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历史信息

李欣荣

【主题导语】

这是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媒体,时时都可表达,个个都能发声;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每个人面对海量信息,时时都被淹没,个个都很轻微。既然有言说的欲望,就必然有被点击的虚荣,也因此有迎合读者的写作倾向。那么,网络时代的表达究竟是为了谁?鲁迅说:“声发自心”“人始自有己”。可那随手的转帖、低俗的炒作和恶意的拼接,这能说明“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的时代已经来临?把传播伪劣当作格调,把消费苦难当作高尚,把践踏良知当作思想,虽然“万喙同鸣”,可“鸣又不揆诸心,仅从人而发若机栝”,到底还是万马齐喑。不要把泥沙俱下等同于百花齐放,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应该是我们思想的独立与更趋成熟;在乱花早已迷人眼的网络时代,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擦亮眼睛,多看看,多想想,做自己思想的驭手。

【选文一】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王艺锭

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选自2016年07月25日《人民日报》)

[解读]无论是信息爆炸,还是信息收缩,本质都是无法筛选甄别有效信息;无论是喜欢流于表面的思考,还是满足获取既定的观点,本质都是缺乏分析思考的能力。网络说到底只是交换信息、联络个体生活的工具,有人却将它视为生活本身。人们没有成为使用网络的主人,却甘愿成为网络上的节点,所谓人的异化,大概如此。正如文中所说: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正因信息來得太多,才不愿多花时间一一思考与甄别;正因结论来得太易,才有多多益善的错觉,只管吸收,不管消化。“思考方式与过程远比观点更有价值”,人可以不是思想家,却不能不是思考者;只有思考,才能带我们靠近生活、生命本身。思考,是不需求人的事儿,是无需假人的事儿,是别人代替不了、更剥夺不了的权利。人之为人,在于思考!

【选文二】

“穷到十年没吃肉” 苦难经不起

自媒体恶俗营销

杨朝清

近日,一篇题为《四川最穷的地方有多穷?孩子十年没吃过肉》的网帖被广泛转载,引发不小波澜。文中称,四川大凉山的孩子十年都没吃过肉,有孩子7岁了还没洗过一次澡,成为全国热议话题。凉山州教育局回应称,这是一篇东拼西凑的假消息,故意抹黑凉山,歪曲事实,内容纯属造谣。(10月26日《华西都市报》)

对于那些没有到过大凉山的人们来说,“穷”是当地留给外部世界的刻板印象。至于到底有多穷,人们只能依靠媒体的报道或者身边人的经验之谈。在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下,“穷到十年没肉吃”“七年没洗澡”看似言之凿凿,实际上却是自媒体为了赚取阅读量进行的套路化营销。

在一个盛行蜻蜓点水“浅阅读”的时代里,读者很容易被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自媒体牵着鼻子走。营销并无原罪,炒作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总想闹出点动静,将踩钢丝作为“生财之道”的自媒体,擅长于夸大其词、喜欢榜名人甚至敢于弄虚作假;他们的欲望号街车想开到哪儿就开到哪儿,哪管舆论场域的“一地鸡毛”。

“穷到十年没吃肉”让这家自媒体赚足了眼球,刷足了“存在感”。为了短期的“钱景”,一些自媒体宁可舍棄长期的“前景”。可是,为此支付代价的,却是大凉山地区社会形象的损伤,以及对地方为消除贫困所做出努力的不认同——在社会信任缺失的当下,无中生有的“穷到十年没吃肉”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阴暗想象”和“丑闻思维”,让大凉山“躺着也中枪”。

大凉山地区的贫困,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有“问题意识”,看到大凉山地区在脱贫上存在的压力和挑战,也要有“过程意识”,看到当地为脱贫付出的努力。“穷到十年没吃肉”表面上是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心,实质上却是消费苦难。自媒体发文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帮助贫弱者走出困境,而是利用角色反差来赢得人们的同情与悲悯,从而为自己“吸粉”、赚取“10万+”阅读量提供噱头。

“穷到十年没吃肉”的恶俗营销,就是典型的损公肥私,损害了公共利益,肥了自己的腰包。热衷“上头条”、迷恋“以小博大”,一些自媒体依靠剑走偏锋迅速地实现了利益套现。可是,自媒体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只有提升违规成本,让恶俗营销得到有力的惩戒,才能让自媒体“有机生长”。

对于这些喜欢打擦边球、不走寻常路的人们来说,暂停更新、永久关闭自媒体账号只能“治标”,他们可以“改头换面”然后重出江湖。只有让这些投机者感到“肉疼”,恶俗营销才会减少,自媒体才会大浪淘沙,拥有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净化的环境。

(选自2016年10月27日“中国青年网”)

[解读]《鼠疫》中被封锁的奥兰城中的居民有这样矛盾的心理:“深深感到需要那种把他们拉近的热情,但同时又因为互不信任而疏远,不能真正地热诚相处。”正如网络紧密了人与人的联系,却加深了人与人的不信任,虚拟世界中自我保护意识的刻意强化往往带来对一切的怀疑,涉及公共利益之时则尤甚。“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抓住社会信任缺失的现实和当代人积极介入公共生活却缺乏对等信息的现状,或添枝加叶,或犹抱琵琶,或指鹿为马,来攫取自己的非法利益,肥了自己,却撕裂了社会,戕害了社会肌理。“谣言止于智者”,关停并改罚固然可以打击违规者,却治标不治本;只有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同时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思维力,才能让这些恶俗营销者没有投机的土壤。

敬畏历史,就是捍卫良知

李浩燃

近日,备受关注的侮辱革命烈士邱少云案一审宣判,二被告被判决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消息传来,人们都说“痛快”。

“快”中有“痛”。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或借解构历史的由头、或假学术研究之名义,罔顾历史事实,任意剪裁素材,去臧否史实、编造故事、扭曲是非。在他们眼中,历史似乎是个可以任由自己打扮的小姑娘,全然不顾相关言行会混淆视听,给社会信息流注入杂质。

不仅以己度人,更以当下的条件“度”彼时的环境,这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一个突出病症。对红军长征的前因后果、具体情境认识模糊,却绞尽脑汁提出相关行程不及二万五千里,妄称昼夜奔袭120公里的“飞夺泸定桥”被神化;对抗日战争的历史全貌、文献史料梳理不精,却恶意贬低平型关大捷的战场功绩,肆意质疑小学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多处细节失实”;对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战争史实一知半解,却臆断黄继光无法以血肉之躯阻挡地堡枪眼,诋毁邱少云不可能匍匐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一寸山河一寸血,穿过历史的风烟,类似的贬损何以对得起先烈先贤?

一些人涂抹事实、曲解史料,虽然表面上打着“解密历史”“还原真相”等幌子,根本上还是难逃名、利二字。仔细推究,他们在价值观上一味利己,为沽名钓誉而不惜歪曲真实、为追逐私利而不惜扰乱视听,于利己主义的死胡同兜兜转转;在认识论上主观先行,人为割断实践与认识的联系、混淆真理与谬误的边界,于主观主义的渊薮中不见天日;在方法论上轻率武断,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流于表象疏于本质,于形而上学的陷阱里漏洞百出。最终,也必然会遭人厌弃。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上世纪80年代,苏联国内受所谓“新思维”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等影响,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横行流布,结果以卓娅、马特洛索夫、奥列格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被污名化,进而出现党史国史也被否定颠覆,最终导致国家走向分崩离析。苏联殷鉴不远,其中的历史教训值得深思。历史集体记忆堪称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往往“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一个人如果失去对过去的理性判断,注定是可悲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对历史的敬意,则更加难以直面未来。

葆有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无疑是对待历史应有的一种姿态。对个体而言,尽管大多数人都没有歪曲历史事件、丑化英雄人物的恶意,但随着社会价值日益多元、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也应注意对极少数处心积虑者保持警惕,并自觉抵制披着多种外衣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因为无论在历史事实、人类良知面前,还是在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面前,总有一些底线不能被击穿,总有一些雷池不可被逾越。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认知过去、对待自我的态度,也照见了喧嚣背后的世道与人心。今天,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已久,正在爆发出来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需要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动能。尊重事实、心存敬畏,珍视岁月长河中凝结的“精神珍珠”,向历史虚无主义大声说“不”,每个人才能成为负责任的现代公民。

(选自2016年9月22日《人民日报》)

[解读]敬畏不是盲从,不是迷信,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审慎的思辨后的虔诚与尊崇。敬畏是自由的,也允许批判,但网络放纵式的自由,不须负责与担当的言论、行为,让戏谑冒充正经,用缺斤短两的常识瓦解崇高,于是讹讹相传,遂貌似真相。当历史陈列室里油然而生的神圣感比不上观览网络谣言和“大V”博客时的窥私欲,当历史集体记忆被人任意的曲解或臆断,我们必然也会在历史虚无主义的狂欢中接受历史无情的耳光!文章说得好:总有一些底线不能被击穿,总有一些雷池不可被逾越。这底线,这雷池,就是我们心中的良知。良知是天赋的道德观念,是天赋的理性,也是自觉地自我约束,它不因现实与虚拟、监督与不受监督的场景转换而有丝毫动摇,因为它植根于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思想之上。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信息
新历史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