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照团
曾记得,家有盆栽“文竹”,常养常枯,不论如何采光、给水、供养。后来偶然用铁丝给干硬的泥层钻洞松土,浇水即渗,最终有一盆存活下来,已近十年,其间,打孔松土屡试不爽。生活如此,教育亦然。我们在关注“光”“水”“养”的同时,是否忘了给教育“松松土”?
给教育“松土”属于管理的范畴,是基层的常态激活。随着学校的发展,社会各界的关注,校际竞争愈演愈烈,有时往往不是系统内想这么做,往往是被系统外绑架式驱动,关注更多的是看得著的、明显的、影响力大的,如“光”如“水”如“养”。求新、求异、求变、求创,高处上位,顶层设计。往往忽略了基层常态“土壤”的吸纳性,认为常态就是自然存在,无须驱,亦能动。也不乏这样的管理者,认为做得再多,也是吃力不讨好,小打小闹,无人问津,做的动力不足。
做的动静大小,常常会不自觉地左右着管理者。办学特色,项目推进,经验分享,挂牌授勋,是不是更刺激?冷静地看待我们的教育创新,有几个项目、特色真正地在校园内长期存活,并得以区域性推广?“雷声大、雨点小”是不争的事实。问题不在于教育创新,我们绝不能把板打在革新创优上,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了“根源”!我们在得益于教育创新力,并为之欣喜的同时,是否得多多考虑教育管理亦须接地气?多追问“教育生长的土壤是什么?”是不是也有一盆 “教育文竹”时常需要松松土,让顶层设计与特色项目之养分能真正惠及根部,再倒过来催生出教育的“绿意盎然”?
答案是肯定的。与每位教育者、被教育者生息相关的就是教育常态,是随着不断发展其基因得以重组优化的新常态。教育常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常见得不能再常见,实实在在的无时无刻不与每位师生发生关系,显见于一言一行。当这种常态融入每个生命体,自然地如呼如吸的时候,也就有了校园文化——剔除任何杂质的“纯在”。
教育常态往校园文化嬗变的因子很多,如明确的规定、长期的坚守、务实的作风、创新的做法、团队的协作等,其原动力却是“立着的生命”,得以尊重的挺拔的生命。即有根基的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是站在学校现有实际基础上的对常态的激活。
切入常态激活的路径是在活动中见到生命。这不是一句空话。有认识才有觉醒,有觉醒方有行动。笔者工作有个习惯,经手过的工作都留有完备的材料。每到一个新的单位,面对所分管处室的负责人在组织活动时缺少思路,笔者与其谈话后,常会顺便给他相关活动方案参考,但结果时有无语。对方提供的活动方案仅仅改了原学校的名称、活动时间场地以及相关人员名单,其余原封不动。问其原因,是原方案做得太好了!笔者当然不会放过教育的机会。什么叫“好”?适合本校学生的、透露本土气息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好”,因为这个“好”联系着现场真实的你我他。照单执行,这是缺少价值意识的表现。我们的价值是什么?是尊重生命。对于不一样的学生,这样拿来给学生用,不就是对生命尊重感的缺失?
尊重生命就是处处为学生着想。南方夏季结业典礼常常会遇到地表45℃以上的高温天气,为了把活动完整走下来,把学校的成果充分展示完,体现所谓的“高大上”,让学生在室外站一个小时,甚至更长。这是把活动看得太重,学生反而居其次。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学生陆陆续续地进医务室。有人会说,学生体质太差。换位思考,让你顶着烈日试试,毒辣的太阳、桑拿似的大地、挥洒的热汗、冒烟的喉咙、加速的心跳……你还有心思欣赏眼前一幕幕的精彩吗?你还觉得自己上台领奖或表演是美丽的瞬间吗?让孩子更健康,不是悖逆规律的死抠。让学生挑战困难、战胜恶劣环境,有的是时间,有的是项目,而不是在结业典礼。每次活动都要思考,你想要什么?你的“想要”,是不是随着学生的脉搏一起跳动?
教育的生命在于走进学生的心里。结业典礼是一次师生的盛会,夏日里也要让学生有个沐心静观的相对环境。你不能被常规钳制,一定要在早上八九点钟吗?一定要在室外顶着烈日吗?换个背对太阳直射的地点可以吗?坐在教室里观看视频现场直播可以吗?……办法不是没有,钳制你的是对常态的熟视无睹,无异于漠视眼里的生命。
模糊与不清,源自于对常态生命的价值判断的认识偏差。觉得常态就是反复的代名词。以前都这么做,这次也这么做。别的学校这么做,我们也这么做。这种暗示,让常态披上了程序化的外衣。就如把结业典礼理解成“升旗敬礼→宣布开始→表彰先进→成果展示→假期倡议→校长致辞”一样,硬生生地遮蔽了常态的“生态”。死板刻画,机械套用,程序化思维,让很多人在组织常态活动时有瓶颈之感。如果遇上一所新的学校,刚好又只接收了一两百仅仅一年级的新生,那结业典礼如何操办?这个难题必定会苦煞了那批视常态为程序的“程序员”。要想把他们从无助与无奈中拉出来,还得靠基于本校、本土与本色的生命尊重。
上述情况笔者也遇见过。距离期末只剩下两周了,德育处还是拿不出好的结业典礼方案。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想不出来!”从眼神与口气,都能觉察出他们是在努力,也看出在他们对本届结业典礼的安排除了颁颁奖领领证,已别无他法。于是笔者说:“表演多一个少一个没有关系,这么热的天,孩子也晒。关键我们要想,颁奖可以颁出新名堂吗?能否与校园农场成果品鉴会结合起来?分两个场地如何(先室内后室外)?主题取为‘生命·这里绽放怎么样?”他们眼前一亮,开始筹划出一场以生命为主题的结业典礼。
析解本次结业典礼成功的原因,是在常态里看到了“立着的生命”。同样的资源,因有了生命的意识而不一样。表面上看低龄化学生导致了资源的稀缺,仿佛组织者是“无米之炊”,实质上还是自己不明白想要什么。在室内颁奖,不超过半小时,短平快,学生不热,容易进入神圣的庄严的荣耀的氛围。安排“体育之星”“阅读之星”由家长亲自给自己的孩子颁奖,既拉近了亲子关系,又拉近了家校关系,也拉近了读书与健康的需求。专设“校长友谊奖”,让学生贴近校长,让校长走近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促发向上的力量,学生不论在哪个层面,都极其期待。随后,在室外农场,学生在走动中评价各个班级一个学期来农作物的成果,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学生是带着风儿去欣赏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彼此分享丰收的喜悦,较之正儿八经地领几个奖,更契合学生的需要,也更接“地气”。
有了对生命的尊重,就拥有了教育的“松土”秘诀。它就如同一把最为闪亮的钥匙,帮你打开教育常态激活的瓶颈。学校的工作,其实没有太多的高大上,反而土气得不上眼的是最护根须的。程序是需要的,是一种规范,固定下来了,也就接近了文化。但真正的文化不是被程序束缚,也不是另起炉灶的脱离实际的创新,是“立着的生命”,在合宜处点拨,在常规处激活,在生命处挺立。
程序,在记忆;印象,在激活。在常态中注入生命,这是我们应有的教育印象。史铁生认为:往日并不都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但往日的喧嚣与骚动永远都在我的印象中。因为记忆,只是阶段性的僵化记录,而印象是对生命变动不居的理解与感情。记忆只是大脑被动的存储,印象则是心灵仰望神秘时,对记忆的激活、重组和创造。记忆可以丢失,但印象可使丢失的记忆重新显现。喧嚣与骚动,并不高雅,但真实,常态存在着,是来自基层的生态,有着那么一股浓烈的泥土的气息。教育者,不要只定格在“往日”的记忆里,要在“往日的喧嚣与骚动”中寻找最朴素的生命,并发自内心地尊重它。
尊重生命,让教育留下印象,并对常态加以激活、重组和创造,重新找回,或继续深化常态的生命之根。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别忘了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史铁生.以前的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3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