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意象仪态万方

2017-03-06 20:17王代福
课外语文·中 2017年2期
关键词:彼岸花桃花意象

王代福

不管中考还是高考,作文总是占据了语文分值的半壁江山。因此,写好考场作文,历来是应试者努力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让阅卷老师读来唇齿生香、如沐春风的佳作呢?“意象凝聚法”可谓是考场作文语言素材运用的一种制胜技法。本文拟对此技法作一些探讨,希望能对大家的作文有所帮助。

什么是“意象凝聚法”呢?先给大家讲个“彼岸花”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座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也就是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自己的前世。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曼珠,一个是叶妖沙华。他们共同守护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就没有花。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旨意偷偷地见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的花被惹眼的绿叶衬托着,开得格外妖艳。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遭受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又叫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听起来荡气回肠。它之所以动人心魄,就在于运用了“意象凝聚”这一技法。所谓的“白玉生香花解语”,故事中的“彼岸花”就是一个凝聚的意象,它将“曼珠”与“沙华”集合在一起,象征分离、至死不渝的守望。因此,在中外文学作品里,人们多以“彼岸花”这一意象来象征悲伤的回忆和凄美的爱情。

回眸我们学过的经典课文,运用这一技法的不乏其例。意象的凝聚,既可以集中在一个核心的意象上,也可以借助于一组意象;这些意象既可以是同类象的组合,也可以是异类象的组合。譬如:萧乾的散文《枣核》,作者借助几颗平凡微小的枣核这一意象,抒写其中蕴藏的“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采用的是同类核心意象法;马致远的曲词《秋思》,则是借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九种物象的组合,描绘了一幅暮色暗淡、苍茫萧瑟的秋原黄昏行旅图,表达了漂泊游子痛苦的思乡之情,采用的是异类多象凝聚法。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关键的是将意象优化凝聚,把象的含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内容巧妙融合,浑然一体。

由此可见,“意象凝聚法”也可称“意象优化法”。它是指作者将某一意象的多个方面或者把多个意象集合在一起,来表达自己与之相似或相通的某一意愿或情感。作者可以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的情感,寄托或隐含于所描写的物象或事象之中,从而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收到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

作文中诗情画意般的语言素材,往往是借助于恰当的意象,更加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思,使得文章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凝聚意象,仪态万方;诗化境界,曲尽其妙;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样的考场作文怎能不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令人称羡的高分呢?

【技法拆解】

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即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人有“观物取象”之说,也就是根据自己内在的抽象心意撷取外在的具体物象来表达。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

在這首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等就是意象。所写事物,都带上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所以说,意象应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说得再通俗一点,寓“意”于“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物抒情”。

二、怎样选择“意象”?

运用意象凝聚法来抒情言志,首先必须着眼于现实生活,准确选择恰当的意象。如2015年湖南长沙中考满分作文《书,我的良师益友》:

在黑夜里,书是蜡烛;在孤独时,书是朋友;在喧嚣时,书是宁静;在困惑时,书是智慧。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文字,作者运用意象凝聚法,将笔力集中于一个核心意象“书籍”,采用排比、比喻、引用的修辞手法,以议论抒情的笔调和诗一般的语言,点明书籍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揭示了书籍是人类良师益友的主题。

应提醒大家的是,要尽量在生活中捕捉自己熟悉的意象,并尊崇其审美传统。譬如“月亮”是古典作品中的常用意象,望月思乡、思亲也是我们汉民族从古至今特有的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再者,选择意象还要新颖独特。虽然作品中的意象有其传承性和特定性,但意象也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作者或作品,寄寓在意象上的主观情思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意象的选择上必须注重创新。比如:美国传奇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这首诗中,“草莓”“篱笆”“上帝”的意象都有独创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见仁见智,极富哲理意蕴,真正体现了“形象大于思想”。

三、如何描绘“意象”?

选择了恰当的意象,还须对意象进行具体的描绘和渲染,力求绘形传神,准确生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情思。如2015年云南中考满分作文《语文课上》:

语文,好比一缕轻风,骀荡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四季常春;语文,好比一轮骄阳,照耀着我的心灵,使我的世界光明永存;语文,好比一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永不枯竭。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飘飘然……

该段文字运用比喻辞格,将“语文”这一核心物象具体描绘成“轻风、骄阳、细雨”等类同意象,把语文的“奉献”精神展现得“触手可摸”,形象可感;运用排比辞格使文章充满诗意和韵味,并具有行云流水之气派。

由此可见,作者在描绘意象时,首先应把握好自己的情感,情动于衷方行诸文;再者,意象的描绘应符合情境,力求营造出情与景和谐的意境——当你用相关词语来表达需要抒发情感的意象时,所描绘的意象要与抒发的情感相搭配。譬如用秋风秋雨来抒发忧愁伤心、用落叶飘飞来表达一个人的惘然迷茫等。也就是说,描写意象须情景交融,因为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显现,故要做到“意”与“象”、“物”与“我”的完美结合。

四、留心积累“意象”。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写出优美感人的文章,平时就要善于积累意象。最好搜集名家名作中的经典意象,分类积累。如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1.云篇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偶然》)

这是淡然飘逸的意象。诗人从云与影的漂移中,感悟到人生的偶然邂逅,从情感的跨度中感叹淡淡的无以言说的情思。

2.风篇

我一把揪住西北风/问他要落叶的颜色/我一把揪住了东南风,问他要嫩芽的光泽……(《灰色的人生》)

这是期冀渴盼与惆怅无奈的意象。诗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面对国仇家恨,痛苦的情感有了一次诗意的爆发。他哀痛于整个时代民族的苦难,他要无限膨胀自己的力量,为的是改变现实,改变命运,然而这一切最终又只能归于无奈和悲伤。

3.水篇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

这是多情怜爱的意象。情如水清爽,水清如明镜;只有心清如水,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风,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康桥的情确如水一样清澈!

4.鸟篇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黄鹂》)

这是恬淡悠闲与欢乐希冀的意象。首句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写出了动感,第三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以其瞬间之形显其瞬间之静,一动一静,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然立于树上的神态。四、五两句渐渐由实入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期冀。

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有一些意象可能反复出现。因此我们还可分类积累传统文学中的一些经典意象。为便于记忆,这里用一首小诗把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美文示范】

三月桃花水

刘湛秋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啊,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點;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技法品鉴】

这篇优美的散文采用“意象凝聚法”,撷取“三月桃花水”这一主体意象,凝聚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又把三月桃花水这一意象幻化为“竖琴”“明镜”等,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意象鲜明,景美情浓,用物象集锦,用画面显情,引人入胜,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品读这些语言,三月桃花水的叮咚之声,犹如秀美轻柔、温婉舒缓的小夜曲,让人熨帖舒爽,心旷神怡。

【仿写佳作】

窗外的水竹

任寅迎(湖北省当阳市庙前中学)

我家窗外摆放着几盆水竹。

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淋,水竹纤细挺直的枝干、庄重墨绿的叶子,总是一股劲儿地向外散射开去,形成了一眼眼绿色的“喷泉”,煞是漂亮。

春天,水竹的一些幼芽在雷公的“催促”下,偷偷地钻出地面,偎依在那些常年不败的老枝身旁,探着头惊奇地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她们不管我是否浇水和施肥,都只是一味地成长。没几天,水竹的幼苗就蹿过我的头顶了。再过一段时间,水竹犹如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出落得越发秀美可爱了。

夏天,水竹像变魔术似的,叶片的排列更加井然有序。新生的水竹翠绿娇嫩,老生的水竹苍劲有力,她们交错在一起,仿佛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秋天,万物凋零,气氛肃杀,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水竹却保持着一副文静姿态,茎挺叶茂,层次分明,秀雅自然,俨然不顾窗外瑟瑟秋风,憋足了劲吐放着她的绿,迎接着严冬的到来。

冬天,朔风凛冽,雪雨冰霜,山寒水瘦,给人一种死寂的压抑感觉。水竹的叶子就像经过磨砺的宝剑,一柄柄带有生机和灵气的翠绿的宝剑!一阵刺骨的寒风刮过,那些紧密相拥、傲立枝头的叶子们毫不畏惧,竟然唱起了动听的乐曲,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你看:她那曼妙的舞姿刚中有柔、柔中带刚;那仙乐般的“沙沙”声犹如天籁,舒缓有致,婉转悠扬。

一年四季,水竹一路歌来,不疲不乏,日夜挺立于我书房的窗口,总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她傲霜斗雪的精神与不弃不舍的生命力,给了我许多的鼓励和支持。她用“只争朝夕”、蓬勃生长的生命姿态提醒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刚步入花季岁月的我,须好好地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她还用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精神品格告诫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须不畏挫折与艰难,要经受得住痛苦的磨炼与失败的打击,应懂得“善败者恒成”的道理,在逆境中须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奋发努力,才能迈上成功的坦途!

我爱水竹,不仅因为她那挺拔秀美的外表,高雅脱俗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因为她那不畏严寒、蔑视困难的生活态度,还有她那争先恐后、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简评】

这篇习作有两大亮点:其一,凝聚意象,托物言志。本文选取“水竹”这一自然物象作为核心素材,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我”书房窗外的几盆水竹,先总写水竹旺盛的长势、庄重的色彩和漂亮的姿态;然后以时间为序,分写春夏秋冬水竹的生长情形和秀美外表,从中凸显出水竹蓬勃的生命力和傲霜斗雪的精神品质,激励当代青少年应珍惜时光、不畏挫折、奋发向上、勤奋进取。其二,物我相融,虚实相生。文章选材新颖,感情真挚,结构清晰,意旨显豁。尤其是文中采用象征笔法,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多种辞格,物我相容,虚实相生,不仅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还彰显了文章的意旨,显示了小作者不凡的文字功底。

【技法归结】

公式:审题定象——寓意于象——象情结合——抒情言志。

解说:面对文题,首先审读,弄清要求,确立意旨,然后撷取与之契合的意象,加以准确的剪裁与组合,将自己的主观情思融合于客观意象之中,力求象情结合,辞畅理达,营造出一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以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收到启人心智的效果。

【素材链接】

云露山之春:云露山的春天就是美!各色花兒一簇簇、一丛丛,漫山遍野竞相开放;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棵棵、一片片,伴随微风摇动,在浓荫之中露出一抹抹甜甜的笑靥;那繁茂的青草,更是铺天盖地,在山风中翻腾着一团团墨绿。这一切,把沉寂的大山渲染得五彩缤纷,十分迷人。聆听着啁啾悦耳的鸟鸣,叮咚作响的泉声,仿佛一道清清的溪水从心上潺潺流过,十分的舒畅,令我发出“仰望山中千般景,恨我无力动诗文”的感慨。

【解析】

该文段中,作者善于把握“花儿”“树木”“青草”“鸟鸣”“泉声”等这些属于春天的同类意象,把“云露山春天”这一主体意象的魅力展露在读者的视野中,让读者感知春天不仅多姿多彩,而且有声有色。这里采用了意象凝聚的表现技法。

猜你喜欢
彼岸花桃花意象
美丽的彼岸花
美丽的彼岸花
桃花琐话
清明,又见桃花红
彼岸花开
桃花纷飞,曾许你一眼万年
桃花千朵惹蒹葭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