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2017-03-06 13:00张东良
关键词:心理咨询人格大学生

张东良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素质教育部,辽宁 锦州 121001)

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张东良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素质教育部,辽宁 锦州 121001)

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无论对自身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立足于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大学教育的诸多要素,运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探讨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原则、内容和途径,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大学生;人格;塑造

人格是人们在长期的环境、教育及自身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观念、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从教育目的来看,人格塑造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一样,都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学校教育必须以自身的强大力量担负起人格塑造的艰巨任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并没有得到高校应有的重视。这种人格教育的弱化,不仅不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更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潜能发挥及身心素质水平。

一、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一)从大学生的年龄阶段看,人格塑造正处在关键时期

大学生属于青年前期,其身心发展已接近成熟。然而,他们毕竟尚未完全成熟,无论是人生观的层次性与方向性、价值观的取向性、情感的稳定性、意志的坚韧性,还是人际交往的成熟性、心理内容的社会性,都急需培养和提高。面对人生最后一次长时间、系统的学习周期,学习的压力、情感的撞击、人际的复杂、社会的浸染、就业的迷茫,都将集于大学生一身,教育滞后亦或稍有闪失,便容易让他们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迷失自我、陷入徘徊,从而失去方向与动力,形成一系列不良人格。因此,大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高校教育必须从一开始就把人格塑造纳入到整个教育系统中去,让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三位一体,并驾齐驱,为社会培养出“道德高尚、知识渊博、能力过硬、人格健康。”的高质量人才。

(二)从市场经济对人格的要求看,大学生人格塑造势在必行

市场经济顾名思义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竞争能否取胜,取决于创新。竞争与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两个最大特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学生必须具备一种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新型人格结构。然而,尽管经济改革在我国已持续几十年,但与现代化要求相匹配的新型国民人格特征还远未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和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不能不说与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解决转型时期的人格塑造有关。现今国民人格普遍表现为“依附型人格”。如迷恋关系、惧怕权威、克制有余、凡事忍为先、绝对服从、谨小慎微、求稳求安等。这些人格特征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甚至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呼唤新型人格,与之相匹配的人特征有:诚信、平等、合作、公正、独立、开拓、创新等。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新型人格的塑造,及时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三)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看,人格塑造刻不容缓

应当看到,高校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明显,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研究表明,我国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中学生的问题多于小学生;大学生的问题多于中学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比过去高。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制约着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及聪明才智的发挥。如果带着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质量,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尽管形式多样,但很多问题都与人格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健全的人格常是导致心理不健康的本质要素。近些年一系列大学生暴力犯罪足已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原则

人格塑造的原则,是指导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方法论。笔者认为,大学生人格塑造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这种差异性更多体现在个性方面,即个性人格。由于在特定社会中,人们接受相同的文化、相同的教育、加之社会要求的一致性,必然会使人们形成众多相同的人格,即共性人格。个性人格和共性人格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在人格体系中,它们相辅相承、相互补充。任何割裂这种人格完整性的教育都是违背人的发展的,也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生人格塑造必须遵循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原则。

(二)全面教育的原则

所谓全面教育的原则,是指学校必须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实施人格塑造,且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人格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学科都不能完成人格塑造。学校教育必须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诸要素,对学生人格施加全面影响,要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理论知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知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人格塑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行为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内外统一的人格结构。人格特征既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又不是单纯的行为方式,而是知行统一的综合体。理论知识是人格塑造的前提,主要让学生明确哪些人格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哪些人格是需要杜绝和改进的。行为训练是将理性人格内化为现实人格的重要途径,只有把两种人格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塑造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三、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内容

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内容是要明确应培养大学生形成哪些人格,它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主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界定:

(一)哲学层面的人格

哲学层面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是一个人的顶层人格。顶层人格既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又对人格形成起着统领作用。哲学层面的人格反映一个人对人生、对社会的基本态度和总观点,反映一个人的追求和信仰,是一个人精神家园的灵魂。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元文化的冲击、拜金主义的盛行、功利主义左右价值取向的残酷现实,作为担负着国家重托,被寄于民族希望的大学生们更应思考人生、荡涤心灵,在思想的顶峰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真正解决人生的终极归依。

(二)道德层面的人格

道德层面的人格是一个人基本的人格素质,主要体现在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中。对人方面主要包括:诚信、正直、尊重、宽容、友善等;对自己主要包括:自律、自强、自爱、自信等;对事方面主要包括:求真、务实、进取、创新等;对社会主要包括: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追求事业、热爱国家等。此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诸如“忠、孝、义、信”等也属于道德层面的人格。道德层面的人格是境界与情操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社会化的人格基础。失去道德人格,人终将被他人、被社会所抛弃。

(三)心理学层面的人格

心理学层面的人格主要指健康的人格。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个体协调自身内部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适应社会,以至于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心理学层面的人格主要包括,①人格结构完整、和谐、统一。②自我意识正确。③理想与目标切合实际。④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⑤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⑥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⑦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⑧在符合团体要求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⑨有充分的安全感。

四、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

综合国内的人格教育经验,大学生人格塑造尽管途径很多,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专门的人格塑造和非专门的人格塑造。

(一)专门的人格塑造途径

1.以人格塑造为主要目的之一的各类课程为信托,塑造大学生人格。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哲学、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心理学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此类课程承担着大学生人格塑造从理论到实践的主要任务。哲学课程要通过教学改革与教学形式的创新把抽象的理性知识和社会发展与进步、大学生的理想与奋斗、开拓与进取、竞争与合作等社会人生课题紧密相连,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汲取思想的精华,掌握处世的方法,领悟人生的真谛,为自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为哲学层面的人格,是人格塑造的灵魂,它决定着一个人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涵与高度,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思想品德课程是大学生形成道德人格的重要渠道。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除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传统的优秀道德人格外,还应结合现代社会要求塑造大学生的新型人格。在这方面要突出诚信、竞争、合作、开拓、创新等现代人格的塑造。教育学、心理学及心理健康课程直接与大学生的心理人格相关。心理学层面的人格是大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掌握人格理论,并有意识地塑造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2.通过心理咨询重塑大学生人格。心理咨询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补充,心理咨询人员通过心理学理论和专门技术,和来访者进行交流、启迪、疏导,帮助来访者找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真正原因,进而解除心理上的困扰,恢复心理平衡。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是由于自身人格不健全造成的,只有弥补人格的缺失,才能减少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尽快成熟起来,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心理咨询的难点在于:一方面,心理咨询教师的整体水平尚不能满足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从观念上还不能正确面对心理咨询。为此,国家应加大对心理咨询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同时社会和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大学生的陈旧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的人格塑造

1.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人格塑造。学科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体,学科学习是大学生的主导活动。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直接进行人格塑造,也可以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合作、竞争等环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互助、友爱、进取、创新等一系列人格特征。实践表明,没有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保障,学生很难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成才更是一句空话。因此,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人格塑造和学科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不为教而教,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利用校园文化进行人格塑造。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高雅文化为基调,相比俗文化,高雅文化更有助于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例如,对影视欣赏,应考虑将重大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的经典影视作品引入校园,通过观看这类影片,能引起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做深入的思考,能体验到真、善、美的存在。也可引入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样式,如歌剧、舞剧、绘画、诗歌、小说等,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评论。高雅文化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净化人的心灵,对大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人格塑造。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项优秀的人格品质都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稳定的。高校的学生活动可谓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与教学有关,包括学科活动课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第二类是与学生本身有关,包括学生社团、专业协会、俱乐部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类是与学校有关,主要指以学校名义组织的各种大型集体活动。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活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他们会在每一次成功与失败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在每一次失败与成功中去发展强大的自我。

一种不能使青年形成伟大人格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当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他们不仅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能力,还应有高尚的人格。

[1] 扬眉.健康人格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97-110.

[2] 甘雄,金鑫.论德育中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 2010.1:24-26.

[3] 张义泉.试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原则[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 :56-58.

(责任编校:李延军)

G416

:A

:1674-327X (2017)01-0096-03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1.029

2016-09-08

张东良(1965-),男,辽宁锦州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人格大学生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大学生之歌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