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民
(贵阳中医学院, 贵阳 550002)
论中医药院校在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
刘维民
(贵阳中医学院, 贵阳 550002)
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发展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药院校拥有一般高校无法具备的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资源,它们是民族医药特色文化熏陶教育的主阵地,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营造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氛围,做优做强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是中医药院校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趋向。
中医药院校 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 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营造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氛围,做优做强民族医药特色文化。中医药院校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力,在此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谈一谈中医药院校在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民族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间经过古代繁荣,近代停滞,而目前又呈现复兴的趋势。认识中医药学的发展规律,这不只是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问题。[1](P1)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中医药文化有着独特的创造、鲜明的特色,它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成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特色与规律把握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这就造就了中医药院校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成为民族医药特色文化熏陶教育的主阵地。贵阳中医学院的办学历程就是一个明证,离开了中医药院校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教育和熏陶这个主阵地,要推进中医药的发展是很困难的。
贵阳中医学院从建校到今天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学校形成了重视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很好的发挥了民族医药特色文化熏陶教育主阵地作用力。学校以“厚德明志,笃学力行”为校训,深入持久的中医药特色教育,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人为用”的教育理念,把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有机统一起来。学校不断努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文化的环境形象,挖掘中医药文化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建设。老校区和新校区的校舍建设嵌入中医药文化符号,在大学城中形成自己鲜明中医药校园建筑风格,如歧黄广场、文化柱、“和”“合”桥,它们以空间形象视觉传达的方式表征建筑所折射出的学校的办学理念、道德观念、传统精神,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使校园成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生动教科书。学校也秉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理念,对教学楼、实验楼、校园重要道路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加以命名和标识,寓教于景,使之成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传承优良的医德医风、培育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用,如厚德楼、笃学楼、普济路、百草园等。学校中的贵州苗药博物馆成为展示贵州特别是我院苗族医药发展的重要窗口。学校还积极组织开展具有浓厚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读经典、诵岐黄”、“科技之之星”“艺术之星”、“学术之星”评选和太极拳比赛等活动,进而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学校通过开展中医药志愿服务活动和科技普及工作,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走近了公众,贴近了生活,大大提高了公众认识、理解和接受中医药文化的水平,丰富了公众的精神生活。
中医药院校不断整合资源,挖掘优势,开展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成为了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发展的生力军。这一方面,也能从贵阳中医学院在促进以苗族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得到有力佐证。
苗医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与汉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独立医学体系。[2](P563-564)苗族医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贵州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贵州民族医药的研究与开发资源丰富,前景广阔。贵阳中医学院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努力加强以苗族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与发展。学校传承创新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氛围日趋浓厚,学校被公认为为全国苗族药研究的核心和基地。一批知名度高、学术造诣深厚的领军人物屡屡领衔重大研究项目,一支扎根中医药事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成为贵州全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领跑者。作为贵州省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贵阳中医学院在其他民族医药研究、苗药产业化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十分重视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从2006年开始学院中药学专业开设了苗药方向并开始招生,填补了苗医药本科教育的历史空白。2013年,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开设苗医方向,于2014年开始招生。2013年启动的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专门设立了“卓越中药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贵州中药生产、中药研发、中药栽培和中药流通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贵阳中医学院筹建苗医药学院,建设成为集医、产、学、研于一体,管理规范、设备精良、专业设置合理的全国苗医药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校也十分重视民族医药调查研究与抢救性继承。多年坚持对贵州主要少数民族医药开展调查工作,抢救性地挖掘、继承民族医药文化瑰宝,先后对苗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毛南族、土家族等民族医药进行调查。调查收集了许多珍贵资料和形成的报告,为贵州省民族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比如开展了六盘水市苗族医药现场调研会、贵州省台江苗族医药调研会等。1985-1992年,以陈德媛教授为组长的课题组在以贵州省为主的地区开展了历时八年的苗族医药调查研究,编著出版了《苗族医药学》专著,为苗医药学科的发展以及苗药产业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本项研究获得1995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2003年,由杜江教授主持,联合国内多家单位30多位专家组建“苗医药理论的系统研究”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更加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构建了苗医药的理论体系,建立了“苗医理论数据库”、“常用苗药数据库”和“苗医秘验方数据库”和苗医药高等教育的教学业体系。该项工作获得了2008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6月,学校组建苗医药治疗慢性病重点研究室。
学校聚焦民族医药产业研究,以理论研究夯实产业基础,以成果转化支持产业壮大,以人才支撑助推产业腾飞,积极主持以苗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研究、中药资源普查和绝大多数中药民族药产品。学校长期致力于中药民族药研究,形成了“资源—栽培—鉴定—中药化学—品质评价——苗医药理论—方药研究—制剂炮制—药理毒理—临床研究”产业链,构建了贵州省最完整的中药民族药科学研究体系。2014年12月,由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共同建设的“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国家科技部批复启动,形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民族药孵化基地。它是全国第一家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填补了国家民族药产业发展高端研发平台的空白,更是实现了贵州省医药领域国家级研发平台零的突破。
为打造贵州民族医药的“特色名片”,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贵州中医药产业发展,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成立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该中心将致力于中医药(民族医药)的抢救、继承、整理、研究、开发及人才培养。随着贵州省以苗药为主的民族药产业的发展、壮大,苗药产业在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业人员数百万,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已经成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代表的中医药院校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实践告诉我们,中医药院校拥有一般高校无法具备的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资源,推进中医药院校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贵在走出一条与其他院校不同的内涵发展之路,即形成鲜明的中医药院校风格和气派。
第一,推进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要在中医药院校教学中讲清楚民族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民族医药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在学校的核心价值、行为规范、日常活动、环境形象等多方面树立起鲜明的民族医药文化特征,特别是把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学校的建设中,融入到师生员工的教学与管理中。
第二,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要遵循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发展规律。中医药院校要狠抓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要按照民族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和民族医药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以实现文化建设项目的融合与提升。
第三,加强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建设,要对民族医药特色文化进行创新,使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呈现崭新的面貌,产生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即做优做强民族医药特色文化。彰显贵州文化特色,做优民族特色文化长板,是贵州文化强省构建的源头活水、路径选择。“贵州之贵,一个是生态环境,一个是民族文化。”[3]中医药院校要把创新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努力创造条件,发挥广大师生创新主体作用,才能使民族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不断涌现新的发展成果,对地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1]薛公忱.中医文化溯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
[2]杜江,冯咏,刘文,胡成刚.苗药本科教育的开设及特色课程设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5).
[3]施宣圆.中华文化辞典[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87:563-564.
[4]田华咏,杜江.中国苗医史[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2
[5]张天明.做优民族特色文化长板——二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J].当代贵州,2016(14).
(责任编辑: 郭玉伟)
G03
A
1007-421X(2017)03-0058-03
贵阳中医学院院内课题成果(04214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