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淮浩 郑珍珍 赵红坤 赵 静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化工原理对于学生树立工程观点,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1]。化工原理不仅是我校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相近专业的必修课及主干课,涉及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多个专业。2005年,化工原理成为我校精品课程。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强化课程建设,2007-2008学年始,化工原理课程(大学时,上、下册分别为64、48学时,共112学时)的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制度出卷考核,以下为近十年来,对我校化工原理教考分离的经验总结及相对应的教学改革实践分析。
我校化工原理课程采用教考分离制度以来,总结为以下优势:① 适用性:教考分离制度尤其适用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化工原理主要集中于以“三传”(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为基础的单元操作,课程内容及教材相对稳定,于教考分离而言具有很好的适用性[2,3]。② 规范性:众所周知,化工原理课程难度大、单元操作多、概念公式多,计算论证多,因此合理的命题考试对教学质量的评估至关重要。我校化工原理教研室组成命题教师组,根据化工原理试题库出题,按照教学计划、大纲及内容出具考题,避免了命题的随意性,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及规范性。③ 公正性:化工原理自采用教考分离制度后,任课教师不参与出题,采用各教师流水改卷方式,最大限度保证了考核的公正性[4,5]。统计表明:教考分离实施后,各学期未通过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比例均在10%以上,虽然“抓人”不是目的,但教考分离可以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增大学习的动力。同时另一方面,工程类专业学生以化工原理作为考研课考取华理、南理工、南工大、天大等高校的比例明显增加,考研成绩也有很大提高,表明教考分离对于化工原理课程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已经工作的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化工原理考核公正,通过该课程真正学到了“东西”,得到了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认可。但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化工原理教考分离实施以来也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均从试题库抽取后确定,因此试题库对于教考分离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实践中发现题库试题存在适用性的问题,即题库中的题目虽多,但其中不少题目并不适用我校学生。以上册的传热章节为例,设计型命题计算(求算换热面积等)较为简单,操作型命题计算较难(一般涉及两个公式联立求解),若均以题库中设计型计算出题,则考不出“水平”,拉不开档次,但均以操作性命题出题,则会出现分数大幅滑坡,不及格率大幅上升的现象。所以最好能找到以设计型主导并辅有操作型的传热计算题,但题库中此类考题资源并不多。再者,各高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同样各高校的学生水平也存在明显不同,试题库中的考题难度参差不一,从中选取适用于我校学生水平的考题,同时还要保证试题质量,这就限制了题库试题的资源。同时期末试题要考虑A、B两套试卷之间,历年考题之间的避免重复性的问题,这使得试题合理性与化工原理题库的适用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目前教学改革中强调的专业特色建设。就化工原理课程而言也是如此。化工原理试题库是以教学大纲和“三传”内容为依据集体建设而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题库中的试题普遍以大化工专业背景出题。而题库的稳定性与专业特色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化工专业与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等专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化工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集中于流体流动及输送、传热、吸收、精馏和干燥等章节内容。而高分子专业可以突出非牛顿流体、搅拌和非均相分离等章节内容,但这些章节在化工专业里是非重点内容甚至是自学内容,其在试题库中的资源较少,导致题库出卷中很难体现出专业特色的试题。就单一章节内容而言,各专业也存在不同。以传热为例,大化工中用到的换热器多以逆流型为主,而制药工程专业中,为保证热敏性物料不发生过热分解等问题,可采用并流式换热,教学重点应有所不同,理应通过考试加以区别。但题库出题的稳定性对此有所限制。其次,按照化工专业背景要求题库出题,不同专业学生采用相同试卷考试,忽略专业背景和特色的“一刀切”式考试,不利于突出专业特色和建设,也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由于课程专业性较高,化工原理教考分离的出题工作由教研室命题组教师根据题库完成,任课教师不参与出题。这样虽保证了考核的公正性。但是考卷内容及命题合理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毕竟身处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最了解各专业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通过平时授课、小测试、作业、课堂提问等情况,任课教师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了然于胸。再比如伴随实施多年的高考扩招政策,历届进校的学生质量和学习能力也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异,任课教师对此也深有体会。但是命题组教师一般基于经验及出题惯性,根据题库随机抽取出题,考题难度稳定性和适用性很难保证。有时1~2道分值大、难度大、绝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出的计算题不仅导致最终成绩及通过率出现大幅波动,也未能充分体现教学效果。
2改革与实践基于上述出现的矛盾及问题,我们对化工原理课程教考分离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实践,主要内容如下。
教考分离实施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题库的建设。同我校使用的化工原理教材不断更新一样(华东理工-陈敏恒版,已更新至第四版),我们也对使用的化工原理题库进行了不断的建设与更新。首先不断完善及丰富试题库,做到试题库“能进能出”,达到动态调整。化工原理教研室教师平时注意收集难度适宜、能够反映课程重点和专业特色的试题,将之及时补充到题库中去,增大题库可选用的试题量;同时适度调整个别高难题或超纲题。比如,对于精馏章节的计算题,题库中个别题目难度高,但是质量好,舍弃实在可惜,经教研室教师讨论后,在不影响题目主要考核内容基础上,可对之适当降低难度,或将大题拆分成考核若干知识点的小题目,合理分配分数,达到优化考题的目的。再如题库中流体流动和流体输送机械为两章内容的计算题目,流体流动题目多集中于管路阻力损失等机械能守恒计算(无输送机械),而流体输送机械章节题目多集中于特性曲线方程(管路及泵)的计算,两章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于动量传递知识点考核而言,一般涉及机械能守恒方程的带泵的简单管路计算是考核的重点内容,所以据此,教研室教师对题库中的这两章的计算题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归并,整理出高质量试题,达到丰富题库的目的。
化工原理题库试题的质量和特色决定了试卷和课程考核的质量。为此,教研室教师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提高题库试题的质量。根据化工原理教学大纲和要求,结合单元操作的实践背景,教师组集体命制出高质量的试题,提高教考分离试卷的质量,使其更加科学化。如结合化工原理各单元操作的实验课程、学生下厂认识实习情况,将化工原理理论课知识与实验、实习内容结合起来,命制一批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问答题(简单题),将之充实到题库中去,考察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其次,结合专业特色,收集及命制一批具有专色背景的试题。比如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经常用到涂料,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性质,另外该专业经常会用到搅拌章节的知识,题库中相关试题较少。教师组结合实际情况收集并命制了一批该方向的试题,这些体现专业特色试题作为考核导向,使学生明白了化工原理课程与所学专业之间紧密的相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任课教师对课程重点、专业背景、学生情况都有充分了解,任课教师虽然不参与出题,但可以结合专业背景和学生学习质量对命题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提高任课教师参与度,首先提高了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比如结合任课教师建议,在重点考核内容不变前提下,考虑到专业背景不同,对不同专业的试卷中的部分题目和分值分配可以有所调整,可以加入体现专业特色的题目。避免出现以往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考分离考试的指挥棒,只能按照课程大纲考察的重点来讲课,导致各专业授课内容雷同,不能充分体现创造性授课的现象发生。其次,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课后辅导课及单元测试等情况,将之全面反馈给命题组教师,使命题组对学生的能力、各专业及各级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差异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据此出具考题,明显提高了命题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分析了化工原理课程教考分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为和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对我校化工原理教考分离制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其中包括与时俱进的建设及更新试题库,增强题库适用性;提高命题质量,体现专业特色;加强任课教师参与度,提高命题合理性等措施。改革后的教考分离制度体现了专业特色,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授课创造性,也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1] 叶长燊,邱挺,李玲 等.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中工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化工高等教育,2016,149(3):57~63.
[2] 宋红. 化工原理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改革探索. 广东化工,2014,41(22):164.
[3] 冉启英. 教考分离的利弊分析. 科研教学,2013,294:37.
[4] 彭新茗,李雅红,张志佳. 本科教学中教考分离形势发展分析与实施. 新课程研究,2016,12:12~14.
[5] 张雪艳,马立立. 高校“教考分离”多元化评价机制的构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6,5: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