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生态
创新生态理念更加突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性,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依存性,而彼此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可能会影响甚至决定着区域系统创新的成败。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围绕引导多元主体共生发展、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和活力迸发的良好环境、建设创新功能型平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协同水平、加强科学普及等5个方面,提出助推科技创业大量涌现、协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引进与激励、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研发与服务功能型平台建设、带动辐射区域发展、融入全球化创新等13个重点任务和方向,努力打造符合创新规律、服务功能完善、市场高效配置资源、金融资本有效对接、企业创新创业活跃、各类创新主体高效联动的良好创新生态。
具体而言,通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全社会创新协同和资源高效配置,提升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2016年,在能源科技领域,由中科院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国内外顶尖能源
研究机构和企业,打造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为低碳技术的发展和能源产业转型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太赫兹领域,由上海理工大学牵头,打破国内碎片式合作、单纯组装现状,建设太赫兹创新功能型平台,推动太赫兹技术的全链条式发展。在深渊探索方面,立足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支撑上海海洋大学深渊中心开展深渊科学考察。“张謇号”科考母船完成首航,7 月赴新不列颠海沟,对多个深度的海底环境进行了取样、分析,获得了大量5000~8000米的水样、沉积物样品以及地形地貌参数等宝贵信息样品,为深渊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