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凡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任也。是以大凡医者,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为医也。”这是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对“医者”的界定,也是山西运城杨氏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杨俊耀医师始终践行的行医之道。他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学验俱丰,擅长内、妇、皮肤科疑难怪病,屡起沉疴。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白血病.尿毒症.冠心病.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并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楊俊耀医师在治疗肾病的过程中使用自创的“1+1=3”第三医学的学术思想,并独创六条经验,七大法则,对CRF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临床上针对每一个CRF患者各阶段和整个的防治过程中,先后采用几十首中药的方剂穿插交替施治,用中医药为主代替透晰疗法和肾移植法,有效纠正了透晰并发症、肾源排异反应等可逆性因素,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昂贵的医疗费用。
杨俊耀医师对中医深思善究,尊古不泥,既重视继承,又重视发扬,他认为中医要发展,就必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多学科、多层次、多途径进行研究,敢于改革创新,决不墨守成规。在治疗多种疑难病方面之所以疗效满意,其根本原因是他能以“哲学思辨”的观点,遵循“病证相结合”即“治病求本”的常规原则和“三因制宜”的变通法则,抓住“扶正”与“祛邪”之间辨证关系,在合理地解决邪正抗争这个疾病最基本的矛盾的过程中,通过多途径、多环节调理的方式调理脏腑、调整阴阳、调理气血津液,让机体中的痰消、饮行、瘀散、石溶,以求经络畅顺,气足血盈,最终使人体重新获得新的动力,达到邪去病愈之目的。
如今,杨俊耀医师还担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第二届学术编委;中国医师协会国医科普之旅暨“治未病”百姓健康公益大讲堂活动讲师团讲师等职。先后发表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国家级医学论文数十篇,多次光荣地出席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华传统医药名家”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时,也是“首届中华特色医疗传承与创新贡献奖”、“中国特色名医”金奖获得者、当代中国名医、世界优秀专家人才、中华传统医药名家当选者等荣誉获得者;《中国卫生产业大典》、《中国特色医疗大典》、《共和国足迹》等大型历史文献入编者及特约编委。2012年始,他先后被北京《兆麟堂》、太原《六芝堂》、郑州《宝芝堂》等名医馆(堂)特聘为临床中医师,尤其是与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医名家、临床专家鲁兆麟、许润三、曲延华等联袂定期坐诊,年接诊量达上万人次。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和国内外中医学交流学习,杨俊耀医师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出席了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东方医学研讨会,并被应邀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和讲学。为伟大的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传承贡献着自己的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