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职业发展功能研究

2017-03-04 12:25王敏坚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问卷社团院校

王敏坚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 2005 年1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随着社团的蓬勃发展,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等方面的影响力开始逐步显现,然而,社团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围绕高职学生发展特点开展社团活动也往往在实践中被忽视。因此,着眼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职业发展功能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问卷调查

为了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功能与建设实践的研究,本课题组对广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职院校的社团和学生开展了调查,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25份,样本的组成见表1。问卷为经过预试分析所选定的包含16个条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功能问卷,正式施测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2,每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70以上,表明问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的总分与各因子间的积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0.817,0.821,0.853,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表明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采用的统计软件为 SPSSl9.0。

二、数据分析

对本次问卷调查所获得的1025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功能呈现出清晰的四维结构,分别为文化熏陶功能(Q01、Q10、Q14、Q15)、职业发展功能(Q02、Q05、Q08、Q13)、人际体验功能(Q03、Q07、Q09、Q12)和心理保健功能(Q04、Q06、Q11、Q16),總方差解释率为 60.330%。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的作用,其中文化熏陶功能和心理保健功能是隐性的功能,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职业发展功能和人际体验功能是显性的功能,在社团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人际交往等能力,从而为进入社会步入职场打下基础,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问卷每条项目的作用值见表2。

三、实践建议

基于本课题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结论,应从学校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重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培养职业发展助推器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社团建设实践。

(一)重视社团功能,纳入学校就业工作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高职院校除专业能力培养以外,还应通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教育与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具有合理的职业规划理念及适应职业变迁的调整能力,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核心竞争力。除了课堂教育,社团、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均应发挥积极作用,而在实践中,社团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作用往往被忽视,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社团管理和就业工作管理归口不同。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进行管理的机构主要是“学生社团联合会”,它对全校各级各类学生社团进行管理、指导、扶持和监督,并定期进行评估,学生社团联合会隶属于校团委的管理与指导。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咨询服务、信息统计等工作归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机构设置中隶属于招生就业处(办)。因为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社团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并不充分,社团简单地将功能局限于吸引学生关注、增强学生兴趣,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渗透影响力不够。

对此,我们应重视社团的职业发展功能,纳入学校就业工作体系。一方面,传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可以走出课堂,依托社团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本身就有诸如就业促进协会、生涯规划与发展协会这样与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推动紧密相关的社团,通过他们服务的招聘会、举办的生涯规划大赛、开展的职业发展咨询等活动,让社团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普通的社团成员,甚至是辐射到全体学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思考,提升就业技能,是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将社团实践的成果纳入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工作评价体系,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社团提前完成,也是对社团进行分类指导并实现社团多样化发展的积极尝试。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社团多采用分类指导的管理方法,通过社团活动、社团实践课、项目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引导社团健康发展。从社团的类型上讲,学生参加学习学术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初衷本身就因为它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是职业目标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或是社团实践课程的教学,都有可能对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都为学生的职场生涯做着积极的准备,对就业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提升社团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社团发展规模日益庞大,数量动辄上百,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然而,社团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社团本身的应有之义。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心理、情感、文化、生活和社会需要而自发建立的并具有特定目标和一定程度活动规范的组织。社团发展必须满足青年学生的需求,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年学生越来越意识到,仅仅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只有具备综合的职业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格才能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学生社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历练正好契合青年学生的这种迫切需求。

因此,社团发展必须实现从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的转变,挖掘社团内涵,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首先,应通过参与或管理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审视和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各种能力,从而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好择业之前的心理准备;其次,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弥补课堂理论学习的短板,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将特长变为专长,从而发展成为核心竞争力,增强求职获胜的砝码。尤其是学习学术型等专业类社团,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关,应通过专业讲座、沙龙、技能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发挥专业社团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就业与职业的完美结合;与此同时,还应通过社团成员与外界的接触,增强社会认知,进一步开阔自身视野,积累社会经验,结识社会关系,增强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重视社团文化,培养职业发展助推器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将来能够更好地立业创业,关键在于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围绕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应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助推学生职业发展。

首先,营造自由、宽松的社团准入和社员进出环境,通过社团选择和不同社团的尝试,挖掘自己潜在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更合理的定位和规划,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其次,引导每个学生把社团作为在校学习的第二课堂,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团文化熏陶,增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体验。尤其是参与到音乐、体育、文学等兴趣爱好型社团中,既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强健体魄,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之余,去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使兴趣变成特长,为将来开创事业打下基础。再次,通过精品社团的建设,树立标杆,引领其他社团健康发展,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来源:本研究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与建设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刘岗.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0(3).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问卷社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