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在静美的天宇,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2017-03-04 09:49佘蜀强
师道(人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

佘蜀强

知觉在静美的天宇,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佘蜀强

冬夜迥迥,苦寒袭袭。

近一个月,偶尔翻翻 《陶行知全集》,在泛黄的纸页中,我读出了一个高贵的灵魂在历史隧洞中,颤巍巍地发出的缕缕音痕。斯人已去,余音犹存。在那缕缕充满褶皱的遗痕背面,是一片静美的天宇以及一块疮痍的大地。一个孤独的行者,行走于如此的天地中,饱蘸着生命的精粹,融身于一棵百年大树年轮的深处,化为一串艰奥的密钥,等待着岁月的破译。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众所周知,他曾高扬过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面教育大旗。毋庸置疑,在熟稔的回忆中,一些细节往往更能熨平孤独、敬慰崇高。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在徽州 (今安徽省)歙县城西黄潭源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徽州——这块被誉为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土地上,书院遍及城隅,书声响闻城中。陶行知的祖辈们都是自食其力的小商小农,并非大富大贵。他的父亲陶位朝,家庭经济非常拮据。陶行知的姐姐陶宝珠曾是童养媳,早夭而亡。幼年的陶行知也曾与父母种菜、砍柴,早早地便尝尽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艰辛。但即便面临如兹窘境,陶行知的父母也决然地为儿子觅师访学。陶行知本人亦满揣着求学梦,一面为父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叫卖物什,一面先后在方庶咸、吴尔宽、王藻等人那里研习传统经典。直至到美国求学时,陶行知仍为经济困顿所困扰。有学者就曾指出:“(陶行知)在美国先读伊利诺大学,后读哥伦比亚大学,如此辗转都是因为学费的问题。”

可以说,陶行知的早年成长历程是颇为不幸的,因为经济困厄与生计重压,让他的记忆被重重苦楚所塞满,但从另一个视角而言,他亦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饱含着馥韵翰墨气息的桑梓故里,他能与重教明达的父母今世结缘;最重要的是,成长历程中的所有不幸,最终却抛给了他一块至真至贵的人生瑰宝——底层生活的亲历亲为。这,是只能经历,而不能言说的一段时光。

1914年,陶行知在金陵大学的毕业论文 《共和精义》中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而多数之横暴,亦消于无形。况自由平等,恃民胞而立,恃正名而明。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故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即视众庶程度,实有不足。但其为可教,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焉。”

毕业论文是一段学习历程的总结与呈现。在里面,我们往往可以窥得一个青年灵魂的前世、当下与未来。这篇文章的前世,便是行知先生青幼年时期的苦难生活,没有那份苦难,他是断然无法驭写出如此充溢着悲悯的文字;这篇文章的当下,便是行知先生对 “自由”“平等”等恒久信条的奋然高蹈与竭力呼唤;这篇文章的未来,便是行知先生将自己的后半生交付给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碌碌身影与重重足迹。

行知先生是走过抗战烽火的。在国危民难的关头,他终究没有忘却一份教育者的本心与担当。我们可以断言:当一颗执着的教育心与一脉殷殷的爱国情相遇之时,往往会迸射出一缕缕料想未及的耀人辉芒。

1928年,在晓庄师范举行的“辛亥革命纪念演讲”中,陶行知先生在 《今后中华民族的使命》一题中说道: “我们的济南,现在还是给日本人占据。现在我们要叫日本人回日本去,只有我们自己先团结起来,才能够叫他们回去……我们要下一个决心,用教育的力量使民众团结起来,叫日本人回到日本去……假使我们晓庄学校不能叫日本人停止蛮横的行动,不能叫日本人回到日本去,那么晓庄学校便算失败的。”1930年,陶行知先生苦心创办与经营的晓庄师范学校被国民政府查封。其后的因缘纷纭,但最重要的便是行知先生对学生抗日的支持与肯定。那时候,晓庄师范的很多学生们曾多次上街抗议日军舰停泊南京港。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八天,行知先生发表了 《傅将军到哪里去了?》一文,在国难之际,这篇文章无疑是发人深省的。面对东三省沦亡的危境,陶行知先生对国民政府颇为直白地责问: “东三省之傅作义安在?中华民国之傅作义安在?”10月2日,他发表 《战时的功课》一文声援学生罢课,提出 “罢平时之课,上战时之课”。10月15日,他又在 《儿童生活杂志》上发表诗歌 《小日本》,揭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并积极号召众人“拿起小斧头,万众一心来赶贼!”

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的行知先生是最为忙碌的,那时候,他的肩上承负着两个沉甸甸的担子:国家与教育。是的,教育的辞典中如若缺失了爱国的义项,那是绝然不完满的。因而,当国家濒临危难,行知先生毅然决然、果断自觉地以“教育”为干戈利器,为自己的祖国与人民竭力呐喊助威。当然,就相关史料反映,行知先生还通过不少更加实际的手段支援祖国的抗战:

1937年12月6日,由陶行知先生起草的,由约翰·杜威、印度民族领袖甘地、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英国哲学家罗素以及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联合签名的一份联合宣言,庄重宣告支援中国抗战,谴责日本的野蛮侵略,呼吁国际社会对日禁运。这个宣言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另外,行知先生还号召大家一同抵制日货、为抗日救国募捐。

始终系牵着民族的大义、家国的重责、人民的情怀,行知先生就是这样在祖国遍布疮痍的大地上,孜孜不倦地干着与教育有关、抑或无关的事业。这些事业,可能超越了抗战,并一直延承了下去……

1946年4月,行知先生来到危机四伏的上海,为争取国家的民主事业而斗争。不久,李公朴、闻一多等民主人士被国民党政府暗杀。那时,行知先生的处境也显得危机重重,甚而有消息称:国民党特务已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听闻这个耸人的讯息后,行知先生却依然无所畏惧,做好了 “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就这样,他始终站在国家民族事业的最前沿。

检阅了这段裹挟着呛鼻狼烟的历史履历,我们会发现,在行知先生那里,教育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人民!别无其他。这远远跨越了种族界限、党派之争……

“教育者”是一个内涵丰富、全面发展的词汇。在这个词语的深处,既含纳了教育者的个人成长历程、家国时代背景,同时,还涉及到教育者的家庭生活。也许,家庭是一个最能体现教育者朴素教育情怀的领域。

行知先生曾在 《儿童的世界》一文中说到: “小孩子最大的敌人有时便是他们的亲生爹娘,谁能料得到呢?世上一切既为大人所有,小孩子如果要想分一点肥,只有一个法子,非大人的话不敢说,非大人之行不敢动。他必须学做一个小大人,才能得大人之宠而共大人之产。”由此,亲生爹娘在教育子女层面的重大意义不容小觑。那么,陶行知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实际上,陶行知平日里与孩子们的交流并不频繁。但他却始终坚持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树立较高的人生行为准则。行知先生因忙于工作,并未及时接待蒋介石的巡视;行知先生的衣服上有两个口袋,公私款项分明不差……这些具体实在的行动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孩子们。行知先生共有4个儿子,除最小的儿子有国家正式文凭外,其余均无。这对于一个大教育家而言,未免显得有点落寞,但却也显得光辉熠熠。因为,这是先生生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的最好释解与彰示。

另外,行知先生也极具人情魅力。

行知先生的长子陶宏在 《我和我的父亲》中曾记载过两件小事:

有一次,行知先生忙于工作,他也帮着父亲整理相关资料,一个通宵下来,父子二人忙得不亦乐乎,沉浸在工作的氛围中。后来工作间隙,二人品尝起行知所带的五香蛋。

还有一次,陶家的老妈子抱着陶宏到上街玩耍。陶宏看见一家商摊上摆有一根很灵巧、可爱、好玩的香烟嘴,便央求老妈子向奶奶拿钱买。后来,买回去后,行知先生恰巧回来碰见,便立即夺去,折成两段丢进火炉烧了。嘴里还训斥道: “这样大就玩这个东西!”陶宏当时大哭不已。但陶宏在文中也说道: “同时也领教了父亲。大概这是他给我的第一课教育,所以迄今印象还深。”

行知先生的孙女陶鹤在 《我家的人和事》中也记录过一件小事:

有一次,陶鹤莫名其妙地向爷爷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老夫子,你啥子时候死呀?”当时,行知先生并没有当即回答,而是叫陶鹤自己下楼去问楼下的老太太多大年纪。”行知先生对如此“大不敬”的问题,并未大动肝火、责备晚辈,而是巧妙规避。正因如此,陶鹤评价道: “爷爷是个和蔼、宽容、大度的人。”

“儿子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这是没有疑义的。我希望每个儿子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我得把我自己先做成那样一个儿子,我要教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教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陶行知在 《儿子教学做》一文中如是坦言。这对于当下困恼于子女教育问题的父母们来说,无疑有着强烈的启发价值与实践意义。

随和平等相处,原则严厉不阿,宽容大度以待,率先垂范于人。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在一个家族的精神谱系中绘制着纲要与精髓。这些家教精粹,是他的人格魅力的外显,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内化。在一外一内之间,他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也成就了一家人的不凡。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早在1911年,在金陵大学求学的他,因推崇明朝大哲王守仁的 “知行合一”学说,遂更名为 “知行”。直至1934年7月,他再易名为 “行知”。名字更迭的皮相仅是文字的变更,其背里则记录着一个生命对时代的关切与慰问。

1946年7月25日上午,55岁的行知先生因长期过劳,逝于上海。

我想,那一个夏夜,应该有一颗华美的流星划过深邃的夜空。因为,流星是对先生最好的譬喻。匆匆,美丽;始于无,终于无;起于天际,知觉在静美的天宇;着于大地,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在物阜的当下,身处教育领域的我们,往往为岁月静好而心静,实际上,让人痛心的是,我们常常将那些负重前行的人们深深地遗忘。 “陶行知先生”当属其一。

冬夜仍旧很冷,唯一能让绪意在暖意中舒活筋骨的只能是文字。是的,当下教育的筋骨,是需要一些略显苍老拙笨的文字,生发出同样苍拙的养料来滋润与健强的。《陶行知全集》当属其一。

(作者单位:四川资阳市乐至县乐至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实习生 谢绮靖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什么是“好的教育”?
陶行知夜归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