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卫军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1)
探讨土建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措施
谢卫军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土建工程的规模和质量也在逐级增强,土建结构设计的难度也慢慢变大,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建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土建结构设计的针对性措施。
土建结构;设计;问题;针对措施
针对土建结构工程来讲,想要确保其正常进行,先是要保障土建具备安全的结构,从而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或者是交付工程之后出现坍塌。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一起决定了土建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并且也影响到应用的标准化,例如二次施工与超载等。而要想确保土建结构的安全性,首先需要有效地设计土建结构。下面,笔者对土建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措施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1)土建结构设计材料及其设计结构间距存在的问题 设计材料存在比较多的类别,设计人员忽视了应用材料的情况,会造成建设问题的出现。建筑工程对应用的施工材料作了清晰的要求,不达标的材料不可以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可以使用。总之,建筑材料的强度不合格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二是设计结构的间距不科学。不少设计人员忽视了建筑材料受到温度的改变而产生影响作用,未曾预留充足的间距,这会造成一些建筑的裂缝情况发生。
(2)土建结构的设计厚度不达标 当前形势下,尽管提高了设计层的厚度,可是因为保护层厚度的提升,土建结构出现了新的水溶性问题。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混凝土结构会逐步地降低强度,这使土建工程质量安全产生影响。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往往不重视该环节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建筑工程以后的设计和施工。
(3)土建结构的荷载数值设计不准确 当今,一些土建设计工作者在探究屋面数值的基础上获得大概的范围,如此一来,难以科学地制定数值,这是由于屋面会受到积雪和下雨等因素的影响,倘若缺少较强的荷载性,那么非常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1)优化设计土建结构施工的材料 认真地根据有关的设计指标科学地设计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材料,并且还应当结合地质、地形及其附近的环境,科学地选用混凝土强度,以及注意层面不同,混凝土的强度也存在差异性,像是基础层垫混凝土的强度是C10级别,而选用C15级别会使资源浪费。并且,核心区域的混凝土强度要跟相应的系数相乘,如此才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此外,应当认真地根据设计指标设计材料,像是水泥配比指标、施工水泥的型号、排水管道的直径距离等。
(2)优化设计土建结构的荷载 不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随意地设计荷载,设计者务必进行认真地调查和分析,具体地探讨测量的数据,且让当地居民与有关专家对确定荷载值的可行性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建筑层面不同,荷载值也存在差异性,应当结合土建结构各个层面的应用功能与层数,然后根据各个层的载重情况细致地进行计算,从而获得结论。总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务必确保土建结构荷载值范围的合理性与准确性。除此之外,对于顶层荷载值,应结合气候状况,像是雪灾等现象,对分布积雪是不是均匀以及积雪的荷载范围进行综合地把握,进而确保屋面结构安全系数的提升。在设计基础荷载的时候,务必兼顾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不利影响。
(3)优化设计土建结构保护层的厚度 保护层厚度跟选用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等联系密切,一味地注重混凝土的强度或者是保护层的厚度都不正确。倘若混凝土缺少较高的耐久性,那么再厚的保护层也难以控制水溶形成的一系列质量问题。为此,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务必注重基础混凝土的水溶性,确保浸水混凝土设计的耐久性,以及确保此部位混凝土不会由于浸泡在水中太长的时间而出现报废。结合实际的现状,能够使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加,进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
(4)优化设计土建结构的间距 结合土建工程的区域科学地设计伸缩缝间距,像是在南方区域,隔热层间距不可以过低,不然难以实现隔热的目的;而在北方区域,设计的关键所在是兼顾墙体间距,这是由于过薄容易散失建筑内部的热量。伸缩缝的设计是为了使墙体裂缝减少,这是由于应用一段时期之后的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膨胀或者是收缩的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设计者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区域科学地设计伸缩缝的大小宽度。
(5)优化设计土建结构的砌体构造 优化设计土建结构应结合地方的地质、气候、气象以及工程的区域,科学地设计预制、现浇、框架、要么是统一各种方式的砌体构造,进而确保结构具备耐用性。除此之外,也应当结合建筑本身的各种区域,选用异样的砌体构造,像是设计的卫生间、地下室、厨房等需要有别于其它区域的砌体构造。总之,应当兼顾一系列环节的要素,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总而言之,土建结构设计存在复杂的因素,设计者务必认真地根据国内的有关设计指标和法规、地质、地形、气象等要素进行有效地设计,从而大大地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质量。
[1]张养青.土建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针对性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13,(18):109-110.
[2]刘十茵.变电站土建结构设计存在问题及方案处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
[3]利柳霞.浅谈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及监控措施[J].门窗,2012,(06):123-124.
谢卫军(1989-),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结构设计师,研究方向:工业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