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建筑结构设计选型及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2017-03-04 09:26:25王建敏
化工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选型结构设计施工人员

王建敏

(天津大港油田隆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80)

论工业建筑结构设计选型及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王建敏

(天津大港油田隆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8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设计结构不合理、混凝土处理方式不得当以及施工效率不高等等。针对以上问题,企业应该从结构的改造入手,对混凝土裂缝等处理方式改造。因此,本文针对建筑设计的选型,对混凝土的处理手段进行研究。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混凝土裂缝处理

近几年来,工业建筑的结构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高质量要求,为他们提供给一个较为舒适的空间,混凝土裂缝处理必不可少。对于许多工程建筑队伍来讲,施工过程的连续性与后期维护工作是两个重要的方面。从整体质量的角度来看,裂缝无疑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施工技术的增强刻不容缓。

1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选型

(1)工业建筑结构的概念性设计。工业建筑结构设计选型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它们分别是房梁的布局、边框的规划、基础类型的选择以及墙面的区域分布等等。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征,从楼层的高度出发,以风力承受状况为判断点,进行建筑表面的抗震设计。在以上内容选择后,对建筑两端的框架以及重量支撑体系进行完善与改造。如果设计人员选择的是巨型框架,则相应的内部结构就应该以脊骨式为主。接着,对剪力墙进行布置。从角度和尺寸两方面入手,对相关元素进行匹配。

裂缝的控制是结构设计选型中的另一关键点。首先,设计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来决定裂裂缝的负载空间。其次,要针对某些特定的部位,对混凝土的形状进行约束。这样能够提升系统的匹配性,体现设计的合理性。

(2)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概念主要是指在施工人员进行材料选用时,应该根据相应的结构比例与设计类型进行分析。对于整体的设计方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不仅要根据已有经验优化设计逻辑,也要对建筑特点进行整合,实现方式上的创新。总体而言,结构设计的创新思路就是概念设计,工作人员要综合系统中不同要素的条件,以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创造一个良好的方案。另外,为了能够体现设计中的现代化特征,许多工作人员都会利用计算机进行空间比例的设定,制定出合理的布置模型,根据位移、结构刚性以及连接方式进行软件分析。

2 工业建筑中混凝土裂缝处理

(1)从源头控制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源头控制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根据建筑施工的难度与工程大小进行预制混凝土配备。一般来讲,混凝土的比例调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水泥与砂浆的比例应该保持在四比一的范围内。施工人员应该尽量少用泥浆,这样能够保持混凝土内部空间的均匀性,在搅拌过程中也有利于气体的蒸发。如果工程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水泥量与温度都应该有所保障。以一立方米的水泥为标准,水量控制在1000kg,而泥量则控制在400kg。这样才能够达到减少水分的目的。另外,如果建筑环境较为潮湿,温度忽高忽低,凝泥土在一定范围内的承载力也会相对降低。施工人员则可以通过使用减水剂的方式来达到附加的作用。

(2)从技术方式上来防止混凝土裂缝。若想提升混凝土裂缝的处理质量,就要在技术上寻找技巧,实现建筑的有效管理。第一,施工人员应该以混凝土的环节设定为主,在内部结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方案选择。尤其要注重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一般来讲,为了使混凝土的承压力增强,施工人员会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首先,将预制混凝土分为2到3层,由上到下进行。从混凝土的表面开始,由外到内进行渗透。当底层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要从第三层入手,再返回浇筑内部。这种方法也称为垂直浇筑法,能够实现水分的全面渗透。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斜面浇筑法进行。这种方法对工程结构与混凝土的整体坡度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当施工的整体设计结构变大,总体厚度为原有数值的三倍时,施工人员要从混凝土的斜面进行连续性浇筑。浇筑坡度应该小于等于百分之三十,总体偏差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之间。两次浇筑的时间应该有一定的间隔,最好保持在五分钟以内,以实现土体的进一步融合,避免裂缝情况发生。

(3)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也是防止裂缝发生的重要方式。施工人员不仅要注重养护的时间与质量,也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实施,体现细节性。第一,通常来讲,当混凝土搅拌、浇筑完成后要进行养护。工作人员对混凝土予以全方位控制,避开晾晒的高温期进行洒水。如果后期养护时间发生在夏天,我们要第一时间在混凝土表面盖上一层薄膜,再在包膜上覆盖草杉,这样能够起到混凝土抗压的作用,提升内部的融合速度。第二,定期对养护过程进行监控。以6到8小时为间隔,如果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热蒸发现象,要进行二次洒水,保证内部的湿润性。

3 结语

综合所述,本文从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选型方式出发,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为了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管理者应该从实际的设计入手,根据整体比例进行结构优化,实现框架的调整。同时,施工人员也要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作,预防裂缝情况的发生,为我国房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徐远志.论工业建筑结构设计选型及混凝土裂缝的处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

[2]刘睿.玄武岩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空间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3]兰立华.赣州市住宅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与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

[4]丁乐.iTECS技术检测混凝土圆柱结构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选型结构设计施工人员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一重技术(2021年5期)2022-01-18 05:41:54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的初步探讨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昆钢铁路内燃机车选型实践与探索
昆钢科技(2020年4期)2020-10-23 09:32:14
产品选型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