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坤沈莎邓海涛
(1.广西春晖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1;
2.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3)
厌氧氨氧化菌在不利pH值下的活性分析
陈福坤1,2沈莎1邓海涛1
(1.广西春晖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1;
2.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3)
探究初始pH=8.0-9.4,AAOB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pH=8.0-8.4,AAOB保持较高活性; pH=8.5-9.0,AAOB9天内保持正常活性,超过10天,活性快速下降;pH >9.0,AAOB活性会立即受到抑制。
AOB;游离氨;活性 ;抑制
自从荷兰学者发现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简称AAOB),诸多学者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发现pH值对厌氧氨氧化过程有明显影响,但众多研究主要是针对不同pH值下厌氧氨氧化速率的变化情况,鲜见AAOB在pH=8.0-9.4时,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报道。该实验研究了pH=8.0-9.4时, AAOB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1 试验装置
反应器采用经遮光处理的玻璃瓶(1L),置于恒温振荡箱(30℃),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MLVSS=3000mg.L-1),试验采用模拟废水,经排水法收集N2。
1.3 试验原理与方法
厌氧氨氧化是将氨氮氧化为氮气的生物反应过程,通过收集生成的N2,来判定AAOB活性。反应器容积负荷NH4+-N=40mg.(L.d)-1、NO2--N=50mg.(L.d)-1,在标准状态下,本试验产生的最大N2体积为64mL。实验共15个周期,每周期为1d,每个周期开始时,调节反应器pH,使初始pH分别为8.0、8.5、8.7、9.0,分别对应1至4号组;每个周期步骤:进水-投加基质-调节pH-吹脱DO-反应-记录产气量-排水(排水比为1:2)。
2.1 初始pH=8.0对AAOB的影响
反应器产气量始终在55.5-60mL之间,比较稳定,反应结束时pH=8.4,说明pH=8.0-8.4时,AAOB活性较高,未受pH的影响。
2.2 初始pH=8.5对AAOB的影响
反应器前10天产气量在55mL以上,第11天开始逐渐减少,第15天减少至33mL,反应结束时pH=8.9,说明pH=8.5-8.9时,AAOB有一定的抵抗力,10天内活性未受明显抑制,但多于10天,活性则会快速下降。
2.3 初始pH=8.7对AAOB的影响
反应器前9天产气量在55mL以上,第10天开始快速减少,第15天减少至10.5 mL,反应结束时pH=9.1,说明pH=8.7-9.1时,AAOB有一定的抵抗力,9天内活性未受明显抵制,但多于9天,活性则会急速下降。由于和2号组在pH范围上有一半的重叠,活性表现出了相似性,但是一旦活性表现出受抑制,3号组产气量下降的速度显著较快。
2.4 初始pH=9.0对AAOB的影响
反应器一开始产气量就逐渐减少,只是前10天减少较为缓慢,之后则快速减少,第15天低至6.2mL,反应结束时pH=9.4,说明pH=9.0-9.4时,AAOB活性迅速受到抑制,10天后几乎全部中毒。
2.5 讨论
pH>8.5,AAOB开始受抑制,氨氮以NH4+及NH3的形态存在;
(1)当pH作为控制因素时,不同的pH对应不同的游离氨浓度,游离氨对AAOB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不同的浓度对应不同的抑制程度,所以各组反应器表现出的产气量减少规律各不相同;
(2)pH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反应初期氨氮浓度较高,反应器内有较高的游离氨生成,有研究指出游离氨的积累,会破坏细胞膜两侧的pH梯度,部分瓦解膜电位,对AAOB产生毒性,从而导致了AAOB被抑制甚至死亡[3]。说明pH大于8.5,游离氨开始达到抑制AAOB活性的浓度,时间久的话将会导致细胞死亡;所以在工程应用中,pH在8.5-9.0之间,应在9天内将反应器pH值调整到最佳区间,而pH大于9.0时,反应器pH值应该立刻调整到最佳区间,否则将迅速导致菌群的死亡。
(1)厌氧氨氧化反应为致碱反应,在反应过程中pH会升高,在此实验条件下,一个周期pH升高0.4。
(2)pH=8.0-8.4时,AAOB保持较高活性;pH=8.5-9.0时,AAOB活性开始受到抑制,但9天内仍能保持正常活性,超过10天,活性快速下降;pH>9.0,AAOB活性立即受到抑制。
[1]陈重军,王建芳,张海芹,等.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实际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4,23(3):521-527.
[2]陈宗姮,徐杉杉,李祥,等.pH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脱氮效能的影响[J].化工环保,2015,35(2):121-125.
[3]林琳,堵国成,陈坚等.电子受体及中间产物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2):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