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璐璐,周春淼,陈静怡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女大学生体型认知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薛璐璐,周春淼,陈静怡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目的:了解高校女生体型认知的状况,研究体型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结果:(一)47.9%被试存在体型认知偏差,29%的被试存在心理健康不同等级的问题。其中心理问题与体型认知同时存在的被试占19.2%。(二)体型认知有偏差与体型认知无偏差的被试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差异。(三)体型认知有无偏差在神经症方面存在差异,而在抑郁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不正确的体型认知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结果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体型认知的正确塑造具有现实意义。
体型认知;心理健康;减肥;女生
以瘦为美,一胖毁所有的观念不知不觉深入我们心中。肥胖在现代社会中也越来越被关注,并且成为21世纪多种疾病的根源。据许侠研究,肥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1]。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多的是给肥胖者带来的心理上的烦恼。这些都促使人们避免肥胖,取而代之的是减肥热潮的来袭。但是减肥群体中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肥胖而是自我的主观意向。这种现象以大学女生为主题。据孙金蓉,苏红鹏对女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在校女大学生都有瘦身意识,其中有85%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体型[2]。而另一些研究表示大多数人减肥并不是因为自己身材不标准,而是对自己体型的不满,大多数人的理想体型与自身体型之间存在差异。雷霖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被试都认为自己体型均比自己实际体型偏胖,但是他们BMI指数显示均属于正常范围,研究提出,
体型认知偏差是女大学生减肥意愿的关键因素[3]。本研究通过对某高校大一女生的调查,探究体型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利于高校女生自身体型认知的明确及心理健康的发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佳木斯大学大一新生中抽取30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20岁。
1.2 工具
1.2.1 自编调查表
根据调查对象情况,编制《女大学生减肥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被试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家庭条件,减肥经历,减肥行为,减肥观念,体型认知,对所编问卷预调查之后,现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
1.2.2 UPI量表
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该表1966年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编制而成。为了早期发现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采用是非式选择,肯定选择的题记1分,否定选择的题记0分,计算规则是将除测伪题以外的其它56个题的得分求和。总分最高56分,最低0分。根据所得分数和问卷要求,将被试分为三类。A类:初步判断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B类: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可作为今后关注的对象。C类: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与独立样本T检验。
2.1 大学生减肥的基本情况
此次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5.33%。调查情况:(1)减肥经历情况:197人报告自己一年之内有过减肥经历,占66.78%;约67.5%人减肥失败;且大多数人(55%)减肥信息来源于网络社交媒体软件等;参照科学的文献读物进行合理减肥的人只占3%。(2)减肥原因情况:137人减肥由于对自己身材不满意,34人为了锻炼身体,26人理由为其他。(3)减肥方式情况:26%为节食减肥,35%为运动减肥,29%为节食运动结合进行,10%用其他方式。
2.2 体型认知偏差情况
在自编问卷中要求被试报告身高体重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被试进行BMI指数计算(BMI中国参照标准为,总分≤18.5为偏瘦,总分介于18.5-23.9之间为正常,总分≥24.0为超重,总分介于24.0-27.9为偏胖,总分≥28.0为肥胖)。调查中74%属于正常范围,17%属于偏瘦,7%属于超重,2%属于偏胖。但是在被试主观报告自己的体型认知中却产生了明显的偏差,47.9%被试存在体型认知偏差,52.1%被试无体型认知偏差。
2.3 UPI心理测量结果
根据UPI的计算方法,将被试分成A类、B类、C类。其中A类40人,占13.9%,B类58人,占20.3%,C类188人,占65.7%。在A类人数中,有认知偏差的人数为22人,占53.6%。B类人数中,有认知偏差的人数为43人,占74.1%。C类人数中,有认知偏差的人数为72人,占38.2%。使用spss19.0对上述数据做Pearson卡方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有无认知偏差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表1)
表1 UPI结果分类与有无体型认知偏差结果分析
注:**P<0.01
2.4 有无体型认知偏差与UPI抑郁因子、神经症因子分析
UPI问卷60个测试题中,其中神经症项目包括6、19、23、27 、31、32、38、39、45、47、52、53、55、57、58、60;抑郁症项目包括 11、12、13、14、15、16、22、25、28、43、44、45[4]。根据体型认知有无偏差与以上两组因子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体型认知有无偏差与抑郁症因素检验结果,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体型认知有无偏差与神经症因素检验结果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有体型认知偏差与无体型认知偏差不仅在心理健康上存在差异,而且两者在心理健康中的神经症因子上存在差异。(表2)
表2 体型认知差异与抑郁状态、神经症状态差异性分析
注:*P<0.05,** P<0.01
3.1 女大学生减肥一般概述
本研究中共286名被试,BMI调查显示74%的女大学生处于正常身材。这表明大多数女生身体质量指数达到标准。但有197人一年之内有减肥经验且大多数人因对身材不满而减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她们对自己体型的认知存在偏差。可见,女大学生减肥情况不容乐观,以节食为例,节食减肥会造成减肥效果反弹,进而提高肥胖的风险[5]。并且由于节食减肥会导致各种类型的厌食症和暴食症。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对女大学生减肥群体特别关注,高校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
3.2 UPI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286名女大学生中,188名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处于健康状态。58名有较轻心理健康问题,有待进一步观察。40名有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访谈调查。可以看出在大一新生中,虽然大多数人并无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某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表明,新生入学初期的不适应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疏导,会影响今后的大学生活质量[6]。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减少甚至杜绝由于入学不适应而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3.3 体型认知偏差与心理健康关系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示体型认知偏差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相关性,不正确的体型认知会增加人们不合理的心理活动,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高红艳等人研究也提出,当人们发现自己的形体与理想不符时,就会引发负面的情绪体验,降低自尊水平[7]。本研究从另外两个维度讨论体型认知偏差究竟在哪方面更有影响。对UPI的抑郁因子与神经症因子进行统计分析之后,表明体型有无认知偏差在神经症方面有差异,而在抑郁状态方面无差异。神经症的表现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例如社会交往,自尊等。沈晨提出女生自身体型的认知与他们在社交自尊方面的表现有关[8]。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好身材是每个人都追求向往的,但是在追求美的路上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对待自己,通过自身的正确认知去追求美好生活,理性分析身材与健康的关系,尤其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学校也应该重视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健康的身心环境下成长。
[1]许侠. 肥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1997(1):4-6.
[2]孙金蓉, 苏红鹏. 女大学生瘦身行为与认知现状的调查[J]. 体育学刊, 2005, 12(5):50-52.
[3]雷霖, 王建平, 张亮,等. 北京女大学生瘦身倾向的影响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3):152-155.
[4]刘佰桥.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检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8):976-978.
[5]孙子林, 刘莉莉, 韩青. 减肥后体重反弹的原因及应对[J].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5(3):141-142.
[6]李翀, 翁波, 余婷婷. 大学新生的不适应性及调整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6):152-153.
[7]高红艳, 王进, 胡炬波. 青少年学生形体认知偏差与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关系[J]. 体育科学, 2007, 27(11):30-36.
[8]沈晨, 周玲, 孔明. 高校女生的体型及体型认知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自尊及外向性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11):864-867.
(编辑 马海超)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Body Shape 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
XUE Lulu, ZHOU Chunmiao, CHEN Jingy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0, China)
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girls’ body shape cognition in college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shape 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 Method: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sampling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were used. Results: (1) there were 47.9% participants having cognitive biases, and 29% of subjects had different levels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re were 19.2% participants having both problems. (2) The sizes of cognitive biases and cognitive subjects without deviation are different in mental health status. (3) The sizes of cognitive presence of deviation in neurosis status have differences, and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depression. Conclusion: Incorrect shape cognition affect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a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the cogni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right formation of body shape.
body shape cognition; mental health; weight loss; female students
2016-12-05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号:201610222036;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号:15EDE14;TEL:15590950823。
薛璐璐(1995- )女。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周春淼(1980-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B849
B
1672-0601(2017)01-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