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樊 星
磨砺检测“利器”为油气管道保驾护航
□ 文/图 樊 星
2016年12月6日,鲁宁原油管道隐患整治二期工程薛城段改线工程顺利投产。这标志着管道公司7671项管道隐患整治工作圆满完成,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任务。
管道公司隐患整治工作的圆满完成,得益于中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管道公司下属单位,以下简称“检测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三年来的管道检测检验工作,得益于该公司对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检测科技项目研发、技术攻关和新技术应用的高度重视。
检测公司广泛开展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合作,加快新技术的研发、转化与运用,逐步提升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公司组建了无损检测、油气储运、自动化、机械等专家团队,形成了以工业化检测、数据分析和完整性评价为一体的专业化检测技术服务机构,成为中国石化唯一一家由国家质监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甲类)、A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2016年,检测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11·22事故后,检测公司对管道公司4000公里原油管道进行了内检测工作,并对鲁宁、曹津、日仪等部分管道进行了完整性评价,共发现各类本体缺陷20余万处,分别按不同安全等级进行修复。对暂不具备内检测条件的管道,该公司采用直接检测方法开展定期检验,对发现的576处严重缺陷进行修复,对管道的技术状况、运行压力、剩余寿命等安全指标进行专项评价,及时了解管道健康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检测公司用三年时间实施了老管道专项清管工作。目前,除洪荆、魏荆两条管道因为变径、封堵三通等原因不能清管外,管道公司所有管道均实现常规清管,不仅使管道运行效率增加20%以上,还降低了输油能耗,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该公司全面开展库区(站场)储油罐的定期检验,并建立库区安全技术档案。三年来对10万立方米以上的289座储油罐进行检测及评估,共发现655项问题隐患,目前高风险隐患均得到整改。此外,该公司还对输油站场工艺管网、原油码头等进行定期检验。
检测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活动,针对检测现场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
2014年,该公司检测人员在对日照油库、岚山商储、曹妃甸油库等160座原油储罐检测后发现,储罐基础闭合测量的一次检测合格率只有31.2%。为此,该公司输油设备QC小组针对“提高储罐基础闭合测量的一次检测合格率”展开攻关。他们查阅国内外先进测绘方法、测绘质量控制方法并结合自身检测工作,积极寻找解决技术瓶颈的方法。通过多次现场试验,储罐基础闭合测量的一次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1.8%。
该公司承担集团公司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直径720毫米管道内检测设备系统的研制》项目获得中国石化科研项目一等奖,《含腊原油管道沉积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等奖,管道内检测技术创新团队获得中国石化优秀创新团队奖。
截至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漏磁内检测、声发射检测、超声导波检测等15项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站内工艺管网、储油罐检测检验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检测公司与国内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国外的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全力打造管道检测“利器”。
集团公司党组第四巡视组参观检测公司自主研发的管道内检测器。
2007年,检测公司的前身——管道技术作业公司代表管道公司与沈阳工业大学开展合作,成功研制出直径720毫米长输管道漏磁内检测设备系统。2008年,完成实际管道检测应用。2010年,该检测器在鲁宁管道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随后,检测公司又陆续研发了多种型号的高清晰度漏磁内检测器,并在长输管道上实现成功应用。2016年,检测公司研发出最新一代漏磁内检测器——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器,管道检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解决水下管道检测难题,检测公司开始面向国内外检测公司征集河流穿越管道检测技术。2016年6月,检测公司与加拿大Pure公司合作开发的管道综合外检测新技术成功检测了宁波输油处大榭岛油库新虹口河流穿越管段。7月,在仪长管道防洪防汛期间,检测公司先后成功对南京处、武汉处穿越河流管段及两岸洪水淹没管段进行检测。
截至目前,检测公司已成功完成中国石化各类油气管道定期检验1万余公里,74名员工取得具有国家特种设备检验资质的检验师及检验员资格证书;管道内检测设备涵盖直径219毫米至1219毫米油气管道全系列,其他管道检验检测设备241台套;具有成熟的油气管道检测检验、评价及完整性管理经验,完全有责任、有能力承担中国石化油气管道定期检验工作任务。
检测公司经理刘保余表示,该公司下一步将对中国石化油气管道检测市场进行调研,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相关工艺管道检测检验工作,尽快将中国石化油气管道基础信息库建立起来,开展完整性管理,确保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作者单位:管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