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幽默大师罗里欧谈德语学习之新助力

2017-03-04 22:43朱雁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维克德语德国

朱雁飞

摘 要:本文从德国20世纪下半叶最受欢迎的幽默大师维克·冯·比罗(Vicco von Bülow)入手,通过对其生平和作品的简要介绍与分析,试图为中国的德语学习者走近和了解德国当代文化推介一个既容易理解又生动有趣的切入点,一方面提升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的幽默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幽默 德语学习

一、引言

作为一名德语专业的教师,不可避免地会被学生以及家长问到这样的问题:学德语有什么用?德语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在英语已然成为“世界语”的大背景下,德语如何另辟蹊径,求得生存?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新鲜,但也绝非一家之言可以概述,更非一己之力可以扭转。我们能够做的是:一方面,认识并接受纯语言文学专业在就业时的确会受到一定限制的事实;另一方面,打破对此类专业的固有观念,对它们的就业前景赋予新的期望值。譬如,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文学科的教育不同于理工科,它不是纯粹的技术的传授和开发。具体到语言教学,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以此为视窗,为学生打开另一种文化视角,提供多一种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其人文素养。然而倘若我们只是空泛地谈论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选择和学习专业知识,并不能起到多大的推动。所以我想,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摆正态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加主动地去吸收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素养熏陶,那么上述的问题便有可能自然消除。基于这个考虑,本文从德国幽默大师罗里欧(Loriot)的作品入手,试图以此帮助德语学习者、尤其是专业学习者,找到一扇兴趣之门,并希望能够借此将寓教于乐的目标,贯彻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同时帮助学生和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带着幽默感去看世界。

关于幽默这一概念,词源上可以追述到古希腊语。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古就有无数大家争相对其进行定义和阐释,此处无法一一赘述,但无论哪种阐释,都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幽默是一种主观态度,是一种心理现象和精神状态。它所强调的是明快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同时还带着自我批评的精神。它可以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获得,也能够改变个人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如果说社会学家对社会的观察是以描述外部现象为起点,逐渐走上向内部原因的探索之路的话,那么幽默大师则是用他敏锐的眼光,向世人展示和揭露外部表象和社会成员的内部意识状态之间的天差地别。维克托·冯·比罗(Victor von Bülow)正是这样一位德国20世纪下半叶最受欢迎的幽默大师。

二、作者生平

伯恩哈特·维克托·克里斯朵夫·卡尔·冯·比罗(Bernhard Victor Christoph Carl von Bülow),简称维克·冯·比罗。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923年11月12日生于德国勃兰登堡州的小城——哈韦尔河畔的勃兰登堡(Brandenburg an der Havel)。其父出生于一个古老的普鲁士军官家庭,自己也曾是一名军官。其生母同样也来自于一个军官家庭。因此,维克的身体里流淌的,是正宗的普鲁士的血液——讲原则、自律以及精准。而这些性格特征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维克以笔名罗里欧在德国家喻户晓。这一笔名原是法语,意思是一种黄鹂鸟,同时也是他们这一普鲁士贵族家庭家族徽章上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漫画到电视节目,从电影到音乐乃至歌剧,维克·冯·比罗以其惊人的多面天赋,在以上各美学领域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和栽培。是父亲最早发现了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并在他高中毕业一年之后,做了一个不同于一般父亲的决定:不是让儿子去找一个所谓的稳定的体面的工作,而是把他送到了汉堡州立艺术学校。在那里,维克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广泛的提高。然而他的天赋远不仅限于绘画方面,从小和弟弟在爱好音乐的祖母家长大的经历,让他在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1949年,维克从艺术学校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广告画师,并第一次使用了罗里欧这个笔名,后来又作为自由职业者,为汉堡的一些杂志撰画。最早的一些卡通系列作品,虽然在当时也赢得了不少读者,但他真正的成名要从1967年斯图加特南德意志电台的电视节目Cartoon系列开始。这个节目的初衷是要做成介绍各国漫画的纪录型节目,由罗里欧担任主持人,但是后来却逐渐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讽刺滑稽幽默的短剧集锦。而罗里欧的身份也从单一的主持人,變成集撰稿、绘画、表演、制作等多项职务于一身的多面手。身兼数职的他,在那张毕德迈耶风格的主持人沙发上一坐就是6年,而他本人也随着这个节目的播出变得家喻户晓。到1972年,长达21集的Cartoon系列完结。74年他又继续在南德意志电台推出了Telecabinet系列,76年换到不来梅电台,开始了一个新的自编自导自演的滑稽短剧系列Loriot I-VI。在这里,诞生了罗里欧的众多经典剧目。而那张经典的沙发后来就放在不来梅电台的大厅以作纪念。

除了电视,前面还提到了他的音乐天赋。在他中年之后,也就是70年代中期开始,他逐步将工作的重心转到了音乐舞台剧方面,同时,也录制了很多有声读物。还在柏林交响乐团100周年的时候为乐团的庆祝音乐会担任指挥。晚年时期,1988和1991年,罗里欧还分别执导和主演了他这一生唯一的两部电影,《俄狄浦斯》(dipussi)和《爸爸到来》(Pappa ante portas,又译作《吝啬一家》)在当时的东西德都大获成功。2011年8月22日,罗里欧在巴伐利亚州南部慕尼黑附近的斯坦贝格湖畔的阿梅尔兰(Ammerland am Starnberger See)逝世,享年87岁。他一生斩获无数奖项,其中不乏德国各界的顶级奖项,例如联邦大十字勋章 (1974),德国金镜头奖(1969, 1978, 2003),德国电影奖(der Deutsche Filmpreis,1989, 2009荣誉金奖), 威廉-布施奖 (2007)(Wilhelm Busch,现代漫画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1832-1908)等等。

在他逝世后,各大报纸都争相报道,纷纷寄以哀思。《世界杂志》说:“他用他的滑稽短剧书写了电视界的历史。”当时的联邦总统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ulff)在他的悼词中写道:“失去了维克·冯·比罗先生,我们的国家失去了最伟大的幽默大师之一,也失去了一位充满智慧的人性弱点的洞察者。维克让我们学会了笑着去面对生活中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困难。”这样高度的评价并非夸大其辞,恰恰相反,它既点明了罗里欧作品的特点,又道出了德国人民对他的深深感谢。因为在经历了黑暗的纳粹统治和二战之后,充满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毫无幽默感的德意志民族急需一个强大的、甚至是执拗的内心世界,来逾越充满灾难的外部世界。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当时的德国就正好需要这样一位英雄,帮助大家重建内心,让大家重新学会去笑。幸运的是,这位英雄恰恰是维克·冯·比罗——这位来自普鲁士贵族军官家庭,既不威武又不华丽,而是充满亲和力,同时又具备惊人的观察力和含蓄的幽默感的喜剧大师。他用他笔下的经典的土豆鼻粗矮小男人的形象,“抚慰了德国人民长达半个世纪”。

三、作品简介

既悲又喜的族长,努力勤勉的售货员,拘谨死板的教书匠,沮丧的家庭主妇,神神叨叨的退休者,恐怖主义的动物,还有又爱又恨的冤家夫妇等等等等,几乎没有一个德国人,在罗里欧塑造的人物形象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所有这些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市民阶层的一根支柱,他们看世界的眼光中都带有一丝拘谨、庄重。他们都是所谓的“zur-Seite-Blicker”,即“朝旁边看的人”:他们在做动作的时候,都好像时时被人监视着;说话的时候,都好像被人偷听着;他们在维持表象上花的精力远远大于内在建设。一言以蔽之,他们都不在做真正的自己。如果说喜剧大师卓别林扮演的人物,是过着类似游牧生活的边缘人,那么罗里欧笔下的主人翁则是站在真实社会中间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一定的地位,他们的体面和名声可以或可能失去。这样的小心思,被罗里欧洞穿在眼里,揭穿在笔下,通过各种失败,塑造出喜剧效果。

“失败”是罗里欧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它包括餐桌礼仪、座位等级、公共秩序、政客发言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生活各个方面的失败。因为在他本人看来,“滑稽的东西,就是失败的东西,是拆解的,而不是建设性的东西”,因为滑稽都是由有意和无意的误解和制造难题形成的。所以在罗里欧作品的人物身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故,而这些事故往往都是由于主人翁对某个或某些社会秩序规则疏忽大意所造成的,还有可能由一个原本很小的事故扩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在这众多的失败中,有一种,可以说是罗里欧最为关切的失败,就是交流的失败。交流能否顺利达成,其影响因素有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信息传递渠道是否畅通无阻。这意味着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双方要操纵着同样的信息载体,它可以是一种相同的语言、水平相当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而这些又进一步取决于双方的知识结构、教育背景、对所谈论话题的熟悉程度、语言认知能力,以及社会标准体系等等。一旦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因素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两者的交流,导致失败的结果。可想而知,要每一项因素都恰如其分,运作正常,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才有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尤其是男女之间。罗里欧最著名的短片之一《早餐的蛋》,就对这样的失败的交流进行了示范性的诠释。

在这个小故事里,夫妻俩人围绕一颗煮硬了的蛋展开对话:丈夫从头到尾都以直线型的思维方式向妻子控诉和要求一颗软一点的、可口的蛋,然而最终却在“机智”的妻子面前一败涂地。原因是俩人的信息传递过程根本不在同一频道上,尤其是妻子,总是答非所问,不过也正因如此,她掌控着整个对话的方向,而丈夫只能被她牵着鼻子走,最后无奈至极地说要弄死她。这样的交流失败,用罗里欧自己的话说,叫做“aneinander vorbeireden”,错位的交流。这种错位的交流,在他的作品里十分常见,尤其是夫妻间。在他的一本名著中,收纳了很多类似的夫妻间的小对话小场景,并以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精准刻画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他的名言来命名全书:《Mnner und Frauen passen einfach nicht zusammen》,意为:男人和女人根本就不适合在一起。

罗里欧借助这些生活中无数的小事故和失败的经历,用幽默的方式,将每一个人映射得一清二楚。看过他作品的人,最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这不就是我嘛!”世界上擅长讽刺幽默的喜剧家不少,而在罗里欧身上有趣的现象之一就是,他几乎没有一个敌人。原因就在于他并不是以一种挖苦的手段去揭开人们的丑陋面目,而是在观察周围的人,包括他自己,发现人们的弱点和失败。人们之所以喜欢罗里欧,是因为他也喜欢周围的人,喜欢他们的缺点和失败,喜欢他们有时有些过分顽固和执拗的德意志精神。他刻画别人,也刻画自己,实际上他在给人提供一面镜子,一面能照出真实的哈哈镜。他的目的不是让人无地自容,而是让观众和读者们在笑声中认识自我,逾越自我,重新找回笑的能力和幽默的态度。所以,说他抚慰了德国人民长达半个世纪,实在再确切不过了。

四、结语

笑是一种能力,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一位德国朋友说得好:“只有当你可以真正笑对一件事的时候,才意味着你是真正地跨过了这道坎儿。” ①而这种能力和态度都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正如前面所说,外语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门语言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思路的拓宽。这位充满德国本土特色的幽默大师,以其精准的刻画和滑稽的表现形式,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德国20世纪下半叶社会影像的指示器,为德语学习者走进、了解德国当代文化提供了一个既容易理解,同时又生动有趣的切入点。将他的作品经过一定的教学分析和设计后融入德语课堂,相信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幽默感和战胜自我的能力。至于具体的操作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此处不便妄言,仅盼能借此文抛砖引玉,开启后续针对该作家和相关课题的更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同时,更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介绍,为德语学习者们提供一扇小窗,激发其学习德语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能在德语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愉快和坚定。

注释

① 引自Jrg Stephan Schroeder,1969年生于德國Waibstadt,是本文作者的一位朋友。著有Die Magische Konferenz一书,详见https://www.amazon.de/Die-Magische-Konferenz-Turbulenzen-Geschichten-ebook/dp/B01F68A7BM/ref=sr_1_1ie=UTF8&qid=1470218157&sr=8-1&keywords=Die+Magische+Konferenz.

参考文献

[1] Unser Glück im Unglück Ein komischer Knigge: Hellmuth Karasek erinnert sich an den Jahrhunderthumoristen Loriot.In:Die Welt,24.08.2011,Nr.197.

[2] Ein Leben lang hat er uns getrstet.In:Süddeutsche Zeitung,24.08.2011.

[3] Jeziorowski,Jürgen/Liebelt,Udo:Komisch ist,was scheitert“.Ein Interview mit Loriot vom 15.1.1985.In:Lutherische Monatshefte,24.Jahrgang,Nr.3 (Mrz 1985).S.125.

[4] Loriot:Loriots dramatische Werke.Zürich:Diogenes, 1983.

[5] Neumann,Stefan:Loriot und die Hochkomik Leben, Werk und Wirken Vicco von Bülows.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Trier 2011.

[6] Zeit Online.http://www.zeit.de/kultur/film/2011-08/nachruf-loriot.http://www.loriot.de

猜你喜欢
维克德语德国
我体内的DNA好好的,怎么就需要修复了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梦梦”“娇庆”德国行
你很快就会长高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心如折纸
自杀代理
新中国科技60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