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超
【摘要】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中医望闻问切、辨证分析后,以中药少腹逐瘀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治病求本,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结果 治愈22例(44.90%);好转24例(48.98%);无效3例(6.12%)。总有效率为93.88%。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尤其是偏寒偏瘀者,其效甚佳。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少腹逐瘀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1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也称“经行腹痛”[1]。本病最早记载于张仲景的《金贵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是妇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尤其多见于未婚青年妇女[2]。原发性痛经指经临床检查确定无器质性改变者。痛经不仅影响女性身体健康,而且还造成心理痛苦,久患此证易致情志不遂,内分泌紊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地处北方,天气偏寒偏干,因寒、因瘀致病者居多,故收集本院妇科门诊原发性痛经患者49例,以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少腹逐瘀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相应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均为排除全身或局部器质性病变者,且近3个月来不曾应用激素类药物,症状上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年龄15~38岁,未婚者33例,已婚者16例,有性生活史者19例,有孕、产史者9例。其中15~24岁28例,25~30岁15例,31~38岁6例。病程6个月~15年。
1.2 诊断标准[3]
①有反复发作的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昏厥史;②好发于未婚青年女子;③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多见寒凝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或有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④全部病例均排除炎性疼痛及器质性病变,占位性病变所致疼痛。
1.3 治疗方法
1.3.1 基本方给予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15 g,干姜10 g,延胡索15 g,当归15 g,赤芍9 g,没药12 g,川芎12 g,官桂6 g,蒲黄15 g(包煎),五灵脂15 g。
1.3.2 随证加减
痛而血行不畅者加三棱、莪术、土鳖虫;痛而胀者,加乌药、香附、九香虫;伴恶心、呕吐,或有腹泻,手足发冷者,去赤芍,加艾叶、吴茱萸、砂仁;伴肢体酸重不适,苔白腻,或有冒雨、涉水、久居阴湿之地史,加苍术、茯苓、薏苡仁、羌活;伴心烦易怒,胸胁乳房胀痛者,去干姜,变赤芍为白芍,加柴胡、郁金、香附;伴腰痛、经后益甚者,加桑寄生、川断、杜仲;伴月经量多有块,经期去赤芍,加三七、艾叶炭、茜草;痛甚而厥,四肢冰凉,冷汗淋沥者,加附子、细辛、巴戟天。1剂/d,水煎服,于经前1周开始,经后3 d停药,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4]
痊愈:经行腹痛消失,3个月经周期不复发;好转:經行腹痛消失或减轻,但3个月经周期出现复发;无效:经行腹痛无明显改善,经期仍出现疼痛。
2.2 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中,治愈22例(44.90%);好转24例(48.98%);无效3例(6.12%)。总有效率为93.88%。
3 讨 论
原发性痛经是青年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前列腺素释放有关[5]。中医学认为痛经的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北方地带阴寒干冷,最易伤阳损阴、滞气凝血,因而经行腹痛证见寒、瘀者居多。治疗本病每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止痛为法。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少腹逐瘀汤可明显减轻塑料管所致大鼠子宫肿胀,并且对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具有抗炎作用[6]。笔者选用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收效极妙。方中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养营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全方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效。五灵脂与小茴香相伍可引他药直趋少腹之地。临床应用时,针对痛经的不同伴症,药随症而增减变化,灵活量裁。诸药相合,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使寒者得温,瘀者得化,病因乃去,则经络气血和顺通畅,冲任、胞宫血气调和,通则不痛,诸症自无随月经而作周期复演之虞。
参考文献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137.
[2] 韩 蓁,张明慧.原发性痛经病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7,8(1):1-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
[5] 李彦玉,张宇梅.自拟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4):46-47.
[6] 叶效兰,汪 晖,乐 江,等.少腹逐瘀汤对子宫的解痉和抗炎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6):329-3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