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蕾
范仲淹倾心于争,奔波于仕途,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感动了无数后人;陶渊明甘于不争,弃官归隐田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乐,他悟得“心远地自偏”的真谛,成为隐逸诗人之宗。把握好争与不争,才能拥有智慧人生。
首先,要明确为何而争,为何不争,即明确争与不争的最终目的。“争”是为了不断激励自己前进,以追上他人为动力,超越自己为根本。“争”是为了不断走向更高的阶层,在社会中取得一定的地位,获得话语权,从而更好地造福社会。“不争”是由于“世与我而相违”,考虑到“争”无法改变现状,甚至可能被他人利用,只好独善其身。只有明确目的,我们才能使自己不在“争”的过程中不择手段,不在“不争”的过程中自甘堕落。
其次,要明白何时该争,何时不该争。人生有得志之时,也会有不得志之时。得志时“争”,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不得志时“不争”,拥有旷达、坦荡的心胸。苏轼被贬到黄州后,便寄情山水,将自己的文学成就推向了高峰。他“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处世哲学也使后世对他评价颇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懂得因时而化,灵活变通非常重要。当然,像孔子一样为改变社会现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难能可贵的;像革命先辈那样通过不懈奋斗争取民族解放,更是可歌可泣!
最后,要认识自我,认清自己适合争还是不争。争与不争的选择与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有人读《围城》后想认识作者,他竟如此推托:“觉得鸡蛋好吃,就多吃几口,何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杨绛先生曾译兰德诗曰:“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淡泊宁静,并不代表不为,而是为了不争。相反,不甘寂寞而喜欢“争”,在不断超越自我的同时获得满足感的人,不必装作谦卑、低调,可以去光明磊落地争。
人生在世,争与不争,要因事制宜,因时而化,因人而异。
教师点评:
作者围绕“把握好争与不争,才能拥有智慧人生”这个中心论点,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条分缕析,结构自然合理。每一个方面都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論证有力,启人深思。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8分=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