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的症候解读

2017-03-03 11:42谈胜轶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症候定风波旷达

谈胜轶

优秀的文学作品多含有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等症候,若以此为突破口,分析这些症候,“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寻找这些现象的意义”(蓝棣之语),我们读者就可以从文本的表层、外层空间深入到作者的或文中人物的心理以及文本的里层、深层空间,探得作者的无意识趋向和受到的压抑,即透过“显文本”去发现“潜文本”,把作者有意无意隐匿的东西表现出来,这就是“症候解读”。

苏轼写于元丰五年(1082)即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春天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含有悖逆症候(指看似荒谬有悖于生活逻辑却符合情感真实的现象)和含混症候(指作品中模糊不清的表述,一般是作者故意为之),下面试就此作一解读。全词(含小序)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通过该词上片“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等字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有意识地与外界环境抗衡。从苏轼的洒脱、从容里,读者可以发现其可爱的倔强。其实,他在极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这说明作者仍然在乎外物之变,表面上好像是外物不足以萦怀,而内心里却是执着一念、难以宁静。风声雨声的强劲之势,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反应,任凭作者怎么掩饰,还是留下了抗争的痕迹。心底波澜终难平,一腔幽愤究可哀!迫于无奈的作者只能以隐者、闲人的角色来遮蔽自己的用世之志,也只能以佛老思想的清静无为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种深广、持久的人生体验,阅历尚浅者很难与之共鸣,说不定还会被作者外在的实则又违心的言辞所迷惑,最终只知道用“旷达潇洒”的词语来分析作者的心境。如此一来,所谓旷达、潇洒、从容、淡定诸类词语的色彩将显得何其苍白!若如此解读文本,则很难抵达作者的内心深处。因此,有必要分析其文本的症候,进而探寻作者最真实的创作意图。

“竹杖芒鞋轻胜马”便是典型的悖逆症候,手拄竹杖,脚著草鞋,行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怎么会比骑马轻快呢?这是悖于生活常理的。但,透过此一症候,我们得知个中之“轻”,实则是作者的轻松、闲适心态的真实反映。在作者看来,乡野闲人无案牍之劳形,无名利之纷争,的确是远胜于那些策马驰骋于污浊官场的达官贵人。是所谓“无官一身轻”!此时的苏轼虽有“黄州团练副使”的头衔,但这仅仅是一冷曹闲职,并无“签书公事”的权力,戴罪之身,落了个清闲。作者不能改变困厄的现实處境,那就只好改变自己的心态,随缘自适且悠闲。作者明确表示的“轻”,在我们读者看来,还是非常沉重而可悲的,有什么比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悲哀呢?如果是心性平庸,那也罢了,反正造化常常是为庸人设计的;然而偏又是才情卓荦、极富理想的词人遭遇了“乌台诗案”之政治风雨的摧折,其内心果能风平浪静而无丝毫反应?他果真是物我两忘,遁人了逍遥之境?恐怕未必尽然。苏轼自己曾经说过:“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苏轼文集》卷五七《与赵晦之》之四,第1711页)他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调剂,排解苦闷;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闲适与旷达的表象,那是留给政敌们看的;痛苦与压抑,最终只能留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因此,透过“轻胜马”的悖逆症候,我们既可以看到苏轼的兀傲、旷达,还可以看到他的压抑、苦闷。这才是真正的苏轼。他的超出常人之处是善于为自己调制精神上的止痛膏,其所用药材便是老庄思想。作者始终在以隐士的角色来抵抗外在的影响,自然界有穿林打叶的风雨之声,他便故意用隐士的吟啸之声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在潜意识里,他把自己当成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啸”历来是隐士或有归隐情怀者的行为举止,心有怨怼,发而为啸,乃“啸”之本意,后为名士借用以发抒苏世独立、高蹈傲然之情。作者的“吟啸徐行”也正是一种傲岸不屈的姿态,在大劫大难面前,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兀自立在自己的内心抵御着外界的风风雨雨。回归内心的力量的确是强大无比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作者长啸而出的震古烁今的宣言,有什么好怕的?我政治上的风雨经历得还少吗?这一路坎坎坷坷的,还不是走过来了?但这层意思,作者在词作中是绝不可能明确表达的,他一下笔便故意在“烟雨”(风雨)上运用了含混不清的表述,究竟是自然的风雨,还是政治的风雨?其实,在作者的意识里,早已将这两种风雨进行了巧妙的置换。这就致使“一蓑烟雨任平生”呈现出了悖逆和含混的综合症候。该词的小序中明明已说“雨具先去”,那这里的“蓑”从何而至?这便有悖于生活逻辑。分析此一悖逆症候,我们得知这是作者由自然的层面跳到了政治的层面来说事,即借题发挥说出心中无限事!作者从张志和那里借来“青箬笠、绿蓑衣”这一属于隐士的道具,表明对“风雨”的毫不畏惧。再者,这“烟雨”,从表象看,仿佛是眼前的自然界的烟雨,其实它仍是具有隐逸色彩的意象。这一含混症候已折射出作者的政治态度:贬谪生活并不可怕,看你们这帮巧以酝酿、无端生事的鼠辈小人(指搜寻作者诗句、罗织罪名的政敌),其奈我何?!我充其量做个生活在自己内心的隐士罢了!揣摩整个上片的口吻,作者也确实是旷达得豪气冲天,尤其是通过对悖逆症候和含混症候的分析,我们发现,这里已经透露了作者对政治风雨毫不在乎的在乎。简言之,上片实际上全是作者的醉中言辞,尽显其醉态、醉情和醉中之豪、醉中之真!试问,如果作者对自己的政治遭遇,真的不在乎的话,何以会寻春而醉、冒雨扶醉而归?

过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承上片而来,但已有明显的转折,春寒料峭,经风一吹,上片的酒意醉态皆已消散殆尽。这意味着作者的心态将有极大的改变。寒意让作者更加清醒了——先前的冒雨徐行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言壮语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此即“不在乎的在乎”。现在是雨歇风起,乍觉微凉之际又“山头斜照却相迎”,些许暖意,不期然泛起。但作者并无太多的惊喜,他已从自然界的阴晴不定中参悟到这世间的祸福相因、仕途的或浮或沉,原本是如此平常。此时的作者真的是非常平静了,他的情绪已经没有了先前的亢奋激动,在清醒、冷静中,他开始反思。“回首向来萧瑟处”——这又是含混症候的表现,是回首此前冒雨徐行的经历,还是回首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恐怕更主要的应在后者。作者不便明确地说出对仕途的认识,免得又惹出无穷事端,遭人暗算,因而采取了含混的表述策略。他的一言一行,仍在监视之中,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尤其是写诗作文须格外谨慎,由不得率性而为。作者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二字。至此,苏轼的思想已进一步滑行至老庄。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那里始终是杂糅交融的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不同方向的“滑行”——这里,绝对不能说成某种思想变成了某种思想,其实,苏轼的佛老思想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具备。那么,作者究竟要归向何处呢?结合其思想实际来看,不可能是故山之归,也不可能是田园之归,只能是心灵之归隐。作者在表述其反思结果的时候,也是非常模糊的,这仍是含混症候。该词多处出现含混症候,实际上说明作者儒家思想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即其用世之志只是暂时被遮蔽而已。作者表示欲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才有可能“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客观的角度看,自然界肯定是“也有风雨也有晴”的;但是,从主观的角度看,却可以相反。因为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变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处主观与客观互相矛盾的悖逆症候,正好说明了作者想完完全全地回到忧乐两忘的真我。

由上述症候解读可知,苏轼以这首《定风波》演绎了谪居黄州时期的心灵迁徙轨迹:由醉于愤激的在乎到醒于反思的不在乎;由“谁怕”的呐喊到“归去”的悄然;由执着一念,犹有牵系到表里翛然,无所附丽。

猜你喜欢
症候定风波旷达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定风波·清明回家偶感
定风波·人生岂能任蹉跎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定风波·雨中银杏叶
旷达者
旷达者
旷达者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