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南极大牂

2017-03-03 18:41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阿蒙森沙克尔顿

袁越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未知陆地,也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边疆。直至今天,普通人仍然很难进入南极大陆的腹地,只能以游客的身份跟随旅行团登上南极半岛。南极半岛很像是南极大陆伸出来的一根手指,诱惑人类进入它的腹地,但进来后你就会发现,这是个对人类极不友好的地方,只有最强壮的生命才能在这里生存。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不亚于任何一部宏伟史诗,这段历史是整个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人类最宝贵的探险精神。要想真正了解南极探险英雄们的事迹,看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亲自来南极走一趟。

俄羅斯南极科考站别林斯高晋基地的方向指示牌

发现南极大陆

参观完南乔治亚岛上的格雷特维肯捕鲸站,“海精灵号”本应于2016年11月16日下午驶出港湾奔赴南极,但气象预报显示外面起风了,探险队长安雅决定推迟起锚,在原地等待。大家想到第一天晕船时的难受劲儿,纷纷表示接受船方的安排,谁知后来这件事却险些酿成冲突,这是后话。

当天晚上果然起风了,实测风速高达43节(约合每小时80公里,相当于9级大风),把船身都吹歪了,我在身下垫了个枕头才没有从床上掉下去。第二天上午风力减弱到7级,但港湾里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船长仍然不敢贸然起航。安雅告诉我,这才是南极地区最典型的天气,当年敢于驶入南大洋的帆船不但要禁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还必须学会在看不清前方状况,也没有星星月亮导航的情况下航行,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为难度太大,没有极强的动机是没人愿意南行的,因此欧美人对于南极的兴趣是波浪式的,每一个超强动机的出现都会在短时间内迎来一股南极探险热,问题解决之后这股热潮便迅速冷却下来,等待下一个动机的出现。

历史学家倾向于将南极探险史分成三个阶段,各持续了大约20年。每个阶段的动机都不相同,过程和结局也很不一样。第一阶段开始于18世纪中叶,主要动力是寻找传说中遍布黄金的南方大陆,因此这一阶段的赞助者大都是各国政府和海军部,南极探险属于国家行为。随着库克船长最终证明南方大陆不存在,动力消失,这一阶段便也宣告结束了。此后又逢欧洲大陆政局动荡,南极探险因此而中断了半个世纪之久。

南极探险的第二阶段开始于1819年,主要动力是捕海狗。那年的2月19日,英国人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驾驶的一艘商船在合恩角遇到风暴,被吹到了南纬62°的地方,看到了陆地存在的迹象。英国海军部不相信这个门外汉的汇报,嘲笑了他一番后把他赶走了。不服输的史密斯同年10月再次航行到这一海域,并在一座小岛上成功登陆。这回海军部认真了,派军舰前往勘察,证明史密斯是对的,在这片冰天雪地之中真的有一组群岛,英国人将其命名为南设得兰群岛(South Shetland Islands)。

后来人们知道,南设得兰群岛是位于南极半岛西北侧的一组小岛,和南极半岛的直线距离非常近,今天的邮轮从南极半岛出发只需航行半天即可到达,因此大部分人都把南设得兰群岛看作南极半岛的一部分,到了这儿就相当于到南极了。事实上,当初史密斯登陆的那个小岛后来被命名为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如今已经成为大部分南极科考站的所在地,中国在南极设立的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就设在乔治王岛上。

但是,当时的英国人可不关心南极科考,他们需要的是海狗皮。史密斯在南设得兰群岛上发现了大量海狗,这一消息把原本在南乔治亚岛捕海狗的英美猎手们吸引到了南方。这片海域最多时有91艘捕海狗船在同时作业,猎手们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把这里的海狗杀光了,人类的贪婪本性由此可见一斑。

海狗猎手们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猎场,他们不断向更远的地方前进,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绝大部分陆地、海岛和港湾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从此,南极变成了捕猎者的后花园,南极探险进入了由海狗猎手主导的时代。但是,出于垄断的需要,海狗猎手们都会把自己的行踪和发现当作商业机密保护起来,所以这些“业余探险家”们的成绩并不可靠,大部分陆地和海岛的精确位置都是靠国家出资的探险队最终确定的。

有一个例外值得一提。一个名叫詹姆斯·威德尔(James Weddell)的苏格兰海狗猎手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猎场,被迫一路向南航行,在南极半岛的东侧发现了一大片开放水域,后人将其命名为威德尔海(Weddell Sea)。他还在航行途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海豹,后人将其命名为威德尔海豹。他的船最终于1823年2月20日航行到了南纬74°15′的地方,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比库克船长的原纪录整整多了344公里。

但是,类似这样的例子屈指可数,探险毕竟不是海狗猎手们南行的主要目的,海狗皮才是。话虽如此,海狗猎手们的功劳也还是不能抹杀的。据统计,18~19世纪海狗捕杀的高峰期内,一共有超过1100艘海狗捕捞船进入过南极海域,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来南极科考的官方探险船只有25艘,差距明显。那段时间有很多科学家和探险家都是搭乘海狗捕捞船进入南极海的,不少科考船的补给也是海狗捕捞船帮忙提供的,后来更是有很多南极探险队最终是被海狗捕捞船或者捕鲸船搭救的,这批猎人间接地帮助了南极探险家,双方合力揭开了南极大陆的秘密。

1914年,英国极地探险队穿越南极探险期间,沙克尔顿爵士在“坚忍号”甲板上目送雪橇队出发去探险

法国探险家杜蒙特·迪维尔领导的探险队在南极探险

上文提到的25艘官方探险船当中,有一艘名叫“东方号”(Vostok)的俄罗斯探险船值得一提。那支探险队的队长名叫法比安·别林斯高晋(Fabian Bellingshausen),和库克船长一样是一名出色的勘探和制图高手。1819年他受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委托,率领一支俄罗斯探险队进入南极海域,沿着一条比库克第二次环球航行更高的纬度绕了南极大陆一圈。如今南极地图上之所以出现了彼得一世岛、亚历山大一世地和别林斯高晋海这些俄罗斯名字,原因就是他的那次探险之旅。但别林斯高晋那次航行的主要目的是替沙皇扬威,事先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或者计划,因此除了几个新地标之外并没有做出太多有价值的科学发现。

最终让别林斯高晋青史留名的是他无意中记录下的一段文字。1820年1月27日,别林斯高晋看到了一块黑色的陆地,他在航海日志上记下了此地的经纬度,日后证明他看到的就是南极半岛,理论上属于南极大陆的一部分,因此目前国际上公认他是看到南极大陆的第一人。虽然后来有不少海狗猎手声称他们早已看到过南极半岛,但因为他们的航海日志记录得不准确,所以都没有被承认。

那么,谁是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人呢?这个问题略有争议,但目前普遍认为这个荣誉归一位名叫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的美国船长所有,这位和发现马岛的英国船长同名同姓的海豹猎手驾驶一艘名为西西莉亚(Cecilia)的海狗捕捞船于1821年2月7日登上了南极半岛,不过他没有看到海狗的迹象,只待了一会儿就匆匆离去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完成了一件壮举。不过,正如前文所述,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位置相近,对于海狗猎手们来说到底在哪里登陆都无所谓,只要发现海狗就行。同样地,别林斯高晋也不觉得自己看到的那片黑色陆地有什么异样之处,只是在航海日志上记了一笔就离开了。对于真正懂行的人来说,上述这两个纪录意义并不大,纪录的创造者虽然都是勇士,但他们充其量相当于《三国演义》里曹操手下的那批武将,比如曹洪张辽夏侯渊什么的,算不上是真正的大英雄。

综上所述,南极探险史第二阶段的主要动机是捕猎,所有的地理或者科学发现都是捕猎过程的副产品。这样的探险属于小打小闹,不但效率低,可信度更低。要想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发现,还是需要动用国家的力量,由政府出面主持大局才行。好在19世纪30年代国际学术界有了一个新宠儿,这就是磁场研究。在当时的科学家们看来,地球磁场是个特别神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作用于指南针,为人类指引方向,或许宇宙的奥秘就蕴藏其中。甚至有人猜测,也许是上帝在地球的南北磁极点各放了一块巨大的吸铁石!于是,各国政府都派出了科考船去地球两极寻找南北磁极点,希望能首先揭开磁场的奥秘,为国争光。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杜蒙特·迪维尔(Dumont d'Urville)领导的法国南极探险队和查尔斯·维尔克斯(Charles Wilkes)领导的美国南极探险队,这批探险队各自都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因此也都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所有这些人都只是在南极大陆的围墙外向里张望了一眼,看到了一枝出墙的红杏而已。他们都没有找到进入南极的大门,因此也就没能看到南极大陆的真面目。只有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南极英雄,这个人马上就要出场了。

走进南极大门

我们为了避风,在港湾里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1点。风终于小了,船长下令起锚,“海精灵号”缓缓驶出港湾,沿着南乔治亚岛的北岸向东南方向驶去,3个小时后就到达了岛的最南端。当年库克船长也是这么走的,他心里还存有一丝侥幸,希望他发现的是一块大陆的边缘,但当他看到这个海角后终于意识到这只是座小岛,南方大陆是不存在的,因此他将这里命名为失望角(Cape Disappointment),然后继续向东南方向驶去,很快又发现了另一组小岛,他称之为南桑德维奇群岛(South Sandwich Islands)。如今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德维奇群岛都属于英国的海外领地,库克船长虽然未能找到南方大陆,却为大英帝国开辟了无数新的疆土,可谓居功至伟。

英国探险家詹姆斯·罗斯爵士

“海精灵号”没有跟随库克船长的脚步继续向东走,而是在失望角右转,朝着南极半岛的方向驶去。马上就要看到南极大陆了,团友们都很兴奋,探险队里的德国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Christian)抓住机会举办了一场讲座,介绍了英国探险家詹姆斯·罗斯爵士(Sir James Ross)的事迹。他是南极探险史第二阶段的标志性人物,其地位很像是《三国演义》中很早就登场亮相的关羽关云长。

罗斯于1800年4月15日出生于苏格兰,他是个神童,11岁就加入了英国海军当学徒,学会了航海所需的各种技巧。此后他自学了地磁学、天文学和动植物学等相关学科,然后跟随自己的叔叔参加了多次北极探险,于1931年首次发现了北磁极点,证明那里并没有一块吸铁石。这样一位大英雄自然成了大英帝国南极探险队的领队,于1839年驾驶“幽冥号”(Erebus)和“恐怖号”(Terror)考察船从英国出发,去尋找地球的南磁极。一年后船队到达澳大利亚南边的塔斯马尼亚岛,补充给养后继续向东南方向挺进,于1841年1月首次遇到了浮冰的阻拦。罗斯命令船队冲入浮冰区,4天后终于突破了浮冰的包围,眼前出现了一大片广阔的海洋,连一块碎冰都看不到,后人将其命名为罗斯海(Ross Sea)。罗斯命令船队继续向南航行,又发现了很多小岛、海角和山峰,于是罗斯探险队里的很多人都幸运地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南极地图上,就连这两艘考察船也跟着沾了光,分别成为南极大陆的两座高峰的名字。罗斯还看到了无数从来没人见到过的鲸、海豹和企鹅,感觉自己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但几天后前方出现了一堵高达100米的白色冰墙,挡住了南行之路。罗斯船队沿着冰墙走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突破口,只好放弃了寻找南磁极点的计划,打道回府了。

以上是克里斯蒂安的介绍,历史书上也是这么写的。记得当时我听完讲座后并没有被罗斯的故事感动,也没觉得他的事迹有多么伟大,但很快我就知道我错了。

第二天上午,室外气温首次降到了零度以下,海面上出现了几座冰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银白色的光芒,煞是好看。船上的冰川学博士海蒂又为大家上了一堂课,普及了关于海冰的基礎知识。听完她的讲座我立刻明白了罗斯难在哪里,他的勇气有多么令人赞叹。事实上,罗斯爵士的那次航行意义重大,他为人类找到了进入南极大陆的入口,后来的南极英雄们正是从这个入口走了进去,揭开了南极大陆的神秘面纱。

海蒂告诉我们,迄今为止大家看到的冰山大都是冰川崩解后漂在海上的遗迹,我们的船万一不小心撞上去的话当然很危险(“泰坦尼克号”就是明证),但有经验的船长都会想办法躲开它们,问题不是很大。当然了,如果冰山体积太大也是很难躲避的,但自从“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国际航海界便开始联合监测大冰山。如今每位远洋船长手头都会有一张全球冰山分布图,图上标出了地球上所有大冰山的详细位置和大致走向,只要根据这张图设计航线,绕开它们就没事了。

但海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顾名思义,海冰是海水遇冷结成的冰,这种冰比陆地上结成的冰川冰要薄很多,但面积广阔,遇上了就很难躲开。海冰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叫固定冰(Fast Ice),周边和陆地相连,基本上不会移动,可以近似地看成是铁板一块。行船时遇到这种冰还好办,只要弃船上冰往岸上走就行了。另一种叫流冰(Pack Ice),这是不和陆地相连的移动海冰,大块的海冰在移动中断裂成很多小块,它们相互碰撞,互相挤压,在冰面上形成了不规则的山脊和裂缝。如果你受到裂缝的诱惑钻进去的话,很快就会发现身后的通道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合上了,你和你的船都被困在里面,然后船周围的浮冰会越聚越多,越冻越紧,最终把你的船挤碎,此时你只能弃船上冰,然后听天由命,因为移动的浮冰不知道会把你带向何方。

美国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

南极海冰的总面积随季节而变,每年的2~3月最低,只有300万平方公里左右,9~10月最高,甚至可以达到1800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的总面积还要大,所以冬季的南极大陆周围是被一大圈浮冰保护起来的,一般的船别想进来,进来的船也别想出去。夏天海冰融化,纬度较低的南极半岛失去了浮冰的保护,这才终于被人类发现了。但即使在夏季,南极大陆本身依然被浮冰保护着,这就是为什么库克和别林斯高晋都没能发现南极大陆的原因,他们是被浮冰拦回去的。前文提到的那位苏格兰海狗猎手威德尔之所以能够突破浮冰的包围进入威德尔海,原因是那一年南极气候异常温暖,浮冰很少,终于让幸运的威德尔抓住机会,创造了人类南行的世界纪录。但威德尔后来还是胆怯了,没敢再往南多走一点,因此他也没能看到南极大陆的真面目。

相比之下,罗斯船队遇到了真正的浮冰。任何一名有经验的水手都会立即撤退的,但一来罗斯指挥的那两艘船都是经过加固的三桅帆船,抗冰能力和突破能力都很强,这就好比关云长有了赤兔马,武功立刻涨了不少。二来罗斯和关羽一样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为了达到目的不怕冒险,指挥军队时也是霸气十足,终于说服大家跟着他勇闯龙潭,最终打开了南极大陆的大门,自己也名垂青史。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甚至罗斯也没能看到南极大陆的真面目,他只看到了一堵冰墙,他称之为维多利亚屏障(The Victoria Barrier),但后人改称其为罗斯冰架(Ross Ice Shelf)。要想知道什么叫冰架,必须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冰盖。前文说过,雪在陆地上堆积成冰,然后顺着山谷滑下来,叫作冰川。如果冰川越积越厚,面积越来越大,已经不像一条河了,便可称之为冰原(Ice Field)。如果冰原的面积大于5万平方公里,则被称为冰盖(Ice Cap)。换句话说,冰盖就是面积非常大的冰川。地球上有两个著名的大冰盖,一个在格陵兰岛上,另一个就是南极大陆。南极大陆几乎是被一整块冰盖覆盖住的,平均厚度约为2300米,最厚的地方厚达4.7公里。全球70%的淡水都被封在南极冰盖里了,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的话,将导致海平面升高60米。

冰毕竟是水变的,很不稳定,南极冰盖的四周一直在缓慢地向外滑动,但因为冰盖边缘非常厚,滑出陆地的部分并不立即崩解,而是漂在水上继续向外延伸,这就是罗斯看到的那堵100米高的白色冰墙,科学术语称之为冰架(Ice Shelf)。换句话说,冰架是冰川延伸出海的部分,它本身依然连接着冰川,但却浮在海面上,下面不和陆地接触。冰架的存在减缓了冰川的滑动速度,因此也就减缓了南极冰盖的融化速度。有迹象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加速了南极冰架的崩解,所以这个领域是目前南极研究的热点之一。

如果你突破了浮冰的包围,沿着南极大陆的边缘绕行一周的话,你看到的海岸线有90%都是冰架,它就像一堵直上直下的白色城墙,把南极大陆保护了起来。罗斯爵士被眼前这堵100多米高的围墙吓住了,放弃了寻找南磁极点的打算。临走前他测量了一下自己的位置,发现身处南纬78°10′的地方,打破了威德尔18年前创造的人类南行世界纪录。

罗斯没有想到的是,纬度越高意味着距离南极点越近,他发现的这个罗斯海日后将成为人类进入南极大陆的门户,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冰墙变成了南极点赛跑的起跑线,而这块嵌入南极大陆深处的罗斯冰架最终成为人类通往南极点的一条捷径。

罗斯爵士于1843年回到英国,完成了这次耗时4年半的南磁极探险之旅。回国后他很快结了婚,并遵照老丈人的要求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探险生涯,南极探险史的第二阶段也就到此为止了。此后欧洲政局又开始动荡起来,没人再关注南极了,南极探险因此又停滞了半个世纪,直到科学家们再一次站出来呼吁大众关注南极,南极探险这才进入了高潮迭起的第三阶段,一大批南极英雄终于登场亮相了。

南极英雄闪亮登场

19世纪末期是帝国主义的鼎盛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内斗,欧洲和北美大陆的格局基本定型,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欧美列强把目光转向世界其他地方,开始了疯狂的殖民地扩张运动。与此同时,科学也进入了黄金时代,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都相继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大发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第六届国际地理大会于1895年在伦敦召开,大会认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已经探索完毕,只剩下南极大陆还未被征服,因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对南极的探索将有助于各个科学分支的进步,因此大会敦促各国的科学学会向南极进军。于是,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这20多年时间里,全世界10个国家相继派出了17支探险队进入南极大陆,在取得了一系列惊人成果的同时,其过程也是极为戏剧化的,有很多英雄故事都被写成了小说甚至拍成了电影,因此南极探险的第三阶段又被称为“南极探险的英雄年代”(The Heroic Age of Antarctic Exploration),来自世界各国的南极英雄们共同谱写了人类探险史上最精彩的一章。

左图: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罗伯特·斯科特和爱德华·威尔逊在南极合影(由左到右,摄于1903年)

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是,19世纪末期各国政府都对南极产生了一丝厌倦情绪,官员们觉得南极探险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和取得的实际成果不成比例,他们更愿意把钱投给其他领域,所以这一阶段的赞助者变成了热衷于此道的富人和慈善家。比如爆破型鱼叉的发明者弗伊就曾经资助过一支南极探险队,在挪威探险家亨里克·布尔(Henryk Bull)的带领下第二次进入罗斯海,并成功登陆,成为在“正宗”的南极大陆(相对于南极半岛而言)登陆的第一人。

1897年,比利时皇家海军的一名军官阿德里安·德·杰拉许(Adrien de Gerlache)率领一支比利时探险队进入南极海域。他一心想成为首个在南极圈内过冬的人,便一路编造假数据,把船员骗进了浮冰深处,最后不得不留在了那里。没想到长时间见不到太阳对船员的心理健康是个严重的打击,不少人都被无边的黑暗逼疯了。幸亏船上的医生强迫船员生吃海豹肉,大家这才没有死于坏血病。

这一切都被船上的一名無薪船员看在眼里并记在心上,他知道这些经验教训自己迟早都会用得上的。此人名叫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是南极探险史上最大的赢家。如果用《三国演义》做个类比的话,阿蒙森在南极故事中的角色相当于曹操——虽然他足智多谋,屡战屡胜,他的魏国也是最终的胜利者,但因为各种原因,他的名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怎么好,被很多人误以为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野心家,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但随着更多原始记录的公开,他的形象终于被扭转了,如今大多数人都相信他是南极探险史上最杰出的实干家,一个真正的英雄。

阿蒙森于1872年出生于挪威的一个海员家庭,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小阿蒙森并没有像自己的祖辈那样急于出海,而是考进了医学院。母亲去世后,阿蒙森的本性终于得到了释放,他很快就退了学,成为一名见习海员,那年他已经21岁了,算是个大器晚成的人。

阿蒙森的偶像是挪威的民族英雄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 Nansen),他是一名动物学家,也是世界公认的极地探险高手。1888年南森率领一支6人探险队成功穿越了格陵兰岛,带回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此事轰动了整个极地探险界,挪威也从一个不起眼的北欧小国一跃成为全球公认的极地探险强国。

从南极回来后,阿蒙森立即去拜会了南森,得到了后者的嘉许。在南森的鼓励下,阿蒙森买了一条排水量只有45吨的摩托艇,率领5名船员花了3年多的时间从加拿大北部穿过了北冰洋,成为首个打通西北航道的人。这次远征让阿蒙森明白了三件事:第一,探险队人数不必很多,小而精也许才是极地探险的最佳策略;第二,他从北极原住民因纽特人那里学会了很多极地生存的技巧,比如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出汗、海豹皮缝制的连体套头衫要比羊毛制造的分离式冬装更适合极地气候,等等;第三,他学会了如何使用狗拉雪橇,又花了10年时间苦练这门技艺,事后证明这是极地探险的最佳运输工具。

西北航道打通后,回到文明世界的阿蒙森高兴地得知挪威刚刚从瑞典人手中独立了出来。非常爱国的阿蒙森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几件大事,让全世界都知道挪威人的厉害。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大英帝国,这就意味着阿蒙森必须挑战富有而又强大的英国同行,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世纪末正是大英帝国最为强盛的时期,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科学水平都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当时最热心南极探险的英国人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长克莱门斯·马汉爵士(Sir Clements Markham),但他一直无法说服英国海军部出钱赞助,只能退而求其次,决定招募一批海军军官组成英国国家南极探险队(The British National Antarctic Expedition),利用来自民间的资助完成南极探险。

1900年,这支探险队的赞助基本到位了,恰在此时马汉爵士原本认定的队长候选人因为酗酒出丑而被迫出局,马汉迅速任命了当时年仅32岁的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出任队长。就这样,一位此前甚至从来没有见过雪的海军上尉登上了南极的舞台。

如果再用《三国演义》做个类比的话,斯科特在南极故事中的地位相当于刘备。两人都年少成名,很早就当上了故事的主角,但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把自己的故事变成了悲剧。不过,斯科特的性格和刘备正好相反,是一个刚愎自用、嫉贤妒能的人,他的悲剧几乎可以说是他的性格造成的,这一点也成为历史研究者重点关注的话题。

斯科特于1868年6月6日出生于英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好几代祖先都是英国海军军官,虽然他的小商人父亲中断了这一光荣传统,但斯科特从小就立志要继承祖业,把海军当成自己的终生职业。为此他一直非常努力,21岁就当上了海军上尉。不幸的是,斯科特的父亲经营不善破了产,几年后就死了,刚满30岁的斯科特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家之主,母亲和两个未成年的妹妹都要靠他的工资生活。可是,当时英国海军已经有好多年没有打仗了,和平年代一名军人要想通过升官而提高工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斯科特当了10年上尉,却仍然没有任何晋级的希望。恰在此时,命运来敲他的门了,斯科特在伦敦的大街上偶遇马汉爵士,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人早在十几年前就认识了,当时斯科特还是一名海军士兵,因为在一次划船比赛时的优异表现而引起了马汉的注意。后来曾经有人猜测说马汉是个同性恋,而斯科特长相出众,所以才被马汉看上了。不过真相很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年轻的斯科特确实是一位上进心极强而又能力出众的青年才俊,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当时已经年近七旬的马汉迫切需要培养一名年富力强的人继承他的事业,于是斯科特被选中了。

伦敦偶遇几天之后,斯科特去马汉家中做客并毛遂自荐,终于获得了马汉的信任。上任后斯科特立即着手招兵买马,他招募的最重要的一位助手名叫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Wilson),此人是剑桥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没有任何极地经验,又曾患过肺结核,本来不适合南极探险,但斯科特一眼相中了他,将其纳入麾下。后来威尔逊成了斯科特最得力的助手,参与了斯科特领导的所有重要的探险活动。

斯科特团队里的第二位重要人物就是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Sir Ernest Shackleton),他是南极故事里名声最好的一位大英雄,只是他出场的时间较晚,其地位很像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这位孔明先生在小说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一后才出场,前半辈子辅佐刘备,刘备死后这才终于能够独当一面。虽然他打赢过不少战斗,但却伐魏失败,没能赢得最重要的战役,因此在三国正史中他只是个配角。不过,他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忠诚赢得了中国老百姓的爱戴,最终成为小说版《三国演义》里当之无愧的主角。

南极探险史上的重要人物、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沙克尔顿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悲剧英雄。很多欧美游客之所以選择去南乔治亚岛旅游,就是为了瞻仰沙尔克顿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因为行程安排的缘故,我们最先经过的地方恰好是沙克尔顿故事的终点。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我把他的故事留到了这一章再讲。

沙克尔顿于1874年2月15日出生于爱尔兰,10岁时随家人搬到了伦敦。小沙克尔顿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喜欢上课,更不喜欢考试,但他其实是个极富好奇心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尤其喜爱诗歌,这一爱好预示着他将成为史上最“文艺”的南极探险队队长。

因为沙克尔顿总爱惹是生非,他16岁就退了学,当了一名实习海员。这段动荡的海上生活让他认识了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各种技巧。1898年,他作为一名具有船长资格证的海军军官参加了南非的布尔战争,并结识了一名上尉,后者的父亲是英国国家南极探险队的主要资助人,沙克尔顿因为这层关系进了这支探险队,从此便和南极结下了不解之缘。

换句话说,沙克尔顿并不是斯科特招募进来的,而是走后门进来的。斯科特很快就发现此人不同一般,将来一定是位帅才。但是,两人的性格却严重不合,斯科特是一个严肃刻板的领导人,执意要按照海军的方式管理这支本质上属于民间性质的团队。为了巩固他的权威,斯科特甚至在马汉的帮助下炒掉了原本安排上船的一位科学家领队,自己成为这支探险队唯一的领导人。沙克尔顿则是个生性随和的人,和任何人都相处得很好。因为斯科特权力大,沙克尔顿不得不接受了斯科特的安排,但他私底下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对待船员,大家都很喜欢他。斯科特明知有这样一位助手担当润滑剂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他却不能容忍有人威胁到他的权威,因此他和沙克尔顿这位探险队的第三号人物面和心不合,只是出于礼貌而没有正式翻脸。

至此,南极探险史上的主要人物均已出场,下面就要看他们表演了。

小试牛刀

离开南乔治亚岛的第二天,“海精灵号”继续行驶在斯科舍海(Scotia Sea)上,向着南极半岛的方向前进。探险队长安雅召开了一次全体大会,向大家宣布了南极半岛的行程。由于我们在南乔治亚岛耽搁了一天,再加上前方有邮轮报告说南极半岛周围的海冰依然很多,登陆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安雅决定放弃几个原定的登陆点,只在南极半岛的岛尖上登陆一次,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南设得兰群岛上,其中包括对中国长城站的访问。

听到这个安排,船上立刻就炸了锅,有几名中国游客当场提出抗议,认为船方违背了协议,没有尽力满足游客的要求。甚至还有人散布小道消息,说船方为了省油,这才不愿意继续南行。这个解释实在是太具有中国特色了,安雅解释了半天仍然说服不了那几个中国游客,双方几乎要吵起来了,最后还是安雅妥协了。她再次改变计划,宣布“海精灵号”将一路向南,直到浮冰把我们拦住为止,为此她甚至决定放弃长城站,结果又引来另一批中国乘客的不满。

这场冲突从某种角度看很像是一次海上哗变,只是没有动武而已。远洋船是个很特殊的环境,所有乘客都只能一起行动,没有第二种选择,这就是为什么船长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一定要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必须心服口服才行,否则很容易出乱子。

现在看来,这场争论本质上就是旅游体验和个人纪录之争。安雅更看重前者,她希望给游客们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而一部分游客追求的是后者,他们更看重自己的纬度坐标,这样回去以后就更有的说了。其实我们这次连南极圈都进不去,这个纪录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手的,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希望能把小旗插到尽可能南的地方,把朋友们比下去。由此可见个人纪录对某些人而言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相互攀比乃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名,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海上哗变”平息下去之后,探险队里的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继续为大家上课,接着讲述南极英雄们的故事。1901年8月,南极故事中的“刘备”斯科特驾驶全世界第一艘专门为高纬度探险而设计建造的带有蒸汽动力的三桅帆船“发现号”(Discovery)驶出英吉利海峡,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南极探险之旅。三副沙克尔顿名义上负责仓储物资的管理,但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船上的娱乐工作,可算是物尽其用。这艘船上一共有50多名水手,其中只有很少的几个人有极地经验,但这支“乌合之众”在几位卓越领导人的带领下竟然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进入罗斯海,并在麦克默多湾(McMurdo Sound)抛锚。队员们在罗斯岛上搭建了一座小木屋作为过冬营地,这就是后来很多南极探险队的起点。这座“发现号小屋”至今仍然完好地保留着,成为南极探险史上最珍贵的文物。美国也在这附近选了块地方,建造了目前规模最大的南极科考站麦克默多站。

探险队在南极越冬期间,有一名队员掉进冰窟窿里摔死了,但随船而来的科学家们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沙克尔顿还编辑出版了南极大陆的第一份报纸《南极时报》(South Polar Times),应该说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斯科特并不满足,他突然萌生了征服南极点的念头,并把这个想法偷偷告诉了威尔逊。如果你想知道这件事有多难,那就请先在地图上画一个圆圈,把整个中国大陆全都包在里面,然后从圆上的任意一点走到圆心,其间不但找不到任何食物补给,还要忍受零下50℃~60℃的严寒,以及超过12级的暴风!另外,就在这次探险途中,斯科特首次发现了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南极高原,南极点就在这高原之上。也就是说,要想征服南极點,还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克服高原反应,其难度可想而知。

更糟糕的是,斯科特事先并没有打算征服南极点,准备工作严重不足。比如他虽然带了不少雪橇狗,但却几乎没怎么练习过操纵狗拉雪橇,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再比如,探险队员穿的是帽子和衣服分离的羊毛衫,结果发现南极最可怕的是风,因为风会从脖子里灌进来,再厚的羊毛衫都不管用。更糟糕的是,斯科特一直以英国绅士的标准要求自己,过分相信人的精神力量,对动物则有一种近乎迂腐的同情心。比如,他不喜欢杀海豹,一直坚持靠饼干充饥,结果全体队员都患上了坏血病,最后还是队医强迫大家生吃海豹肉,这才没有全军覆没。再比如,他一直不喜欢狗拉雪橇,坚信用人力来拉运物资才是最能体现绅士精神的做法,但人一用力便会出汗,汗水结冰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难度很大,但那时地球的大部分地区都已被人类征服,南北两个极点就成了人类探险史上最重要的两座王冠,人人都想将其戴在自己的头上。斯科特的主要任务虽然是南极科考,但他也禁不住创纪录的诱惑,决定冒险一试。威尔逊支持斯科特的想法,但他坚持再带一个人,于是人缘超好的沙克尔顿就被选上了。

1902年11月2日,在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斯科特、威尔逊和沙克尔顿组成的三人冲刺小组整装出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征服南极点的尝试。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走到了南纬82°17′的地方,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虽然那里距离南极点只有850公里了,可三人的给养都快用光了,所带的22条狗也全都死了,他们不得不原路返回。回程途中三人全都患上了雪盲症,沙克尔顿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差点死在路上。回到了营地之后,斯科特坚决要求沙克尔顿中止探险提前回国,但后来有不少人相信这一决定与其说是因为沙克尔顿的病情(他吃了几顿生海豹肉之后就好了),不如说是因为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斯科特找了个借口惩罚了沙克尔顿。

虽然没能征服南极点,但回到英国后的斯科特还是被当成了民族英雄,获得了无数荣誉。他被提升为海军舰长,受到了英王乔治七世的接见。他将探险过程写成书(略去了不少对他不利的情节),出版后受到狂热追捧。他娶了雕塑家凯瑟琳(Kathleen)为妻,后者是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学生,同时也是英国文艺界有名的交际花,和画家毕加索、剧作家萧伯纳和舞蹈家邓肯等著名艺术家过从甚密。有不少人认为凯瑟琳嫁给斯科特属于“下嫁”,但凯瑟琳有很浓的英雄情结,一心想嫁给一位真正的英雄,只有这样她心目中的浪漫人生才会完美,这就是为什么凯瑟琳极力支持丈夫加入南极点赛跑,还通过自己的魅力为丈夫拉来了不少赞助。最终凯瑟琳如愿以偿,把斯科特培养成了一位世界级的英雄人物,还和他生了一个英雄儿子,这是后话。

1977年9月15日,第九次《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召开

相比之下,沙克尔顿就不太如意了。不管原因如何,中途退出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回到英国后沙克尔顿心灰意冷,改行做了记者,甚至还做过几年投机商人。但他内心中对于南极的渴望最终还是战胜了理智,他运用自己的个人魅力从几个商界大佬那里筹措到一笔钱,组织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南极探险队。这次他干脆不再用科考当幌子了,公开明确地提出此次南极之旅的最大目的就是征服南极点和南磁极点,科考只是副业。

现在想来,个中道理不难理解。沙克尔顿和斯科特都不是科学家,科考对于他俩来说都是为达到个人目的而找的借口而已,而他俩的个人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创造世界纪录并名垂青史。可以想象,斯科特听说了沙克尔顿的计划后非常不满,坚决要求沙克尔顿不得使用罗斯岛营地,理由是罗斯岛是他个人的领地,别人无权占用。这是个毫无道理的要求,凭空给沙克尔顿增添了很多麻烦,但沙克尔顿犹豫了半天后居然同意了,所谓“英国绅士风度”在这件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1908年1月1日,沙克尔顿驾驶的一艘已有40年船龄的三桅捕鲸船“猎人号”(Nimrod)从新西兰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南极探险之旅。这一次他改变了斯科特的管理方式,和船员们吃住在一起,有什么事都和大家商量,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信任,被船员们戏称为“老板”。1个月后“猎人号”顺利进入罗斯海,但由于天气恶劣和冰架崩塌等原因,沙尔克顿根本找不到其他合适的营地,最后不得不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回到罗斯岛,在距离斯科特营地30多公里的罗伊兹角(Cape Royds)安营扎寨。此事被曝光后再次遭到英国探险界的集体诟病,这些人全然不考虑南极的特殊性和征服南极点的困难程度,再一次为我们演示了什么叫作“英国绅士风度”。

在南极越冬之后,沙克尔顿把探险队分成了南北两队,北队前往寻找南磁极点,最终3名探险队员于1909年1月16日成功抵达,把这项桂冠留在了英国。沙克尔顿本人则亲自率领南队向南极点进军,由此可见在他心目中南极点比南磁极点要重要得多。由于目标明确,这一次他走得比斯科特更远,但他仍然犯了不少和斯科特同样的错误,比如他也不相信雪橇狗,而是把宝都押在了几匹从中国东北买来的西伯利亚矮种马身上,结果证明马不适合南极环境,死的死伤的伤,最终他只能用人力来拉运物资,效率极低。即便如此,他还是凭借顽强的毅力一直走到了南纬88°23′的地方,距离南极点只有180公里了。

但在此时,沙克尔顿领导的4人冲刺小组已经筋疲力尽,剩下的粮食也不够吃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放弃虚弱的同伴,带领身体好的人继续南进,争取戴上南极点桂冠。另一个选择就是放弃南极点,大家一起撤退。他最终选择了后者,4人全都活着回到了营地。事后统计,在124天的时间里,这4个人一共走了2690公里,个中艰辛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沙克尔顿夫人艾米丽(Emily)后来回忆说,沙克尔顿对于自己的选择并没有太多遗憾,他对夫人说:“我想你宁可要一头活驴也不会要一头死狮子吧?”艾米丽的回答是:“对我而言,是的。”

回程途中发生的一件事很能说明沙克尔顿的品德。由于吃了变质的马肉,4人患上了严重的痢疾,躺在帐篷里奄奄一息。在这生死悬于一线的情况下,沙克尔顿把本属于自己的一块能量饼干强行塞给了患病最严重的弗兰克·瓦爾德(Frank Wild),此人曾经在斯科特的“发现号”上干过,和沙克尔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理解这(块饼干)是多么大的慷慨和善心,我向上帝发誓我永远不会忘记,再多的钱也买不了这块饼干。”

瓦尔德后来成了沙克尔顿一生中最可靠的帮手,两人联手导演了南极探险史上最壮丽的篇章——“坚忍号”探险,那次探险留下来的一块类似的能量饼干在2001年拍出了7600英镑的天价。那次探险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一块饼干都能值那么多钱呢?请看下文见分晓。

南极点赛跑

小说一定要有高潮才好看,《三国演义》的高潮毫无疑问是赤壁之战,这也是整本小说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章节。同样,南极故事也有个高潮,这就是南极点赛跑。这个故事在西方社会是如此的家喻户晓,以至于船上安排了两位历史学家分两次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时中国正经历着辛亥革命,恐怕很少有人关心。今天的中国人也许听说过这件事,但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也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其中的细节了。确实,只有亲自来一趟南极才会明白当年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要知道,即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去趟南极点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南极点至今仍然是地球上最难到达的地方,目前普通游客唯一的选择就是搭乘旅游公司的包机,花费在60万元人民币以上,比登珠峰贵好几倍。

参加南极点赛跑的有很多人,但真正的主角只有两个。一个自然是斯科特,1909年时的斯科特已经是一位在全球范围内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但他内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安,因为南极点这个探险界分量最重的王冠尚未有主,无论是谁最先得到了它,都将立刻把自己比下去。上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他内心是很不服气的,那毕竟是一次冲动后的产物,他相信如果自己认真准备,南极点一定会被征服。当沙克尔顿失败的消息传回伦敦后,踌躇满志的斯科特立即着手制订计划,并于1909年9月13日对外宣布他要率领一支由大英帝国精英组成的团队去抢那顶王冠。

与此同时,南极点赛跑的另一位主角还在准备征服北极点呢。阿蒙森虽然打通了西北航道,但那时这条航线的商业价值已经很小了,此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阿蒙森觉得自己还要做一件更大的事情才能确立自己在探险界的地位。另外,作为一个北欧人,阿蒙森心目中最重要的王冠是征服北极点,为此他已经做了两年的准备,包括从挪威前辈南森那里租到了“前进号”(Fram)。这是一艘专门为极地探险而设计制造的帆船,船体圆乎乎的不容易被冻住,船上还配备了当时很少见的柴油发动机,点火快,机动性能比当时流行的蒸汽机更好。南森曾经试图依靠它征服北极点,但不幸失败了。没想到,就在1909年的9月,媒体报道说一个名叫罗伯特·皮里(Robert Peary)的美国人声称自己已于当年的4月6日到达了北极点,这个消息无异于周公瑾突然发现长江上刮的是西北风,把阿蒙森气得差点没吐血。虽然事后证明皮里很可能并没有到达真正的北极点,但阿蒙森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当即决定改变计划,转而去征服南极点。

此时斯科特已经对外宣布了他的计划,阿蒙森意识到这个对手非常可怕,因为斯科特的背后是强大的大英帝国,有着比自己雄厚得多的财力和技术能力。再加上斯科特曾经尝试过一次南极点,经验也比自己丰富,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身处暗处,对方还不知道身边已经出现了一个竞争者。阿蒙森当即决定瞒天过海,实施一次偷袭,他甚至连自己的大部分探险队员都瞒过了,他们在出发之后还都以为自己要去北极点探险呢。

阿蒙森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大英帝国确实财力雄厚,斯科特本人也已是名人,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比如他专门请人设计制造了几台雪地摩托车,并于1910年3月去挪威试验这种新的运输工具,如果成功的话一定比人力或者畜力更佳。作为一名英国绅士,斯科特还去拜访了挪威的极地探险宗师南森,后者建议他带上雪橇狗,北极的经验证明雪橇狗非常有用,斯科特照办了。

出于礼貌,斯科特还专程去拜访了阿蒙森。后者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魂都没了,立刻跑出家门躲了起来,给斯科特唱了一出空城计。在高贵的英国绅士面前,阿蒙森表现得就像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北欧海盗。事实上,阿蒙森也确实不怎么喜欢这位竞争对手,他不喜欢斯科特独断专行的做派,更不认可英国人到处宣布主权的做法,尤其瞧不起斯科特对罗斯海宣称的专有权,他认为南极领土应该归大家所有,英国人无权独占,而南极点桂冠则最应该戴在擅长极地探险的挪威人头上。

虽然有了雪地摩托车和雪橇狗,可斯科特还是不放心,他仍然迷信马的力量,便仿照沙克尔顿的做法,托人去中国哈尔滨买马。没想到那人根本不懂马,被当地的马贩子给骗了,花高价买了几匹中看不中用的西伯利亚矮种马,事后证明这几匹马不但没用,还给探险队增加了很多麻烦。

1910年6月初,载有65名英国探险队员的蒸汽动力探险船“新地号”(Terra Nova)轰轰烈烈地从英国出发了。几乎与此同时,载有19名挪威探险队员的“前进号”探险船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偷偷起锚驶出了奥斯陆。阿蒙森这么做倒不是为了瞒住斯科特,而是为了躲避债主的追讨。英雄年代的绝大多数南极探险队都是依靠四处化缘才得以成行的,很多探险家都债台高筑,躲债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出发前阿蒙森委托自己的助手在10月初才向媒体透露自己的真实计划,此时“前进号”已经在驶往南极的路上了,任何人都无法联系到他了。这位助手还给澳大利亚发了封电报,当10月12日“新地号”如期抵达墨尔本时,斯科特收到了这封电报,上面只有寥寥数字:谨通知您“前进号”驶往南极——阿蒙森(Beg leave to inform you FRAM Proceeding Antarctic Amundsen)。这回轮到斯科特吐血了,但墨尔本是斯科特离开文明世界前的最后一站,他的下一站就是南极,已经没有时间实施任何应对措施了。

行到此时,双方选手都已换好比赛服出现在了起跑线上,南极点赛跑正式鸣枪。比赛还未分出胜负,观众就先吵了起来。英國媒体对阿蒙森口诛笔伐,包括马汉和沙克尔顿在内的探险界名人纷纷站出来指责阿蒙森不宣而战的做法是小人之举,侵犯了英国在南极的权益。南森则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替同胞辩护,声称阿蒙森之所以隐瞒计划只是因为怕被阻拦,阿蒙森选择的登陆点也和斯科特不一样,不能算侵犯英国领土。不过这场架吵得还算理性,大家表达完各自的观点后很快就偃旗息鼓,专心看比赛了。

1911年1月4日,“新地号”在罗斯岛的埃文斯角(Cape Evans)抛锚,在岛上建立了埃文斯营地。10天之后,“前进号”在埃文斯营地以东650公里的鲸湾抛锚,阿蒙森选择在罗斯冰架上建立了自己的营地,取名“前进号之家”。阿蒙森之所以选择在罗斯海的另一侧安家,不光是为了避嫌,而是因为他通过分析照片得出结论,鲸湾的罗斯冰架相当稳定,短期内不会漂移,而“前进号之家”比埃文斯营地纬度高一度,算下来一个来回要少走将近200公里,相当于少走7%的路程。不过这也就意味着他要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风险也是不小的。因此,起码在起跑阶段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营地搭好后,双方都开始为来年夏季冲顶做准备,主要工作就是在沿途设立补给站,以及相关人员的知识和体能储备。从此开始,双方在方案计划、物资设备和人员调度上的差距便开始显现了出来。阿蒙森在口粮、燃料、服装、帐篷和补给站选择等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都要比斯科特更合理、更细致,工作进展得也更顺利。越冬期间阿蒙森一心一意对探险队员做技术培训,力争万无一失。斯科特却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依然犯了很多老错误。比如他依然穿着衣帽分离的冬装,装煤油的罐子依然会漏油,补给站的数量和位置选择依然做得十分粗糙,居然只在南极山脉和南纬80°之间设立了两个补给站(阿蒙森设了7个),而且标志不明显,很容易错过。其中原本计划设在南纬80°的补给站还因为马匹不给力等原因设在了南纬79°28′的地方,距离原定的地点相差56公里。当时负责管理马匹的劳伦斯·奥茨(Lawrence Oates)曾经建议斯科特杀掉马匹继续前进,把补给站设在原定的位置上,但斯科特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因没有同意,据说奥茨对斯科特说:“先生,我认为你会因为没有听从我的建议而后悔的。”事实证明奥茨说对了。

越冬期间斯科特还组织一部分人去周边地区从事科考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大家都没有休息好。

双方最关键的差别还得说是运输工具。斯科特过于相信西伯利亚矮种马,但马在雪地上的行走速度缓慢,晚上休息时也需要人去照顾,而且马会出汗,需要经常帮它们除冰。相比之下,狗靠舌头散热,身体可以保持干燥,晚上休息时狗会自己在雪地里刨窝休息,不需要人照看。最关键的是,马需要额外准备草料,狗和人一样只需要吃海豹肉就可以了。实在没肉可吃时还可以杀掉体弱的狗,把肉分给其他的狗吃,这叫一物两用。阿蒙森就是这么做的,他计划在爬上南极高原之后就杀掉一半的狗,喂饱剩下的一半,登顶成功后再酌情杀掉体弱的狗,保证活下来的狗体力充沛地把他们拉回来。斯科特却出于人道的原因拒绝这么做,虽然后来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开始杀狗了,但为时已晚。

虽然准备充分,但阿蒙森内心里却仍然很不安,因为他觉得斯科特有雪地摩托,肯定比雪橇狗强。斯科特确实带了3辆雪地摩托车去南极,但其中一辆在装卸时掉进了海里,另外两辆坏在了雪地上。因为性格冲突等原因,斯科特居然没有让摩托车修理工加入探险队,结果他唯一的优势就这样不得不被放弃了。

阿蒙森并不知道这些。为了确保胜利,他居然决定提前2个月出发,结果很快就被暴风雪吹了回来。不过最终他还是于1911年10月20日启程了,比斯科特早了11天。因为前述的原因,挪威人的行军速度几乎比英国人快一倍,双方差距越拉越大。阿蒙森到达南纬82°的时间是10月23日,斯科特是11月18日,相差26天。双方到达南纬85°的时间差距又扩大到了34天,当阿蒙森于12月8日打破沙克尔顿创造的人类南行纪录时,斯科特团队已经落后了400多公里。

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率领的5人冲刺小组在行走了1285公里之后,终于成功抵达了南极点。因为所剩物资十分充足,他甚至决定多待几天,重新测量了一次经纬度,确保自己到达了准确的南极点,然后在那个位置做了标记并合影留念。做完这一切后挪威人便开始往回走了,阿蒙森知道自己必须赶在英国人之前回到文明世界,他的这次探险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谁先通知媒体。

临走前,阿蒙森把多余物资留在了帐篷里,并给斯科特留了一封信,请他代为转交给挪威国王。后来很多人认为阿蒙森这么做是在羞辱斯科特,但实际上回程的路同样充满危险,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活着回去,如果最先登顶的是斯科特,恐怕他也会这么做的。

因为准备充分,回程的路走得非常顺利,阿蒙森事先布置的补给站标识明确,储备的物资也很充足,大家心情舒畅,一路欢歌笑语,最终比原计划提前10天回到了“前进号之家”。这趟赛跑一共花了99天,没有人员伤亡,带去的52条狗有11条活着回来了。3月7日,回到文明世界的阿蒙森立刻用电报通知了媒体,全世界立刻轰动了。《纽约时报》评论说:现在,整个世界都被发现了。

相比之下,英国人的情况就惨多了。斯科特原定的冲刺团队只有4人,其中包括他最忠实的副手威尔逊。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临出发前他又决定增加一人,可补给站的物资是按照4

人份分装的,凭空增添了很多麻烦。另外,补给站的位置和物资数量是按照马的脚程计算的,可那几匹西伯利亚矮种马已被证明靠不住,英国人只能用人力拉雪橇,不但速度慢,对体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后人曾经做过计算,发现在那种天气情况下依靠人拉雪橇徒步行走每天需要消耗8000大卡的热量,这已经超过了人类消化系统每天所能吸收的能量的上限。也就是说,无论斯科特的毅力有多么顽强,只要他仍然坚持人拉雪橇这种方式,那么无情的自然规律便会从数学的角度宣判他的死刑。

于是,英国人越走越慢,还没开始爬山就已经在消耗原本用于高原的食物储备了。冲刺队员的身体状况也不好,有的人被冻伤,有的人患了雪盲症,还有的人得了坏血病,大家纯粹是靠着对南极点桂冠的渴望硬撑着往前走。

1912年1月16日,他们看到了挪威人留下的那顶帐篷,以及帐篷顶上那面刺眼的挪威国旗。斯科特读到了阿蒙森留给他的那封信,他在日记中写道:“最坏的情况出现了,所有的梦都白做了。”

第二天他们又发现了挪威人在南极点所做的标记,斯科特终于意识到自己输了,而且输给了挪威人35天,简直是完败。失望的英国人默默地在旁边堆了个雪堆,插上一面英国国旗,然后也集体合了张影。从照片上看,5个人面容憔悴,一脸愁容,全然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后应该有的快乐。他们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受尽苦难,就是想成为第一个征服南极点的人,如今这个希望彻底破灭了,想象中的衣锦还乡荣华富贵加官晋爵名垂青史也都付诸东流,他们的精神支柱在这一瞬间彻底垮掉了。

回程的路更是充满艰辛。因为前面耽搁得太久,他们错过了南极最温暖的季节,气温很快下降,暴风雪也开始肆虐。因为补给站设得不好,食物也不够吃了,燃料(煤油)也因为容器的密封性能不好而漏光了,无法融化足够的雪水。一位探险队员在2月17日那天病死了,一个月之后,身体状况极差的奥茨决定不给大家添麻烦了,选择在一个暴风雪的清晨独自走出了帐篷。其余三人又往前走了35公里,遇到了更加猛烈的暴风雪。此时食物已经吃光了,燃料也没了,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虽然情况很糟糕,但斯科特一直坚持写日记,也许他潜意识里一直认为整个探险都是一场戏,他要为观众们表演到死。他的最后一篇日记写于3月29日,内容是:“看在上帝的份上,请照顾好我的队员们。”他很可能就是在那一天或者30日离开人世的。这场大戏最让人唏嘘的地方是,发现三人尸体的那顶帐篷距离南纬80°补给站只有18公里的距离,如果当初斯科特听从了奥茨的建议,用几匹马的生命换来一个位置更靠南的补给站,那么斯科特一行人就会得到一吨的物资。换句话说,斯科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个人道主义绅士的名声,他饰演的这个英雄角色到死都没有演砸。

还有一个更让人唏嘘的细节是:当同伴们于8个月后找到斯科特最后的营地时,发现雪橇上竟然还装着16公斤重的岩石标本。也就是说,当自己的生命都難保的时候,斯科特竟然还没有忘记科考的任务!这样的事情阿蒙森是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这个小细节准确地表明了两人的不同:斯科特是个坚持按照英国绅士标准要求自己的人,他不但要把事情做成,还要把事情做得尽可能地漂亮,不给后人留下任何把柄。换句话说,在斯科特看来,征服南极点固然重要,但征服的方式更重要。他希望依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征服它,而人拉雪橇才是最完美的方式,最符合他心目中的理想主义精神。甚至有人猜测说,斯科特潜意识里一直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而悲剧英雄才是英雄的最高境界,所以他早已做好了死亡的准备,甚至死亡本身都早已变成这场大戏的一部分了。

相比之下,阿蒙森则完全没有斯科特的顾虑和约束,他是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而且目标明确,为了实现目标他可以不惜一切,而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满理性,严谨到近乎残忍。不过,阿蒙森也是有底线的,比如他也曾禁止部下随意射杀海豹,他本人也很喜欢狗,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杀狗,只是在他心目中人命比狗命更重要而已。

斯科特的死讯传到欧洲后,人们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英国报纸都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这次南极点赛跑,记者们一致把斯科特描绘成一位真正的英雄,并暗示阿蒙森对斯科特的死负有间接责任。只有奥茨的母亲是个例外,她公开指责斯科特才是杀人犯,并拒绝去白金汉宫接受儿子获颁的荣誉奖章。

面对英国媒体的冷嘲热讽,阿蒙森的反应是:“如果可以换回斯科特的生命,我愿意放弃所有的荣誉和金钱。”由此可见,阿蒙森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相比之下,斯科特妻子凯瑟琳的回答更值得玩味。她在一封写给斯科特老朋友的信中说:“如果他们没有坚守在生病的队友的身旁,可能还有生还的机会……所以我很欣慰他们没有生还。”由此可见,凯瑟琳和沙克尔顿的妻子艾米丽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人,前者更喜欢看到一头死去的雄狮,后者则正相反,更想看到一头活驴。

夫妻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凯瑟琳把斯科特培养成了一头死去的雄狮,而艾米丽则鼓励丈夫勇敢地成为一头活驴。人类社会曾经十分崇尚死去的雄狮,因此斯科特一直是万众敬仰的大英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终于意识到一头活驴才是更加宝贵的东西,于是沙克尔顿终于红了起来,成为更多人的偶像。我们的这次南极之旅基本上相当于重走了一遍沙克尔顿当年的探险之路,对于很多欧美游客来说,仅此一项便已值回票价了。

重走沙克尔顿之路

11月19日清晨,“海精灵号”继续行驶在斯科舍海中。当时的气温只有零下2℃,海面上出现了大量浮冰,一群花斑鹱(Cape Petrel)在船的周围上下翻飞,远处偶尔还能看到鲸喷出的水柱,生命在严酷的环境中依然旺盛地生长着。

早上5点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座黑色的海岛,岛上怪石嶙峋,在浓雾中显得非常诡异。安雅通过广播通知大家,象岛马上就要到了。船上立刻骚动起来,团友们纷纷冒着严寒跑到甲板上拍照,因为大家昨天刚刚听完关于此岛的传奇故事,心中的激动尚未平复。

从地理上讲,象岛(Elephant Island)就是南设得兰群岛最北端的一个岛礁,环境恶劣无法住人。但这个岛对于我们的南极“诸葛亮”沙克尔顿来讲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他领导的“坚忍号”探险之旅中的重要一站。那次探险可以说是整个南极探险史中最为著名的一次,但它之所以出名,原因并不是因为成功,而是因为失败。

让我们从沙克尔顿的“猎人号”探险开始说起吧。那次探险虽然创造了新的人类南行世界纪录,沙克尔顿本人也因此而被封爵,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内心十分清楚,自己毕竟没有到达南极点,从历史角度看只能算是一次失败。两年之后,斯科特和阿蒙森的南极点赛跑把南极故事推向了高潮。虽然最终一个活了下来,另一个全军覆没,但两人都成功到达了南极点,并因此而永垂青史。

沙克尔顿在那场世纪大赛中完全成了看客,他肯定是不甘心的。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力争成为第一个横穿南极大陆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四处化缘,终于买到了两艘探险船,一艘“极光号”(Aurora)作为补给船从罗斯海一侧登陆,在登陆点和南极点之间设置一系列补给站迎接他下山,而他本人则驾驶“坚忍号”(Endurance)从威德尔海一侧登陆,率队走到南极点,再从罗斯海一侧走出来。他将这次冒险行动命名为“大英帝国穿越南极探险”(Imperial Trans-Antarctic Expedition),“坚忍号”的名字则来自于沙克尔顿的家训:只有坚忍才能成功(By Endurance We Conquer)。

这次行动的预算为5万英镑,这笔钱相当于现在的350万英镑,对于沙克尔顿而言算是一笔巨款。可还没等钱全部到位,沙克尔顿就在报纸上打出一则广告,上书:“招募勇士共度艰难险阻,酬劳微薄,必会经历严寒极夜,不敢保证活着回来,一旦成功则一举成名。”这则广告引来了5000多份申请书,沙克尔顿遵照人品优先的原则从中选出55人,加上他自己,每艘船各有28名探险队员。其中最重要的有3人,巧的是3人的名字都是弗兰克。第一个自然是沙克尔顿的老朋友弗兰克·瓦尔德,他因为那块饼干而成为沙克尔顿最忠实的助手,被任命为探险队的副队长。第二个是摄影师弗兰克·赫利(Frank Hurley),这次探险之所以名垂青史,与赫利拍摄的大量优秀照片有很大关系,人毕竟是视觉动物,一张照片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第三个是来自新西兰的航海专家弗兰克·沃斯利(Frank Worsley),他被任命为“坚忍号”的船长。事后证明沃斯利是沙克尔顿选中的最重要的人,如果没有他的话恐怕一船人都得死。

“坚忍号”原计划于1914年8月8日从英国出发,但5天前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沙克尔顿主动提出留下为国效力,但当时担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回复说:继续。从这一点即可看出丘吉尔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导人,他已经在想战后的事情了。

2个月后“坚忍号”到达了南乔治亚岛,在格雷特维肯捕鲸站停留了一个多月。沙克尔顿用赊账的方式从捕鲸站购买了足够多的煤炭和其他必需物资,还专程拜访了岛上的其他几个捕鲸站,和捕鲸者们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事后证明这两件事都非常重要。

沙克尔顿原定12月5日出發驶往南极,但一位捕鲸站站长提醒他说,今年南极海域出奇的冷,海冰面积比往年扩大了很多,建议他等等再说。经验丰富的船长沃斯利则建议沙克尔顿干脆放弃探险,因为“坚忍号”其实是沙克尔顿廉价买来的一艘蒸汽动力的游艇,只有44米长,7.6米宽,船体也不坚固,抗冰能力很差。但沙克尔顿坚持按原计划驶往威德尔海,这是沙克尔顿第一次拒绝听从沃斯利的意见。

几天后“坚忍号”就遇到了浮冰,很快就被困在冰里出不来了。沙克尔顿决定在冰上过冬,希望来年春天浮冰能够化开。为了度过这漫长的极夜,沙克尔顿为每个船员都分配了具体的任务,好让大家保持忙碌,尽量减轻黑暗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他还经常组织大家在冰上玩游戏,在船上排演戏剧,甚至在地图上模拟世界大战的进程。沙克尔顿做这些事情可谓驾轻就熟,这是他展现领导才能的绝佳机会。

探险队在冰上一住就是10个多月。第二年的10月24日,融化的冰块终于把“坚忍号”的甲板挤破了,海水灌了进来。沙克尔顿无奈地宣布弃船,把东西全都搬到了3艘6米多长的救生艇上。此时沙克尔顿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因为他意识到这次探险计划彻底失败了,横跨南极大陆第一人的桂冠也不可能戴到自己头上了,剩下的任务就只剩下逃生了。

为了减轻重量,沙克尔顿要求每位船员最多只能带2磅重的私人物品。他自己以身作则,当着大家的面把金表等贵重物品扔进了海里,却留下了一本白朗宁诗集,他要用诗歌给大家鼓劲。他还撕下了《圣经》中和求生有关的3页,其余的也都被丢进了大海。他又要求船上的木匠哈利·麦克尼什(Harry McNish)把他心爱的猫杀了,以免浪费粮食,这一点引起了后者的不满,但沙克尔顿的态度十分坚决:“我的责任是让你们每一个人都活下来,因此我不能感情用事。”

为了抢救存放在船舱底部的玻璃底片,摄影师赫利冒着被冻伤的危险跳进冰冷的海水中,打捞出520张底板。沙克尔顿和他一起从中挑选出150张底片,其余的尽数扔掉了。“企鹅照片已经够多了,我们不需要这些。”沙克尔顿对赫利说,“但那些关于探险队的照片必须留下,否则的话我们就像一群女中学生去郊游却不幸被淹死了一样。”显然,沙克尔顿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必须把这次探险之旅变成一场表演,而这场表演光有文字记录是不够的,还需要图片作为证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沙克尔顿预言了读图时代的到来。

11月21日,“坚忍号”终于沉入海中。船长沃斯利建议大家在冰上原地等待,但沙克尔顿坚持要大家拖着救生艇向400公里外的一座小岛进发。这是沙克尔顿第二次没有听从沃斯利的建议,结果证明他再次错了。海冰表面崎岖不平,拖起来十分费力。木匠年纪较大,累得走不动了,再加上被迫杀猫的事情让他很不爽,便号召大家起来造反。此时沙克尔顿表现出了高超的领导才能,他先是掏出手枪把木匠制服,然后把大家召集到一块,宣布说虽然船沉了,但他仍然是探险队长,仍然会对大伙儿负责,所有人的工资也一定照发不误。

虽然制服了潜在的叛乱,但冰面拖船的方法实在是效率太低了,他们7天只前进了12公里,还不如海冰移动的速度快呢。沙克尔顿终于听从了沃斯利的建议,命令大家在一块浮冰上安营扎寨,希望移动的冰块能把他们带往某个海岛。此时他们携带的粮食已经基本耗尽,船员们只能依靠猎杀海豹为生。海豹的脂肪可以用来做燃料,将瘦肉烤成半熟,这样既可以下咽又可以补充维生素C,防止得坏血病。沙克尔顿严禁大家一次性捕杀太多的海豹,这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尚,而是因为他不想让大家觉得又要在冰上度过很长的时间了,由此而产生绝望的心理。

探险队在这块浮冰上住了3个多月,直到第三年的4月9日,海冰上终于出现了一道裂缝。沙克尔顿立即下令所有人登上3艘救生艇,顺着这条通道驶入了茫茫大海。当时正是南极的初冬,气温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左右徘徊,队员们的衣服被海水淋湿了,很快就结成了冰。他们只能拼命划桨,靠身体产生的热量取暖。这还不算,这片海域里到处都是虎鲸,如果它们施展出猎海豹的本事把船弄翻,大家肯定都得变成虎鲸的口粮。

探险队员们就这样战战兢兢地在海上漂流了6天,终于漂到了象岛。此时这座小岛就在我们面前,除了蓝白色的冰川和黑乎乎的岩石,岛上看不到任何植被,也没有海滩,和大海接触的部分全是直上直下的绝壁,根本没有歇脚的地方,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人愿意上岛的。不过,当年“坚忍号”上的探险队员们肯定不这么想,他们已经有将近500天的时间没有见到过任何陆地了,无论如何也要冒险抢滩登陆。

知道了这段历史的我们自然也想上岛看看,但象岛周边海域风急浪高,登陆非常危险。一位探险队员告诉我,他已经来过象岛4次了,全都是在邮轮上看一眼就走了,连冲锋舟都没有放下来。那天我们的运气出奇的好,天空晴朗,浪也不是很大,安雅当即决定冒险放下冲锋舟,向探险队当年的登陆点驶去。那是整个象岛唯一的一块平地,走近才知那其实就是一块大概30平方米左右的礁石,高度不足2米,随便来个大浪都会把它打湿。这地方临时歇脚还凑合,常住的话非得把人逼疯不可。因为岸边的浪还是太大,我们最终没能登陆,只在距离岩石很近的地方拍了几张照片。探险队留下的所有遗迹都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岩石上只剩下一座半身石像,刻的是当年前来搭救他们的智利船长路易斯·帕多(Luis Pardo)。

亲眼看到了这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登陆点,我立刻就明白了沙克尔顿为什么会选择再次冒险出海求救。这地方不但不适合人类生存,而且也不在任何常规航线上,留在这里相当于等死。于是沙克尔顿决定自己带领5名队员组成敢死队,冒险驾船出海去寻找救兵。剩下的22名探险队员在副队长瓦尔德的带领下留在岛上等待救援,瓦尔德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大家不被饿死,但更重要的任务是鼓舞士气,防止有人自杀。

敢死队有三个选择。第一个是距离象岛最近的欺骗岛(Deception Island),虽然也是座荒岛,但可能有捕鲸船在那里作业。第二个是距离象岛1000公里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但必须顶风穿越德雷克海峡才能到达,几乎不可能。第三个选择是距离象岛1500公里的南乔治亚岛,虽然距离远但顺风,最有可能成功。

木匠麦克尼什奉命将3艘救生艇中体积最大状态也最好的“詹姆斯·凯德号”(James Caird)进行了加固,增加了一根桅杆和一面风帆。人员组成方面,沙克尔顿决定带上木匠,因为他怕木匠趁自己不在时惹是生非。他还决定带上船长沃斯利,事后证明这是他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不过,他不顾沃斯利的反对,在船舱内放进了很多压舱石。这是沙克尔顿第三次没有听从沃斯利的建议,事实再次证明沃斯利的建议是正确的,压舱石让本来就狭小的船舱变得拥挤不堪,而且坑坑洼洼的,让人几乎没法躺下休息。

1916年4月24日,敢死队带着只够吃一个月的干粮出发了。我曾经在格雷特维肯的捕鲸博物馆里见到过“凯德号”的仿制品,它是一艘只有6.8米长的小舢板,船体纤细,很难想象6个人靠它在波涛汹涌的南极海里航行1500公里。实际情况比我的想象还要糟糕,因为加了压舱石的缘故,船体吃水很深,海水不断地涌进船舱,需要有一个人不停地往外舀水,有时甚至需要往外铲冰。于是沙克尔顿把6人分成两组,每12小时轮换一次。工作时一人负责掌舵,一人负责风帆,一人负责舀水,12小时忙个不停。

吃不饱休息不好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方向错误,一旦错过目标绝无生还希望。南乔治亚岛只有170公里长,要想在航行1500公里后找到一个170公里长的小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小船晃得太厉害,那几天天气又不好,几乎看不见太阳,担任领航员的沃斯利在整个16天的航行过程中只看了4次六分仪,大部分時间他都只能依靠直觉行船。

这还不算,行驶到第8天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场极其罕见的暴风,事后得知附近一艘500吨的渔船都被打翻了。他们一边不停地往外舀水,一边祈求上帝保佑。最终“凯德号”奇迹般地经受住了考验,但船中储存的淡水被倒灌进来的海水污染了,他们面临着被渴死的风险。所幸几天后沃斯利看到了海面上漂浮的海带,继而又看到了几只海鸟,他知道这就意味着距离陆地不远了。又坚持了几天后,他们终于看到了陆地。但海面依旧波涛汹涌,根本无法靠岸。不过他们已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驾驶小船冲了上去,居然成功了。事后沙克尔顿回忆说,他怀疑他们是否还能再多坚持一天。

这次航行的整个过程不可思议,被誉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小船海上航行。

上岸后他们先是找到一处泉水暴饮了一顿,又杀死了几只信天翁雏鸟煮了一大锅鸟汤,这才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他们就这样在岸上休息了好几天,靠泉水和信天翁雏鸟稍微恢复了体力。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他们登陆的地方是南乔治亚岛的南岸,所有的捕鲸站都在北岸。他们曾经试图驾船绕到北岸,但“凯德号”在抢滩登陆的时候损坏严重,他们试了一次就知道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沙克尔顿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带领两位体力好的队员横穿南乔治亚岛,徒步走到北岸去。

我们在南乔治亚岛的时候曾经重走了一遍当年沙克尔顿的徒步路线,但我们只走了7.4公里,而且只需要爬上一个300米高的小山。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前面是什么,所以一点也不害怕。但当年的情况就不同了,前文说过,南乔治亚岛是一个非常陡峭的海岛,最高峰的海拔将近3000米,中央山脉常年被冰雪覆盖,在那之前还从来没有人上去过,根本不知道那里有没有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但沙克尔顿已经别无选择了,他只能冒险一试。

1916年5月19日凌晨3点,沙克尔顿带着沃斯利和另一名探险队员出发了。他们只带了够吃3天的食物,除了一根绳子外没有任何专业的登山设备,只能在自己的鞋底插了几根钉子当作冰爪。他们一路不停地走,有好几次走错了路不得不返回重走。下山时又遇到了一处陡峭的悬崖,试了几次都找不到下山的路。他們把心一横,干脆把绳子卷成坐垫,3人坐在上面一路滑下了山谷。我们徒步的时候也遇到了一段40多度的陡坡,高度大概有100米左右。我一开始还试图走下来,但走了几步就发现根本站不住,索性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路滑到了山脚下。记得当时大家都兴高采烈,像是小孩子在玩滑梯,可当年他们滑的是一段至少有300米高的悬崖,而且根本看不清山脚下到底有什么,很可能会被摔死。

第二天上午7点,沙克尔顿听到了一声汽笛,他们立即发足狂奔,终于在下午4点钟的时候走进了斯特罗姆尼斯(Stromness)捕鲸站。站长疑惑地对眼前这位衣衫褴褛、骨瘦嶙峋、皮肤被海豹脂肪燃烧后产生的烟雾熏得黝黑的人说:“我记得你的声音,但不认识你了。”

两人上一次见面,已经是17个月之前的事情了。之后捕鲸站一直没有收到探险队的任何消息,他还以为这帮人已经死了。

这次横穿南乔治亚岛的旅程同样被誉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徒步之旅。3名探险队员在经历了诸般苦难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连续走了36个小时,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

此后沙克尔顿兑现了承诺,先是驾船到了岛的南岸,接回了困在那里的3名探险队员,又先后4次驾船驶往象岛,终于在第4次尝试时获得成功。剩下的那22名探险队员在瓦尔德的领导下艰难地在象岛上生活了4个半月,个中辛苦自不待言。

1916年8月30日,当沙克尔顿费尽千辛万苦找来的一艘智利小渔船冒险冲入浮冰区,终于到达象岛时,他手拿望远镜挨个细数从两只倒扣的救生艇里钻出来的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当他数到“22”时,立刻转身和船长沃斯利握了握手,激动地说:“他们都活着!”

至此,这段南极探险史上最著名的探险故事就讲完了。当时的世界还处在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于是沙克尔顿被看成一个失败者,很快就被人遗忘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人写了一本书,记录了那次探险的详细经过,人们这才意识到沙克尔顿的壮举有多么伟大。更重要的原因是,那时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变了,生命已经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200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曾经做过一个民意调查,让人们选出史上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当年让沙克尔顿“继续”的丘吉尔排名第一,达尔文排第四,沙克尔顿被排在第11位,是所有南极英雄当中排名最高的,比库克船长还高一位,而当年风头远胜于沙克尔顿的斯科特仅仅排在第54位。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质疑。比如,虽然“坚忍号”没有死人,但负责在另一侧接应他们的“极光号”却死了3名队员,严格来说这事应该算在沙克尔顿的头上。事实上,有人发现沙克尔顿出发前和一名美国女演员发生了婚外情,被发现后他的个人生活遭遇到严重的危机,他之所以在准备不充分,自然条件也不合适的情况下依然决定冒险去南极,就是因为他想依靠这次探险摆脱个人生活的窘境,有很强的个人动机。甚至有人评论说,幸亏“坚忍号”被海冰冻住了,以他当时的状况,如果顺利登陆并走向南极点,就将必死无疑。

“坚忍号”探险结束后,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探险队员们在3个月后就被送上了“一战”的前线,不少人战死沙场。1922年,沙克尔顿再一次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向南极进军,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格雷特维肯捕鲸站停留期间被心脏病夺去了生命,享年48岁。通常认为,南极探险史上的英雄年代在沙克尔顿死后便宣告结束了。

在妻子艾米丽的坚持下,沙克尔顿被葬在了格雷特维肯捕鲸站的墓地。我们专程去拜访了那个墓地,发现其他人的墓碑都是朝向东方的,只有他的墓碑面向南方,面向那块曾经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痛苦的南极大陆。沙克尔顿的副手瓦尔德的骨灰就在旁边,他死于1939年,但骨灰被弄丢了,直到2011年才被重新找到,并被转移到了这里,和自己的老上级葬在了一起。

另一位南极英雄阿蒙森在征服了南极点之后又把目光转向北极点,这一次他改乘飞艇,终于完成了这一壮举。事后有人认为,在他之前的几个号称到达了北极点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撒了谎,因此两个极点的桂冠都应该戴在阿蒙森的头上。但是,征服了两个极点的阿蒙森突然发现世界上已经没有值得他去冒险的目标了,百无聊赖的他只好宣布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去了。但后来他食了言,在参加一次北极搜救行动时死于飞机失事,享年56岁。

阿蒙森死后成了挪威的民族英雄,风头甚至盖过了南森。1993年有几个挪威人来到南极点,打算把阿蒙森当年留在那里的帐篷挖出来献给挪威冬奥会,结果其中一人掉进了40米深的冰窟窿,不幸身亡,挖帐篷的计划也就被迫取消了,看来他们没有学到前辈同胞的实用主义精髓,死得毫无价值。这一点还是美国人做得好,美国科学家于1957年在南极点建立了一个永久考察站,将其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点科考站,这才是对两位先驱者最好的纪念。

说到斯科特,他和两位同伴的尸骨以及他们最后住的那顶帐篷现在应该都已经沉入海底了,因为他们是死在罗斯冰架上的,下面已不是陆地。虽然近年来质疑他的声音越来越多,但他起码有一点是可以骄傲的,那就是他生出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斯科特和凯瑟琳所生的唯一的儿子皮特·斯科特(Peter Scott)后来成了一位国际知名的鸟类学家、画家和环保主义者,他所做的最知名的事情就是创立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该组织那个著名的熊猫标志就是他设计的。

写到这里,关于南极探险英雄年代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这一阶段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人的关注,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一阶段的主旋律不再是船与冰的对抗,而是人和大自然面对面的较量。故事主角也不再是性能优异的探险船,甚至也不光是职业探险家或者科学家,还包括了很多诗人、摄影师和艺术家。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艺术地记录了旅程中发生的故事,为原本枯燥乏味的极地探险带来了很多鲜活的人味儿,以及丰富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这一阶段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个人野心成为探险的主要驱动力,科考在很多时候都成了野心家们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但是,这个世界上谁没点私心呢?当私心变成野心,继而以冒险的形式表现出来后,其结果往往会超出野心家们的预想,变成全人类的大事。哥伦布就是这样一个人,前文介绍的这几位探险家同样如此,他们用自己的冒险行动为我們揭开了南极大陆的神秘面纱,为今后人类大规模进入南极、研究南极、利用南极铺平了道路。而这,就是探险精神的意义所在吧。

南极大陆的现状

参观完象岛,“海精灵号”继续向南极半岛驶去。因为一部分中国游客的抗议,船长放弃了原计划将要造访的欺骗岛和半月岛(Half Moon Island),沿着南极半岛的西侧一路向南走,最终到达了位于南纬64°的席尔瓦湾(Cierva Cove)。前方邮轮发回来的情报说,再往南走就会遇到浮冰,非常危险。于是探险队长安雅果断做出决定,“海精灵号”不再继续前进了,这就是我们此行所能到达的最南纬度。一部分中国游客虽然很不满意,但这次的原因是为了安全,所以大家也就没话说了。

那天天气不错,我们乘坐冲锋艇在席尔瓦湾的南极半岛一侧登陆。登陆点是一个面积很小的沙滩,没什么可看的,大家在岸上照了一张“签到”式的照片,表明自己登上过南极大陆了,便迅速回到冲锋艇上,继续在海湾里巡游。这里漂浮着很多冰山,有几座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高达30多米,显然是从很远的某个大冰川上崩解下来,漂到这里搁浅了。冲锋艇在冰山之间钻来钻去,我们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得目瞪口呆。如此壮丽的景象,地球上只有在两极地区才能见到,这是大自然赠予所有勇敢的人的礼物。

海湾里还有很多已经融化得差不多的小冰山,我们在一座低矮的小冰山上看到了几头食蟹海豹(Crabeater Seal)。这个名字有点误导,其实它们主要靠南极磷虾为食,它们的牙齿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形状,像鲸须一样可以用作过滤器,便于从海水里捞磷虾。食蟹海豹是地球上种群数量最多的海豹,一个原因是磷虾资源量足够大,另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只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地区,人类很难进入它们的领地,它们因此而躲过了地球上最凶猛的捕食者。

不过,我们在南极半岛看到的数量最多的动物还得说是巴布亚企鹅。这种企鹅会捡小石子搭窝,窝的质量远比另一种南极常见的帽带企鹅(Chinstrap Penguin)要好得多。我们在南设得兰群岛中的一个名叫HO的小岛上发现了一个企鹅聚居地,两种企鹅共享一个生态位,帽带企鹅明显竞争不过巴布亚企鹅,数量还不及后者的一半。

我们还在米凯尔森港(Mikkelsen Harbour)中的一块大礁石上发现了另一个企鹅聚居地,干脆全都是巴布亚企鹅。那块礁石上布满了厚厚的积雪,但巴布亚企鹅很聪明,挑了几个积雪稍微薄一点的地方拉屎撒尿,企鹅的排泄物颜色深,吸热快,很快就把雪融化了,露出了底下的泥土,于是它们就可以在上面搭窝孵蛋了。

我注意到巴布亚企鹅经常会吃雪,我原以为它们渴了,但我很快就明白这个动作其实另有用途。探险队组织大家在米凯尔森港里来了次南极冬泳,我只游了10秒钟就坚持不住了。据说当天的水温是零下1℃,那种刺骨的寒冷实在是超出了人类的承受能力。经过这次尝试,我立刻明白巴布亚企鹅为什么要吃雪了,它们习惯了在冰冷的海水里捕鱼,上岸后肯定热得不行。它们吃雪不是因为渴,而是为了降低体温。

与此同时,我对沙克尔顿探险队里的那位摄影师赫利又多了一分崇敬之心。他为了挽救自己的摄影作品,多次潜入冰冷的海水中打捞沉在船舱底部的玻璃底板,这毅力太让人佩服了。

探险队里的生物学家米凯拉告诉我,巴布亚企鹅之所以数量多,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它们会搭窝,而是因为它们的食谱非常广,什么都吃,再加上它们对温度的适应力也很强,从南极到亚南极地区都有分布,因此这种企鹅很可能会慢慢把其他品种的企鹅排挤走,最终成为南极大陆的超级物种。

如此残酷的生存竞争是生物界的常态,人类当然也不例外。英雄年代结束之后,人类探索南极的脚步因为“二战”等原因而停滞了一段时间,“二战”结束后便迅速恢复了。因为科技水平的进步,此时的南极探险不再像英雄年代那样悲壮了,探险家们的人身安全有了基本的保障,南极知识的积累速度也成倍增加。

在这一阶段唱主角的是美国人。“二战”让美国成为全球新的霸主,南极又是地球上唯一未被征服的土地,自然吸引了美国人的目光。美国探险家比较注重高科技,他们继承了阿蒙森的实用主义原则,怎么方便怎么来,因此第一个使用车载运输、第一个使用无线电通讯、第一个飞越南极点的都是美国探险队,美国可以说开创了南极探险的机械化时代。

1946年8月,美国政府组织了一次“跳高行动”(Operation Highjump),动用了4700名官兵、29架飞机、12艘舰船和1艘航母组成南极远征军,对南极大陆进行了一次从空中到地面的全方位侦查。通过这次普查,南极大陆表面的所有秘密可以说都被揭开了,南极探险的主旋律也从发现新领地变成了对南极自然资源的攫取,南极大陆岌岌可危。

要想开发南极资源,首先必须划分势力范围。于是,20世纪前50年里,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智利、挪威、阿根廷、新西兰、法国在内的7个国家先后对南极大陆部分地区提出了领土主权要求。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谁先发现归谁,有的说谁离得近归谁,还有的说谁先占领归谁。于是,阿根廷于1951年在南极半岛建成了“希望站”(Esperanza Station),并開始有计划地向那里移民。他们还故意让怀孕7个月的妇女来这里过暑假,生下了第一个“南极宝宝”。后来甚至发展到在希望站建托儿所和学校,每年夏天选派几名妇女儿童来此居住一段时间,希望能造成南极大陆有永久居民的假象。其实这么做不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对于当事人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情。南极大陆气温低,病毒病菌都被冻死了,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免疫系统发育都不健全,一回到“人间”就开始生病,其中一名在南极大陆生活过一段时间的阿根廷儿童回到阿根廷本土后就病死了。

我们原本打算去这个希望站参观一下,可惜那天天气不好,浪大得没法登陆,我们只在港湾里视察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从望远镜里看过去,这个站的建筑物布置得还挺规整的,但却没有人气,一个行人都没有看到。

眼看地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即将被列强瓜分,科学家们再次站了出来。1957~1958年恰逢太阳活动高峰,几位国际顶尖的物理学家提议组织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南北两极进行联合观测,并将其命名为国际地球物理年(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美国政府趁此机会于1958年5月2日向其他11个国家书面建议召开缔结南极条约国际会议,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经过一年的谈判,这12个原始缔约国于1959年底一致通过了《南极条约》(Antarctic Treaty),以冻结的方式搁置了各个主权国家对南极领土的要求,以此来确保南极科考能够顺利展开,占地球表面积十分之一的南极大陆可以被人类和平地加以利用。

自1961年生效后,《南极条约》已经正常运行了半个多世纪,被誉为是人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最佳样本。此后,在《南极条约》的框架之下,条约协商国又先后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和《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的最后文件,把南极大陆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统统封存了起来。从此南极大陆变成了一个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露天实验室,除了科研活动和旅游外,其他一切行为均被禁止。

此后《南极条约》缔约国又签署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CCAMLR),把南极海也纳入了一个非常严格的监管体系。只不过海洋生物被当成了一种资源,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

探险队里的生物学家米凯拉曾经在乔治王岛住过一年,对南极科考站有很深的了解。据她介绍,南极大陆现有超过60个科考站,但有不少科考站基本上就是量量气温测测风速什么的,科研水平很低,它们的存在就是为所属国家占地盘用的,因为《南极条约》规定只有在南极建有科考站的国家才能成为正式协商国,具备投票权,否则只能作为非协商国加入《南极条约》,没有投票权。

不过,也有很多科考站科研水平很高,做出了很多对人类社会影响很大的发现。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英国哈雷站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洞,进而证明氟氯烃等工业气体会破坏大气层上空的臭氧层,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将会给地球生命带来致命伤害。于是世界各国于1987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全面禁止这类气体的使用,人类这才侥幸逃过一劫。另一个著名案例就是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南极在这个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3年出版的报告指出,南极冰盖整体在减少,而且减少的速度在加快。1993~2010年每年平均减少90亿吨的冰,2005~2010年平均每年减少1470亿吨的冰!要知道,整个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总量也只有3000亿吨,目前南极冰盖每两年就会少掉一个阿尔卑斯山,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中国是《南极条约》的受益者之一,因为中国人在南极地区出现得非常晚,很难对这块地方拥有话语权。其实古代中国的航海水平并不差,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要比哥伦布早了将近一个世纪。但古代中国人骨子里缺乏冒险精神,郑和走的大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航线,并没有发现什么新大陆,甚至连新的海岛都没有发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评价说,中华帝国的疆域是如此广阔,边境线是如此漫长,以至于中国人的世界观里有个致命褊狭,他们觉得明王朝的疆土就已经是整个世界了,中国人对大洋彼岸的一切几乎一无所知。

相比之下,岛国日本倒是很快赶了上来。南极探险的英雄年代中只有一支来自东亚的探险队,那就是日本探险队。虽然他们装备不良,经验也不足,但居然成功地在鲸湾登陆,并沿着罗斯冰架一直走到了南纬80°的地方。如今南极大陆上还有一段海岸线就以探险队队长白瀨矗的名字命名,这是南极大陆上少有的以东方人名字命名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终于有了去南极的机会和能力。1980年中国政府派董兆乾和张青松两位科学家赴南极考察,这很可能是中国人首次踏上南极大陆。1983年中国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次年便派出一支由591名队员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奔赴南极,并于1985年2月在乔治王岛建成中国长城站,中国也因此而顺利地于1986年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终于有了投票权。

我们的行程中原本有访问长城站的安排,但部分中国游客为了追求纬度,强迫船方取消了长城站的访问。后来在更多中国游客的坚持下,探险队长安雅改变了主意,我们终于得以访问了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科考站。经过多次扩建,如今的长城站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2座建筑物,总面积高达4082平方米的大规模科考站,可接纳25人在站内越冬,夏季的最高接待能力则达到了80人。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夏季科考队还没有来,站内只有14名过冬的队员在值班。在他们的陪同下,我们访问了活动中心和科研楼,体验了一下在南极过冬的感觉。

活动中心是刚刚建成的,包括一个相当现代化的厨房,所以整幢大楼里都有一股中国饭的味道,可以说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活动中心里面还有一个篮球场,据说周边几个考察站的科学家们经常来这里打篮球,篮球场起到了外交的作用。不过我去的时候没人打篮球,场地里倒是放着一张乒乓球桌,桌上还有一个烟灰缸,这两样东西也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擺设。正如米凯拉所说的那样,在南极这个不属于任何人的地方,每个人反而都更爱国了,每个国家的科考站都极具该国特色,科考站里的每个人都活得更像是他隶属的那个国家。

生活习惯可以有民族特色,但科学是不应有国籍的。遗憾的是,在长城站内越冬的一位年轻的气象科学家居然不相信气候变化,不相信国际主流科学界早已达成的共识,认为那都是西方国家为了阻止中国进步而策划的阴谋,不禁让人担忧新一代中国科学家是否会被所谓的“爱国主义”蒙住双眼。有意思的是,长城站内的博物馆展出了一张1984年12月27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在报道中国首支南极考察队出征新闻的同时,把南极定义成了一个“万宝之地”,把南极大陆描绘成一个“拥有220种矿物,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和煤储量丰富”的地方,暗示中国科考队是去探矿的。该文章还援引新华社电称,“南极磷虾储量达到了10亿~50亿吨,如果每年捕捞7000万~1.5亿吨磷虾的话,不会影响大洋的生态平衡”。暗示中国科考队是去捞虾的。

事实上,最新的数据显示,南极磷虾储量还不到4亿吨。在CCAMLR的严格监管下,目前的年捕捞量只有15万~20万吨,但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呼吁需要降低配额了,因为南极磷虾是几乎所有南极动物的食物来源,不能有任何闪失。

当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对南极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不再把南极大陆仅仅当作资源宝库了。中国的主流科学家也不都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年轻气象学工作者那样带有偏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南极的科研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孙立广教授通过研究南极企鹅的粪便,重建了企鹅演变史。再比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冰河专家孙波在中国中山站完成了对南极冰盖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研究,两人的论文都刊登在国际著名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家秦大河于1989年参加了一支由六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成功地徒步穿越南极大陆,成为首个完成这一壮举的中国人。

尾声

离开南极之前,“海精灵号”驶入了位于南极半岛岛尖东侧的南极海峡(Antarctic Sound),试图第二次在南极半岛上登陆。可惜由于海冰的阻挡,大船根本无法靠近陆地。探险队长安雅决定改乘冲锋舟冲入浮冰区,并尝试登上浮冰,让大家体验一下沙克尔顿当年在浮冰上安营扎寨的感觉。初次体验效果还不错,大家在浮冰上蹦蹦跳跳,感觉和在陆地上没什么两样,但很快我就意识到那块浮冰是探险队员事先帮我们选好的,冰面积雪也被清理掉了。否则的话,冰块上出现的裂缝会被积雪盖住,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海里去,当年有一名探险队员就是这样掉进了冰冷刺骨的海水之中,多亏沙克尔顿眼明手快,一把将他拉了回来,总算捡了条命。

我们刚刚在浮冰上玩了5分钟,安雅突然下令全体撤退。原来,因为海冰的移动速度很快,我们差点被一块漂移过来的浮冰挡住退路。曾经有一个旅行团就是这样被困在了浮冰上,大家不得不冒险在浮冰上走了很久,这才终于得救。

虽然没能再次登上南极大陆,但我们却因祸得福,看到了一幅南极特有的美景。“海精灵号”特意驶进了一片桌状冰山聚集的海域,并在其中巡游了3个多小时,让我们过足了眼瘾。桌状冰山是冰架断裂后的产物,外表四四方方的像一块大冰砖,和从冰川上断裂下来的普通冰山很不一样。

虽然不如普通冰山那么多姿多彩,但桌状冰山胜在体积巨大,气势雄伟。那天我们看到的最大的一座桌状冰山有2公里长,露出海面的部分高约30米,因此水下部分有将近200米,是一个超出一般人想象的庞然大物。“海精灵号”的船长艺高人胆大,我们也得以从近距离观赏了桌状冰山的细节。这种冰山的表面异乎寻常地平整,上面布满了浮雕般的细微花纹,有一种神秘的美感,让人百看不厌。

探险队的冰川学家海蒂告诉我,冰川学界把比较大的桌状冰山都编了号,目前已知最大的桌状冰山代号为B15,12年前诞生于罗斯冰架。这座冰山长195公里,宽37公里,比很多国家都大。它至今仍然没有全部融化,还剩下一些遗迹,科学家们正在密切监视它的走向。

我们在这片海域一直流连到夕阳西下,这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南极半岛,向北方驶去。那天是个阴天,乌云好似一块天幕,把桌状冰山映衬得晶莹剔透,宛如仙境。冰山的上方盘旋着无数只南极海鸟,水面上不时有海豹和企鹅探出头来,远处还能见到正在喷水的鲸,这些南极生灵似乎在和我们一起欣赏这幅人间奇景。

不过,理智却告诉我,它们只是在捕食而已,世界上只有人类才有能力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只有人类才有能力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这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游泳游不过海豚,打架打不过鲸,耐寒能力比不上企鹅,潜水能力比不过海豹,我们从南极获取资源的能力远远比不上这些动物,但只有我们才具备高级的智慧,能够理解并欣赏眼前发生的一切,这就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我们是地球上唯一有智慧的生物,我们感受美的能力傲视全球,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保护南极大陆,因为保护南极之美就是保护我们的人性。

(南极参考资料:Robert Burton,South Georgia,南乔治亚政府出版物;Nathaniel Harris,Explorers & Exploration;Edward B. Zellem,CLAUSEWITZ AND SEAPOWER: LESSONS OF THE FALKLAND ISLANDS WAR;Andrew Hund,Antarctica and the Arctic Circle A Geographic Encyclopedia of the Earth's Polar Regions)

猜你喜欢
阿蒙森沙克尔顿
“坚韧号”南极远征失踪之谜
本期面孔
最慢的人先到终点
最慢的人先到终点
最慢的人最先到终点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外一首)
机智的斯克尔顿
迟到20年的道歉
一百年前的招聘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