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这一天,表弟订婚了。困扰这个家庭两年之久的难题终于尘埃落定。表弟是表舅家的大儿子,今年28岁,大专毕业,稳重老实,外形俊朗,在南方一座城市打工。他并非恋爱困难户,但婚事却让家里操碎了心。
表弟有一个稳定的女朋友,也来自家乡,在同一座城市打工。两人一见钟情,恋爱一年后,都认定对方是自己一生的伴侣。两年前,双方家长见了面,认可了这桩婚事。那年,表弟26岁。这在农村已属大龄青年,表舅希望尽快把婚事办了,也算是了却老人的一桩心事。女方家长也爽快,同意结婚,但有一个条件:先在县城买套房,否则免谈。
表舅家住近郊的一个乡镇,世代务农。到了他这一代,虽不再依靠那一亩三分地的微薄收入,但并无稳定的工作,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几年前,他用积攒多年的钱在乡镇边上盖了一套房,想着今后作为表弟的婚房。没想到女方家却不满意,认为位置太偏、环境不好。表舅蒙了,不知如何是好。在城里买房,他肯定没这个能力,这几年房价涨得厉害,县城最普通的房子每平方米也得四五千元,再加上装修,少说也要50万元。何况,家里还有两个儿子,若是女方都如此要求,他该如何应对?
表舅试图做表弟的工作。谁知,表弟态度坚决,此生非此女不娶。话虽如此,家里的境况表弟一清二楚,他也曾试图让女友去说服她的父母。可是女友是个乖乖女,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两个年轻人左右为难。不得已,表舅去求中间人说和,可几经斡旋,也未能改变对方的想法。中间人还悄悄对表舅说:“说起来,人家的要求也不算过分。怪只怪你家有三个儿子,負担太重,即便将来拆迁分家产,也得不了多少,趁着还没结婚,人家当然能多要一点是一点。这也是为了人家的姑娘着想。”
几经努力没有结果,表舅恼了,索性耗着,婚事搁置了下来。好在,表弟和女友是有感情基础的,即便双方家庭一直在博弈,也没有影响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而表弟,这两年在工作上也十分卖力,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弥补家庭的短板。只是,节假日他极少回来,即便回来,多半时间都在睡觉,或是与朋友聚会,和表舅几乎无话可说。我们都知道,他心里难过、无奈、酸楚,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比表弟更难过的是他的奶奶,我的舅奶。这位80多岁的老人,看着孙子沉默寡言的样子,她常常背地里抹眼泪,每逢有亲戚看望她,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孙子的婚事。
转机出现在年前。表弟东拼西凑了十几万块钱作为首付,在他们的务工地订了一套房。开始女方家还是不太满意,认为太远了不方便走动。后来,中间人去做工作,说大城市的房子比小县城的房子升值快。表弟也表态:会一辈子对女孩好,将来还要将女方父母接到大城市去养老。终于,女方父母点头了。
表弟的婚事定了,作为旁观者的我,心情却难以平复。这几年,都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路灯亮了,村人着装时髦了。可是观念呢,却没有跟上脚底的步伐。在这样的环境中,爱情越来越贵。但愿我的其他表弟们,不再被旧的婚姻观念绊倒。
安徽阜阳 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