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强 王 月
2017年石油巨头能否王者归来
■ 张 强 王 月
英国诗人雪莱说: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么?在经历了两年的低油价寒冬后,石油巨头们也逐渐感受到了重回市场的暖意。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相继发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表中不难看出,石油市场似乎正在渡过最后的春寒时期,一些大型石油公司甚至开始盈利,当然以成本优势闻名的雪佛龙公司也位列其中。
2016年的大部分时期油价都已经徘徊在40~50美元/桶之间,在2017年初,甚至多次突破50美元。若油价继续保持稳定向上的趋势,石油大亨们必将做好迎接行业强势反弹的准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Evan Calio表示:“这是一个像饥饿游戏一样的环境,身临其境可以发现,巨头们正在学习如何降本增效。两年前,没有人能够预料到桶油成本可以下降的如此迅速。低油价倒逼技术进步的效率是惊人的,毫无疑问低油价鞭策行业不断发展。”
经历过这次低油价洗礼,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在削减了股息和成千上万的冗余职位后,再次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盈利能力,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技术也日臻成熟,大型石油公司在2017年很有可能以更稳健的姿态强势回归。
在过去一年中,根据美国劳动部门统计,美国缩减了近两万个钻井相关的岗位。在诸如墨西哥湾等地区,石油巨头已削减了深水钻井之类的项目,同时缩减的还包括世界各地数十亿美元的项目。
在美国本土,水力压裂技术带来的页岩气革命曾经使北达科他州等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但是低油价使当地经济突然降温,那些盲目投资、大胆冒进的公司开始步入崩溃的边缘。
除了被迫削减股息,不少石油公司开始降低预算。例如,康菲石油公司勘探和生产的资本预算减少了2/3——达到了100亿美元!自2014年底以来,其股价已从70美元跌落到40美元左右。
此外,由于钢材、钻井设备和油田服务报价的骤降,使得上游勘探开发项目成本大大降低,大型能源公司开始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获得更多的降本空间,进一步扩大了盈利空间。
虽然众多的油气公司投资大幅减少,但足够多的项目获得了启动和运营资金。在投资了数百亿美元后,许多大型石油公司的大型项目将在未来几年内相继投入生产,将从投资模式转变为“收益模式”。前期投入了许多资金,终于看到了获取回报的前景,这和放长线钓大鱼是一个道理。
例如,雪佛龙在澳大利亚的大型Gorgon天然气项目成本从预计的370亿美元增加到500亿美元以上。这使得公司预算紧张,但随着Gorgon项目产量的增加,日本和韩国客户纷纷采购天然气,雪佛龙盈利指日可待。2017和2018年将是雪佛龙的转折点,像Gorgon这样的项目即将完成,该公司的净现金流将会增加,为雪佛龙带来额外4.2%的股利。
如果油价再次下跌,或者继续维持在当前5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那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从众多专家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如果基准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获得持续稳定的股利将是奢望。如果维持在50美元,美国公司可能勉强获利,而欧洲人可能会无利可图。如果油价超过60美元,那么各地的石油公司都可以维持他们的红利。
尽管面对全球变暖的危机,许多国家推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电动汽车在世界越来越受欢迎,但全球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仍会增加,有很多趋势确实能反映出未来油价看涨。
高盛集团北美一体化石油石化业务负责人Neil Mehta乐观地认为,有许多国家希望经济迅速恢复,这意味着产生更多的能源需求。从2017-2020年,油价将维持在50~60美元/桶之间,全球石油需求每年上涨将超过100万桶。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上路的汽车也越来越多。在2017年,即使增长速度低于过去几年,中国仍然会消耗更多的石油。此外,印度有望复制中国过去十年发展的经历,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需要汽油和其他燃料来为新汽车的设备提供动力,而且许多美国司机仍然喜欢选择燃油汽车带来的强劲马力,这些都可以促成世界原油需求的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在经历过2014年和2015年的油价暴跌、饱受惨痛教训之后,中东石油生产国以及俄罗斯愿意共同努力保持油价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谁也不能保证油价一定会上涨或维持现状。
在美国,过去两年里,一些小型勘探开发公司由于负债累累、资不抵债,被迫申请破产,这实际上为大型石油公司提供了收购扩张的机会,那些垂死挣扎的小石油公司基本上都被华尔街的资本大鳄们抄底收购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油价再次下跌,拥有上游生产能力和下游业务的大型能源公司,仍然会比业务单一的石油公司更加坚挺。一体化能源公司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有更丰富的商业场景,未来也许零售加油站卖啤酒和香烟赚的钱比出售汽油赚的钱还要多,因此一体化能源公司仍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