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珍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数据处理技术在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测算中的应用探索
郑珍珍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教师教学工作量测算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深化数据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测算将是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基于Y校理工科学院数据处理技术测算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应用实践,探讨其对各高校的借鉴价值。
数据处理技术 教师教学工作量 理工科学院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核心,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其中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测算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思考教学工作量精准的测算方式,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是高校教学管理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Y校理工科学院数据处理技术测算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应用实践,探讨其对各高校的借鉴价值。
自上世纪90年代,数据技术萌芽以来,数据处理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1]。自规划颁布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高校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高度重视,认识到了我们工作的计算机、媒介资源等已经不仅仅是完成简单文字操作的工具,教师和学生接触到的数据和信息会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学习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将不能快速精准地解决教学问题了,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创新的教学管理。各高校逐步建立了各级各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管理库,完善了教务管理系统、招生录入系统和项目申报系统等,高校的各个管理部门尽可能地挖掘数据处理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也积极考虑将数据处理技术与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
自2011年起,按发展、激励、惠及全体的原则,江苏省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根据省文件精神要求,Y高校实施了绩效工资管理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通过实施办法,体现不同教学科研岗位的绩效要素,合理确定分配等次和级差,在完善分配机制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都迈上一个新台阶。在绩效工资的审议分配中,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是基础环节,工作量核算的精准将有利于客观合理的评价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增强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高校教师承担教学工作形式多样需要数据处理测算
教师教学工作包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教学研究工作等类别,教学环节种类多样;针对理论教学环节,又有统考课、开新课、重复课等考核指标;针对实验教学,理工科类学院教学形式更多样化,需要考虑普通实验、大型仪器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实验操作考试等;实践教学环节分类更多,包括教育实习、工厂见习、工厂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博硕士论文等;教学研究工作包括发表教学论文、出版教材等。同时,教师从事的教学岗位不同,有专任教师、教学辅助人员以及聘请的校外兼职老师;还要考虑教师的职称,比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实验师等类别。教学工作形式多样使得教学工作量测算头绪繁多,需要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
2.高校计算教学工作量考虑因素多样需要数据处理测算
在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中,不是将各教学环节的工作量按计划课时数进行简单的累加,各高校均会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规定计算折算系数。比如在Y高校理工科学院,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计算公式可谓天壤之别,所以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来说,如果采用传统的计算方式,不结合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针对后期要修改的数据比较多时,用传统的计算方式比如EXCEL等很容易产生计算错误;同时传统的计算方式也只是一个数据统计的过程,并不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不能为学院分配绩效提供精准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3.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数据处理测算
Y校是江苏省一所省属高校,Y校中理工科类学院占了33.3%,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承担了各自学院教学管理的大量工作,因近几年教学管理人员到龄退休以及教学管理岗位工作的艰苦与琐粹,部分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明显不足。在年终工作中,有安排下学期的课务工作、量化指标的考核、教学工作量的测算等许多密集型的工作。如果教学工作量的测算能采用更加有效且便利的计算方式,这对教学管理人员来说,是一种教学管理工作上的减负,也是他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依托大数据发展技术,对教学工作量做数据处理测算是十分必要的,这将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也能为教学工作量的分析、应用提供基本依据。
1.应用思路
Y校理工科学院数据处理测算采用了通过在数据库中编写计算程序来完成具体核算的方法。首先,研读各学院制定的《***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仔细理解学院的工作量计算精神,了解关键计算要素、核算系数和要考虑的教学环节等。其次,对数据库程序编写工作熟悉,熟练运用程序计算函数和SQL语句等,好的计算方法和好的数据处理流程能更加准确和高效地解决复杂和量大的数据处理。第三阶段的工作是将教师所承担的所有教学工作转换成可表述的数据输入建立的数据库工作表。最后运行数据处理中已经设置的程序,生成所需要的工作量表或其他的报表、数据分析报告等。
2.应用优势
Y校理工科学院采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借鉴了传统的处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了一种更便利、更精准、适合理工科学院可推广的教师教学工作量测算模式。首先,虽然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学习熟悉数据处理中的程序编写知识,并能会实际灵活应用,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但各高校目前在职的教学管理一线人员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或虽有资历较老的教学管理人员,但一般也会配备年轻的教学辅助人员,所以在接受数据处理技术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度方面都是没有太多的困难和顾虑的;而且程序一旦编写定后,如果临时有一些政策和计算要求上的调整,也仅仅是修改程序中相应的统计项目和系数而已,教学工作量核算的劳动量可以极大的减少。其次,传统的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方式工作量大,头绪繁多,很多教学管理人员一到了年终核算工作量的时候,就精神压力巨大,工作量核算内容巨大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问题是传统的计算方式解决考核指标和系数多样的工作量测算,非常容易出错,而工作量测算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本文所应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只要将前面几个阶段的工作做好,实际应用效果除了运算速度快外,计算结果也非常的直观准确。比如以某学院为例,100多名教师的工作量统计输入时间仅需2-3小时,核算结果仅需几分钟,而传统的计算方式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最后,Y校的工作量数据处理核算模式是方便应用推广的。对不同的理工科学院而言,也只需要根据各自的工作量测算办法,修改一些教学环节的计算参量即可。对于不同的学院和所有的教学环节而言,Y校理工科学院的数据处理技术是可以借鉴使用的。
3.应用展望
教师教学工作量测算在各高校是一个必做的工作任务,应用Y校理工科学院教师工作量数据处理测算模式可以顺利、精准地解决教学工作量测算问题。同时该测算模式使得工作量核算工作变得更有意义。一是可以使数据测算更加科学、精确。传统的计算模式只是将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结果,有的教学管理人员为了统计方便,比如会将一些测算指标的折算系数只保留一位小数,如0.9、1.1、1.3等,而用Y校的数据处理模式,可以将系数保留几位小数都能很快地统计运算结果,并且根据各学院往年的测算结果,结合学院教学管理方向的变化和考核指标的侧重,可以方便地调整系数值的大小,经过分析、比较,可以确定最适合学院绩效分配的工作量测算系数,能实现在教师所授课程的重要性、教师从事教学环节的不同等方面所体现的区分度,使教师能体会到教学工作量核算的公平性,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责任感。二是可以使数据测算更加具有借鉴意义。传统的测算模式大多是为了统计而统计,统计出的结果对各学院的教学工作借鉴价值不大。而Y校的数据处理测算模式可以引导学院的教学工作更加合理,促进学院各方面的发展。根据探索的这种数据处理测算模式,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学总工作量,在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否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根据不同教研室老师工作量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师的进修或出国访问时间;也可以了解分班授课和合班授课的工作量差异,为更合理的确定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依据;甚至通过数据处理测算结果,可以恰当的安排不同教师的工作任务,使教师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加有序发展。最后,工作量数据测算模式可以在教师教学工作量测算中引入一些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指标。比如,针对任教同一门课程班级人数相同的教师,如果只考核一般的量化指标,从工作量计算结果上看,工作量是完全相等的,无法引入教师教学的竞争机制。而应用Y校的工作量数据测算模式,可以在工作量测算中添加“教师教学质量系数”,这个系数可以由督导听课、同行评价、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检查后的结果来确定,加入到工作量测算办法和测算程序中,能客观地将教师的教学成效体现在教师最后的教学工作量结果上。
综上所议,Y校理工科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数据处理测算模式实施方法有效,能在一定程度上精准地反映教师的教学工作,并能为学院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年.
10.16597/j.cnki.issn.1002-154x.2017.05.017
2017-03-31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以适应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外语专业类共性与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构建”(2015JSJG461);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YZUJX2015-43B)。
郑珍珍(1979~),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E-mail:zzzheng@y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