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光,马 欣,李 静
(1.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2.廊坊市水务局,河北 廊坊 065000)
河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邢晓光1,马 欣2,李 静1
(1.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2.廊坊市水务局,河北 廊坊 065000)
从水量、水质、监控及制度建设方面介绍了河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情况。对照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建设标准,认为河北省各水源地供水保证率符合要求,取水和输水工程安全运行,水质达标,监控能力和制度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针对地下水位下降过快及水质易受污染等问题,提出加大引调水力度、防控面源污染、加强部门协作、建立稳定投资机制等建议。
河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1]。根据2011年水利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1〕329号)要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具体要求有4个方面,即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供水设施完好,取水和输水工程运行安全,建立应急备用水源;水质达标,保护区封闭管理,环境良好;建设监控设施,建立巡查制度和应急监测机制;建立联动机制,完成保护区划分,建立稳定的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和特殊条件下供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等。
自2006年起,水利部陆续颁布了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名录的水源地名单[2]。按照2016年复核和修订后的名录,河北省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共有22个(不包括海委管辖的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源地和岳城水库水源地),其中水库型水源地9个、地下水水源地13个。水库水源地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和燕山山区,包括岗南、黄壁庄、西大洋、桃林口等水库,还有大浪淀和杨埕2个平原型水库;地下水水源地或沿河布设,如石家庄滹沱河地下水水源地、张家口市腰站堡水源地、承德双滦自来水公司水源地等,或利用深层地下水、岩溶水等,如廊坊市城市水源地、邢台桥西董村水厂水源地、邯郸羊角铺水源地等。供水城市涉及石家庄、秦皇岛、唐山等11个城市,水源地管理单位分属水利、住建、环保、公用事业、城市执法等多个部门。
3.1 水量保障措施
(1)引调水工程建设。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廊涿、保沧、邢清、石津4条干渠全部建成,受水区水厂以上管道工程基本完工,规划建设的地表水厂基本建成并具备接水条件。有了引江水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互为备用,加之实行联合调度,水量能够满足沿线城市用水需求。
(2)供水水源联合调度。保定市为提高供水保证率,实施完成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连通工程,王快水库蓄水通过自流调配到西大洋水库,保证了用水单位需求,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石家庄市滹沱河地下水水源地与岗黄水库地表水水源地互为备用,建成应急补水工程,缓解了夏季用水高峰压力;邯郸市以水源置换工程为重点,加强水库联合调度,羊角铺地下水水源与岳城水库、南水北调地表水水源互为备用;张家口市旧李宅和样台、腰占堡和北水源互为备用水源,实行联合调度。
(3)备用水源建设。秦皇岛市石河水库、沧州市大浪淀和杨埕水库、承德市双滦自来水公司水源地等均建有应急备用水源地,并具备接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生活用水需求;廊坊市城区水源地也在抓紧备用水源地的建设,备用水源建设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2016年,河北省22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均达到95%以上,部分水源地达到100%,各水源地供水设施完好,取水和输水工程安全运行。
3.2 水质保护措施
(1)成立监测机构,开展定期监测。饮用水水质是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的关键[3],因此各水源地或设立专门的水质监测机构或由环保、水文等有监测资质的部门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建立了定期监测制度,确保供水水质达标。根据监测资料,各水源地水质均优于Ⅲ类。其中,岗南、桃林口、西大洋水库等水源全年保持地表水Ⅱ类水质,个别月份达到I类水质,王快水库水源自2014年以来始终保持I类水质;唐山市北郊水厂水源地、廊坊市城区水源地等水源达到地下水Ⅱ类水质,其余水源均达到或优于Ⅲ类。
(2)划定保护范围。根据规定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边界,通过实行封闭隔离,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了供水安全。西大洋和王快水库管理处为巩固水质保护成果,在主要进库路口和库区各村设立了水源地宣传牌和警示标志,取水口采取封闭措施并设专人昼夜看守,建设和完善了公路桥面雨水收集处置设置,并加强过往车辆的管理,保证了供水安全。唐山市北郊水厂水源地、张家口市腰占堡水源地等均实现单井封闭管理,取水口和取水设施周边设有明显的具有保护性功能的隔离防护设施。
(3)整治水源地周边环境。加强执法检查,集中整治水源地周边环境,基本清理了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城市垃圾、粪便和其它废弃物得到了清理。石家庄市集中开展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定期对滹沱河地下水源地保护区河道内外垃圾进行专项清理,开展渗坑渗井专项检查行动,环保和水利部门实行联合巡查,严厉打击向保护区范围内倾倒垃圾和非法排污行为。
(4)加强植被建设。各水源地加强了保护区内及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植被建设,每年组织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对上游水源涵养区实行封育管理,保护区内以及水库陆域植被覆盖率基本达到80%以上。
3.3 监控措施
(1)监控能力建设。西大洋水库管理处在取水口、上坝路口安装摄像头,对取水工程和重点水域实行24 h看护和监控。岗南水库工程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已全部完成,布设监控点36处,实现对水面状况、水位的监视,并实时监控进出水源地管理范围的车辆以及周边人群活动情况,水源地取水口及重要工程设施实现了24 h自动视频监控,大大降低了水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唐山市自来水公司在北郊水厂等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地建立了安全状况动态监测系统,安装监控设施,实现对地下水水源地24 h动态安全监测。
(2)排查性监测。岗南、桃林口、石河等水库水源地定期对叶绿素a和藻类等营养状况进行监测;沧州大浪淀和杨埕2个水库水源地针对引调黄河水总氮超标及周边盐场影响引起的氯化物超标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分析其中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3)应急监测。各水源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取水口安装了水质水量自动监测设备,具备了一定的应急监测能力,保定市环保局在西大洋水库引水口附近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库水质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同时,建立日巡查制度和水污染事件月报制度,各部门实行联合巡查,及时制止、处理各类违规违法事件,有效防止了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3.4 管理措施
(1)完善管理组织。全省各级政府和水源地管理单位成立了水源地保护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任务分工,各级住建、环保、水利、城市执法以及公用事业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协同配合,各负其责,配备了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组织实施水源地管理和保护,水源地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保定市成立了西大洋水库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并在水库设立办公室,专门组建了西大洋公安分局、水政监察大队、渔政分站、环保稽查分队,实行以公安牵头,水政、渔政、环政“四位一体”的联合执法体制。石家庄市由市环保局牵头,与市直相关部门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共同负责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了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是水源地安全供水的重要保障[4]。经考察,各水源地均制定了水污染事故、洪水和干旱等特殊条件下的供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和环境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水污染事故和水库防洪等,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了物资储备、人员组织、技术保障、演练制度等保障体系。
4.1 存在问题
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河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仍存在地下水水位下降较快、地表水水质易受污染等威胁。另外,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落后和部门多头管理等弊端,使得管理机制不尽完善,部分水源地建设资金缺乏,投入渠道不畅。
4.2 对策与建议
(1)加大引调水力度,增加水源。建议加大引调水力度,争取外来水源补给,置换城市工业和周边农业生产取用地下水,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5],遏制地下水下降趋势。如,邯郸市为解决大型工业企业长期抽取城市重要地下水源造成黑龙洞泉群枯竭、泉域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2014年启动了邯峰电厂水源置换工程,2015年启动了峰煤焦化水源置换工程,保护邯郸市赖以生活的羊角铺地下水水源,逐步恢复地下水水位,改善泉域水生态与环境。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地表水水源地容易遭受上游水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应加快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库区周边特别是汛初伴随洪水下泄以及易受暴雨冲刷的区域,应营造坡面林草防护带[6],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保护植被,建设生态涵养林,防治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7]。
(3)加强部门协作。各水源地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管理部门间沟通不畅导致了水源地保护工作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资源共享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运行不顺畅,使得达标建设工作无法形成合力,水源地保护工作受到一定影响[7]。水源地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协调工作难度大,不利于水源地保护及达标建设工作的开展,建议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环保、水利、住建等部门协作的长效机制,制定分工负责、数据信息共享、部门联动、重大事项会商等制度。
(4)急需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水源地保护资金需求数额较大,由于部分水源地管理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稳定的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缺乏投资渠道,影响了水源地的建设,成为水源地管理的薄弱环节。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已经启动,但对饮用水水源地覆盖面较小,仅个别水源地安排了建设资金,多数需要自行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针对上述情况,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关政策,研究出台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8],调动地方政府和管理单位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积极性,均衡水源地上下游相关者的利益。
[1]王孟,吴国平,邱凉.长江流域(片)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水利,2014(3):43-45.
[2]师洋,姜利兵,冯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浅议[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5(4):13-16.
[3]邹兰,江梅,任春,等.保护饮用水源亟待建立水源地水质标准[J].环境保护,2013,41(12):39-41.
[4]郑立辉,赵南.秦皇岛市地表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5):49-51.
[5]刘剑锐.廊坊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J].河北水利,2014(3):27.
[6]陈敏建,石秋池,王立群.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技术需求分析[J].中国水利,2006(11):16-18.
[7]谢宏旭.珠江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及保障措施分析[J].人民珠江,2007(6):101-102.
[8]张悦.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安全保障对策探讨[J].地下水,2015,37(6):98,142.
TV213.4
A
1004-7328(2017)05-0011-03
10.3969/j.issn.1004-7328.2017.05.004
2017—05—18
邢晓光(1977—),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