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都
摘要:老舍的兩部经典之作《四世同堂》和《茶馆》被人所熟知,本文就以这两部作品为例来讨论老舍在小说和戏剧之间在人物展览和表现手法上的贯通,从中可以看得出老舍笔下出现了小说化的戏剧和戏剧化的小说。他的这一创新开拓了文学界的新格局,对现如今很多优秀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四世同堂》;《茶馆》;人物展览;表现手法;穿插;铺叙;融合
小说和戏剧史老舍作品中占了重要的比重,单纯从写作手法上来看它们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地方,但各自又有着特点。从小说和戏剧可以看到老舍先生的写作总体风格。作为小说家和戏剧家的老舍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把戏剧元素融入到了小说,把小说的元素在戏剧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老舍的戏剧和小说作品中有种内在的相通性。
老舍戏剧在结构方面接近于小说,一个人、一件事都成为了戏剧的开头,而后戏剧逐步展开,在这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并无明显的大波澜,这种叙述结构类似小说,它是那么的质朴和平淡。老舍的戏剧结构明显具有这种特征。
一、人物展览结构
老舍小说结构并不是精神宏大和复杂严谨,他的小说主要是展示普通市井小民生活及其精神状态,属于生活类小说,小说中世俗生活内容及其丰富,地点、人物、事件经常作为中心。这样的代表作品有《二马》和《小坡的生日》都是一个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在《月牙儿》中是以典型的几组人物的生活片段共同展现。老舍的小说结构和戏剧结构一样的简单,不追求精巧复杂,简单和自然成为了老舍小说和戏剧的共同特征。《四世同堂》和《茶馆》在结构上有着相似的贯通性。
在《茶馆》中人物众多,有各色人等。在整个戏剧中共有七十多个人物,但是在主线上没有一个人物是贯穿全局的,当然也没有贯穿全局的事件,剧情在发展上尤为缓慢。老舍先生在刻画了三个时代时用社会中的各种人物变化来反映时代的变迁。通过各色人物展现了三个让人憎恶的旧社会。每个人物在台戏剧中展现了令人可憎、可笑、可怜的形态,有依附于帝国主义的鹰犬,有依附于军阀的渣滓,有依附于反动派的流氓,有贩卖人口的刘麻子,有封建社会畸形的庞太监,更有党棍流氓沈处长。在第一幕中的主要事件有常四爷被抓、庞太监通过人口贩子买康顺子、秦仲义看房子、黄胖子调解纠纷。通过这四件事件把很多人物带进了戏剧,展现了一个千苍百孔的旧社会。
《四世同堂》的人物展览机构也同《茶馆》相似,《四世同堂》展现了抗战八年中沦陷区北平的生活及其斗争。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也有七十多个。老舍以小羊圈胡同为背景以时间为线索将各色人物在小说中进行展示,同时展示的也有血、泪、笑、哭、坚守、背叛。在第一部分惶惑的北平中,老舍以概览的方式展现了胡同里居民的情况,以祁家为点依次展现了整个小羊圈胡同居民的整体状况,在概览住户的同时也对人人物进行了脸谱化的描述。和《茶馆》相同老舍也用一定的事件将人物捆绑在一块。在一部分的主要事件有祁老太爷祝寿、冠晓荷拉拢钱老人、瑞全出走抗战、仲石英勇壮举等。通过两部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茶馆》具有生活化的小说特征,《四世同堂》没有冗长的复杂结构,简单和自然成立老舍作品的总体特征。
二、表现手法结构
我们说老舍小说和戏剧在表现手法上的贯通主要指的是小说和戏剧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出现了戏剧化的小说和小说化的戏剧。老舍以写小说出身,在写作戏剧时必然要带有小说的风格,老舍在写小说的时候又喜欢上了写戏剧。戏剧是需要有大波澜,但是老舍却把小的穿插写的很精致,这种精致的小波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穿插
精致的小细节穿插在老舍《茶馆》中非常之多,例如在第一幕中康顺子被卖,老舍用康六卖女和庞太监买妻两个部分展现,中间以人口贩子刘麻子为连接。刘麻子在收庞太监二百两银子和付康六十两银子的巨大反差让孤老发出了“人不如各鸽”的感慨。两个事件虽然都是悲情的底蕴,但在结构上张弛有度,孤老的穿插起到了点睛之笔。
(二)少突转多铺叙
传统戏剧是需要人物、事件或者时代巨大的转变来起到波澜壮阔的效果,但是老舍极少应用这种写作手法。老舍在《茶馆》中并没有展现强烈的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主要应用叙述的书法展现了人物的日常生活。在《茶馆》中虽有戏剧性,但只是对不同时期人物命运的展现。
(三)“蓄势”的烘托手法
在《茶馆》中,庞太监在未出场的时候,其形态在已经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刘麻子曾说到:在宫里伺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家里的打醋瓶子都是玛瑙做的,把姑娘一过门保证是吃珍馐美味……。用这种铺垫的方法为庞太监的出场蓄势。观众们未见其形、却知其人。
从《四世同堂》到《茶馆》,我们看到了老舍在小说和话剧创作手法上的杂交和形式上的裂变,看到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互相渗透、彼此沟联所蕴藏的巨大能量。
参考文献:
[1]曹书文.政治葬歌与文化挽歌的有机统一——重读老舍的《茶馆》[J].文艺争鸣,2016(10).
[2]赵静.浅谈老舍《茶馆》思想层面的现代意识[J].卫生职业教育,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