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晨晨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指获取、理解信息的能力(听、读)和按情景或要求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能力(说、写)。即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阅读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的重中之重。针对这种现实需要,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做了一点小小的尝试,在高一第一学期,我从两个班级中随机选出6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验,测试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题目为一篇304词的短文,难度中等略低,有6个理解题。测试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英语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有高有低,阅读速度与准确率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分析交流后,我发现存在的问题有词汇量不够、长难句看不懂、缺少背景知识、忽略选项与内容差别、主旨大意理解错误,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精读与泛读
高中英语对阅读的要求是“要求考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因此泛读的材料要广泛多样,要有意识地选取多种多样的材料进行训练。此外,也要指导学生读些简易读物,比如Treasure Island,David Copperfield, Gullivers Travels等。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广泛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真正的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因素。但是,在我所执教的高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基础薄弱,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存在畏难情绪。
針对这一状况,我做出如下调整:
首先,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英语阅读的机会及环境。具体做法有:(1)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难度适当的阅读材料。(2)成立阅读小组,每周给出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去自由阅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的方法、经验、感想及心得等。(3)与学生一起创办英语报,让学生找来自己喜欢的英语文章或自写英语文章,编辑成报,进行传阅。(4)与学生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英语阅读材料,如商品的英文名称及说明等,定期让学生展示并说明自己的收集品,然后交换各自收集的材料来阅读欣赏,展出一些有趣的或学生喜爱的收集品。以上几个方法要尽量组织学生参加,让学生们在参与的同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次,“投其所好”,先让学生阅读他们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如幽默故事等。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待到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之后,再引导他们看内容广泛的英语阅读材料。
最后,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有畏难情绪可能是阅读材料确实太难。为此,我在教学中选择比学生的程度稍微容易的文章来给学生阅读,增强他们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外,还可通过举办阅读大赛等课外活动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用心加以培养和引导,方法得当,就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技巧,精讲精练
我专门用三周的时间讲解并训练阅读技巧。
首先要求学生分清意群,预测句意,对文章进行扫视,而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去默看。阅读的时候,重要的是脑海里形成整个句子的信息,而不是某个词汇的意思。坚持用这样的阅读方法就能提高阅读速度。速度提高了,就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解题才会更有保障。
其次,要求学生重视段落首尾句,善于发现文章的中心。任何一位作者都会有自己的写作意图,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自己的中心主旨,而能否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否把握文章的主旨,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也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体现。一般来说,文章的主旨经常会被表述在文章的首尾中,首尾既包括文章的首段、尾段,又包括每一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要想快速把握文章中心,首尾段和各段之首尾句是最佳切入点,因此应格外注意它们。
再次,还要学生学会跳读(skip),心中有幅想象图。阅读理解要做到心中既有森林,又有树木;既要统揽全文,又要主次有别。跳读既可用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又可用来搜寻细节,锁定被考查信息,通过逻辑思维把文章前后贯穿起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要表达的意思,使之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
最后,要求学生勇于和擅于猜测词义。阅读离不开生词,但不是所有的生词都需要查字典。有些词汇文中会给出暗示,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们的意思;有些其后会紧跟其同位语,直接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有的词汇只需判定它是某类事物即可,比如人名、地名、某类动植物等,而无须弄明白其具体意思;有些词即使猜不出意思也不必太在意,因为一两个词不认识根本不会对文章理解带来障碍,不能因之而恐慌,从而影响阅读。
四、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规律及题型结构,一般来说,阅读理解题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题型:(1)事实询问题;(2)判断推理题;(3)数据推算题;(4)识图解意题;(5)主旨大意题;(6)常识题。
根据以上六种题型的设计,我指导学生采取对应的应试技巧和解题步骤:首先,对原文材料迅速浏览,掌握全文的主旨大意。因为阅读理解题一般没有标题,所以速读全文,抓住中心主旨很有必要,在速读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捕获信息材料。其次,细读题目,各个击破。掌握全文的大意之后,细细阅读每篇材料后的问题,弄清每题要求后,带着问题,再回到原文中去寻找、捕获有关信息。其次,要善于抓住每段的主题句,阅读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最后,对于捕获到的信息,要做认真分析,仔细推敲,理解透彻,只有这样,针对题目要求,才能做到稳、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在快速阅读能力、体裁辨析能力、结构辨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生词猜测能力、长句分析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对学生们做了期中测试,试题为一篇535词的短文,有十道理解题,短文难度略低于课文。测验结果如下:
与学期开始的摸底测试相比,可以看出每个学生的速度都提高了一倍,理解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部分同学已经制订了假期的英语学习计划,这将为他们进入新的学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南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