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步章
摘要:遵循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求奇心理——让每个学生追奇寻因;求动心理——让每个学生实践动脑;求胜心理——让每个学生自信表达;求成心理——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求趣心理——让每个学生内心丰满;求变心理——让每个学生个体首创;求美心理——让每个学生审美造美;求助心理——让每个学生顺利构建。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心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呈高低起伏的规律:“开始15分钟,学生处于兴奋阶段,注意力呈上升状态;15~25分钟,学生心理处于疲劳低谷,注意力下降;25~40分钟,学生心理再度兴奋。”遵循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一、求奇心理——让每个学生追奇寻因
学生对世上万事万物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寻求事物的本因。反映到學习上,正是他们愿意学习的心理因素和内在动机。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说:“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好奇心理,正是创新的起源和学习的原动力。
如《认识公顷》一课的导入:
师:国外科研小组拍摄的一段视频,很有趣,想和同学们分享,想看吗?(想)
师:边看边思考,他们是怎么拍摄的?拍了些什么?
生1:镜头聚焦于一个家庭的野营。
生2:拍摄镜头由低到高,越来越高。
师:我们从不同高度截取四张照片,从四张照片研究开始。
师:先看1号照片。假如正方形实际占地面积为1平方米,1平方米有多大呢?
把这个新奇的视频展示给学生,他们会感受到拍摄的神奇,潜移默化中认识计量更大面积的单位。皮亚杰派认为认知冲突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认知冲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认知矛盾,另一种是认知空缺。这里是采用认知空缺,当学生已有的知识又够不着时,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抓住时机,创造认知冲突,形成探究氛围。
二、求动心理——让每个学生实践动脑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若是冗繁讲解,沉闷课堂,要想学生集中注意力很难。根据儿童喜玩好动的特征,数学课堂要精心设计互动式活动,营造多动手实践操作的环境,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动手前后的思考更为关键,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积累经验。
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片段:
师:拿出活动角,观察屏幕(屏幕上有一个活动角,一根硬纸条不动,转动另一根硬纸条),学生动手模仿,转出一个角,并在纸上画一画。
师:如果想把这个角变大一点,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转动手中的活动角,使角变大了。屏幕同步演示动画。
师:看这个活动角,把这两条边画长一些,这个角变大了吗?
生:没有。只有把两条边叉开得大一些,角才变大。
师生共同小结:两根硬纸条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借助于活动角操作展开思维,认识角的特征,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求胜心理——让每个学生自信表达
争强好胜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学生喜欢在每一个问题上表现自己,不甘落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积极参与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如果学生的思考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感受到其他同学羡慕的目光后,他的学习会产生更大的热情,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课堂活动更具生命特征。
例如《运算律》一课教学片段: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加法交换律的算式。
生:1+2=2+1、5+6=6+5、100+200=200+100、12+23=23+12。
师:例子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有无数个。
师:观察这些等式,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两个加数的位置变了,和没有变。
师:一起来验证一下,和是不是真的相等(一一验证)。
生1: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2:两个加数不变,位置变了,和不变。
师:还有更为简洁的表达方式吗?
生1:甲+乙=乙+甲。
生2:数+学=学+数。
生4:a+b=b+a。
从学生的已有学情出发,展示几组等式,慢慢体悟其中的规律。当学生感觉用语言表达显得麻烦时,激起学生好胜的心理,及时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规律表示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用符号和文字表示加法运算律后,再次让学生说出符号和文字所表示的意义,经历由数上升到用符号、字母表示的一种抽象过程,从而感受到数学研究一般方法。
四、求成心理——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时可以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产生一种“好了还要再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心理。成功的体验会萌发极大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认知效果。
例如,《面积单位》一课教学片段:
全班交流:对1平方厘米的认识。
生1: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2:1平方厘米大约有这颗纽扣这么大(举起手中的纽扣)。
生3:平方厘米可以用cm2表示。
生4: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而厘米是长度单位。
……
量一量:怎样说明你手里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学生量边长,得出边长是1厘米,将正方形涂上颜色。)
摸一摸: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天第一位新朋友吧!举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示范),仔细看,用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平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平方厘米了吗?
画一画:来,让我们拿起笔,不用尺,把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再拿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对照一下,你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反复修正,直到完成一个标准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课堂提问、作业练习、交流反馈时做到满足成功需求。教师常以体验成功的方式激励学生,这是升华其积极情绪的一种内驱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五、求趣心理——让每个学生内心丰满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与应用的广泛性,使學生望而却步。但是,数学又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巧妙的方法、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片段: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的脸部图形(二只眼睛在人脸的同一边),看后笑声可不能太大哟。
(出示不对称的大头娃娃的脸部图)
提问:你们为什么笑?
生1:因为他脸上两只眼睛长到了一边,很滑稽。
生2:因为他的脸部不对称。
师:“脸部不对称”说得好,那你能够让这张脸变成对称的吗?
(一学生上来移动其中的一只眼睛到右边,但看看还不满意,摇了摇头)
师:你为什么摇头?
生:我看还不是很对称。
师:那有谁能够使这张脸变得很对称?
(另一学生又勇敢地上黑板重新移动那只眼睛:用尺子量了一下左眼离鼻子的距离,然后再以同样的距离放好了右眼)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要做到对称,必须使左右眼离中线——鼻子的距离相等。
(学生们鼓起了掌)
数学教学要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借助一幅儿童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头娃娃的头像,通过“眼睛的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使其变成对称”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这样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六、求变心理——让每个学生个体首创
新异的事物容易被感受器官接受发生探究反射。寻求变化、新异两种心理,可以通过不和谐、复杂性和意外性的刺激有效地激发出来。在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阶段,不断打破“守恒”,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同时,助力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向更高的阶段过渡。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一课教学片段:
下列图形是由边长为6厘米的大正方形与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一个出示变化过程),分别求每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由于阴影部分在不断的变化中生成,学生需要先判断形状,再进行计算,计算方法也是多样的,课后再让学生自编问题解答。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树立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气和活力,学生也不断接受新事物,勇于创新。
七、求美心理——让每个学生审美造美
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数学是美的,发现、探索和创造数学的美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美,展示数学的魅力,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使得精神上愉悦,兴趣上增强。
例如,《用计算器计算》一课教学片段:
师:用计算器计算的确很方便,同学们想不想挑战计算器的极限?计算一下111111111111111111=?
小组交流存在哪些计算困难?共同寻找办法,从简单的想起。
师:看到这样一组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这些算式像一座美丽的金字塔,每一个数的特点是正读、倒读都一样。
生2:这座金字塔太美啦!我还知道这些数叫回文数可以。
生3: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我们要化难为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数学美要让学生去发现、感悟、欣赏和创造,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活动设计,每个环节的制定都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能力。
八、求助心理——让每个学生顺利构建
求助心理表现为诱导后学生的积极认知,教师适时适度介入,师生思考互为提升,让学生顺利达成认知建构,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师诱导保证学生在前进的方向上,鼓励学生突破惯性思维,表扬大胆求异的学生。
例如,《倒数》一课教学片段:
师: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里要重点理解谁?并举例说明。
生1:我认为应重点理解“互为”。“互为”是一个关系,相互相成,谁也离不开谁。
生2:是的倒数,是的倒数。但不能说和是倒数。
生3:我觉得应注意“两个数”,一个数就不能成倒数。
生4:应重点抓住“乘积是1”。如果两个数的和是1,那它们就不是互为倒数。如+=1,和就不是互为倒数。
学生依据概念,抓住重点,举例深刻地理解解释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理解能力。灵动的课堂不在于试图去填满,而在于通过必要的留白,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努力展开思维,并过程中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
因此,遵循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应追求对学生经验与思维的唤醒和激活,理应成为数学教学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内在的动力得以唤醒,当学生主体的思维得以激活时,有效的数学学习才可能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志峰.把握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其学习兴趣[J].中小学电教(下),2012(10):84.
[2]黄跃红.从“心”出发乐学语文[J].新课程研究,2016(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