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03-02 19:59姜河
中外医疗 2016年32期
关键词:川芎嗪供血基底

姜河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32.119

[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丹参川芎嗪的治疗效果,为心脑血管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该院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与常规检查,其中对照组给与血栓通,试验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临床有效率(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VAL、VAR、B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心功能相关指标(FS、LVEF、LVES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利于基底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b)-0119-03

目前,在老年人群的易患疾病中,以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为常见病证。多数患者以突然性的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视物障碍等为临床特征,如对患者及时予以相应的诊治后则预后较好,但病情较重时则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因此,该研究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丹参川芎嗪的治疗效果,为心脑血管治疗奠定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相关科室选择了收治的,且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随机抽取5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病因:高血压:16例,高血脂:14例,冠心病:20例。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各25例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42~69岁,平均(52.12±9.76)岁;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13例;年龄43~70岁,平均(59.44±8.1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治疗: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凝及血流等相关指标。对照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652)将500 mg血栓通与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注射1次/d,10 d/疗程,治疗1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2020959。将10 mL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注射1次/d,10 d/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呕吐、头晕、目眩等神经功能障碍情况明显减轻甚至消失90%以上;有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呕吐、头晕、目眩等神经功能障碍情况有所减轻,减少50%~9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呕吐、头晕、目眩等神经功能障碍情况没有变化甚至加重[2]。

1.4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两组患者的不同動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临床有效率(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VAL、VAR、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FS、LVEF、LVES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若不能及时治疗病情,则加重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进而脑部发生瘫痪。而形成的主要机制正是因为颈椎骨性压迫以及脑补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患者发生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3]。由于血黏度的增加致使血管发生狭窄,阻碍了整个脑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进而患者出现了呕吐、眩晕等临床症状,还会对脑部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此外,该病还诱发患者出现后续一系列的并发症,进而使病情一发不可收拾,另外本病反复缠绵,不易彻底痊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两种主要成分,分别是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4]。将其静脉注射于患者体内后,患者可完全吸收上述药物成分,并且分配于广泛的器官中,如心脑、肺脾、肝胆等脏器。此外,在众多的脏器中,以心、脑、肺、肝四个脏器中的药物浓度是最高的,且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并长时间存在于脏器中[5]。张亚民等[6]研究显示,丹参川芎嗪可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行保护作用,并改善血液的循环状态,进而发挥抗凝并起到拮抗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此外,其具有拮抗钙离子并清除氧自由基的功效。车福友[7]报道称,丹参川芎嗪可改善血管的痉挛,抑制血小板线粒体中氧化链酸化作用,并发挥抗凝及改善血流速度的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临床有效率(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VAL、VAR、B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心功能相关指标(FS、LVEF、LVES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时新景[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治疗患者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6.50%,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18%,对该文具有佐证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利于基底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毛玉忠,孙菊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32):6710-6711.

[2] 李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3):1759-1760.

[3] 周经霞,苏庆杰,曾超胜,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 15(4):674-675.

[4] 高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5):5296.

[5] 肖龙妹.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61.

[6] 张亚民.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合活血安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66- 168.

[7] 车福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导刊,2014,16(7):1151-1152.

[8] 时新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當代医学,2014,21(10):123.

(收稿日期:2016-08-19)

猜你喜欢
川芎嗪供血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