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艺艺
〔摘 要〕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话剧《祖传秘方》,自2014年公演至今,好评如潮,屡获殊荣,不失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成功典范,其成功之处,值得学习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话剧《祖传秘方》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祖传秘方》2014年公演后,赢得了观众及业内专家的广泛赞誉,获得了多个奖项。一段时间以来,戏剧舞台上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和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和现象。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坚持对戏剧本体的回归、对艺术品质的追求和对精神内涵的坚守,没有花重金请外援,而是整合自身优质资源,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凝神聚力地打造出这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现实主义成功之作,传承展现了“关东演剧学派”。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我们观摩了这部精品剧目,其成功之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严谨的创作态度
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四大话剧院团之一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传统,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创作反映现实生活、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话剧艺术作品。话剧《祖传秘方》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丝毫没有急功近利、敷衍应景之意,而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戏,力求使之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该剧从编剧、导演、演员到舞美、灯光、音乐、服装、造型等,聚集了辽宁省最强劲的创作力量与团队的智慧,这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意在出精品、立品牌的态度。编剧孙浩、黄伟英用了十余年时间构思、酝酿,两年时间写作,前后修改18稿,呕心沥血,终得其稿,以一个真实感人、弘扬正气的抗日故事,展现出沈阳人的品格、气节、风骨与魂魄,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爱国情感。这是编剧对历史、对现实、对人生严谨的创作态度。导演宋国峰、蔡菊辉沿用一度创作的写实风格,保留剧本文学性的内涵,努力回归戏剧本体,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且又使其不失个性与特色,这是导演对艺术谦恭敬畏的态度。演员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表演,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深刻的人物形象,这是演员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态度。还有舞美、灯光等等都可圈可点,不一而足。可以说,整个作品坚实有力、张弛有度,结构严谨、波澜曲折,音韵铿锵、回肠荡气。特别是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更能拨动观众的心弦,满足观众的情感体验。
创作的态度犹如戏剧发芽的种子,决定了整部作品的品位格调、思想深度以及艺术生命与价值。剧本则是戏剧创作的起点与支点,繁荣戏剧应从剧本基础抓起。只有好的剧本才有可能使剧目在舞台上立得住、站得稳、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经得起反复推敲与时间考验。如果剧本还未成熟就急于排演,则会事倍功半,欲速不达。
二、融传奇性与史诗性于一体
话剧《祖传秘方》截取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成立时间节点,讲述了以老沈阳北市场的名医馆《正德堂》掌门卜振堂等为代表的普通百姓在对保护与传承“祖传秘方”时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用鲜血甚至生命捍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诠释着中华坚不可摧的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
《祖传秘方》五幕一个场景,毋须炫示花哨的场景与复杂多变的样式来刺激观众的感官,结构巧妙,层层铺叙,充满悬念,其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本身足以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主人公卜振堂本身是具有传奇性的。卜振堂出生于中医世家,祖上曾任正白旗医官,受乾隆御赐权杖一柄,年轻时是名震江湖的大侠,号称“天下第一腿”。因比武失败自废一腿后,退隐江湖,开馆行医,是祖传秘方红伤药与金刚散的持有者。不凡的身世,造就了他傲岸刚烈的性格。他身上有着武者行侠仗义之江湖气,又有着医者仁心之大胸怀。他不忘祖宗之法,讲究江湖规矩,坚守民族大义,这决定了他在特定的历史关头做出超乎寻常的抉择,实则令人惊叹。
其他人物的设定,如一代名伶筱月鲜、抗日英雄邵正刚、前清遗老那小辫、药铺学徒大康、开跤馆的马金锁、日本留学归国的卜成义等等,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故事。
《祖传秘方》的故事本身也富有强烈的传奇色彩。主创深谙中国戏剧美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无奇不传,把传奇性高度自觉地融入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
故事从一开始就极具戏剧性。在《正德堂》卜振堂为前来求医的仇人邵正刚治病,是因敬重他为打鬼子的好汉。邵正刚临走时,卜振堂撂下一句“后会无期”,表明卜振堂对邵正刚当年比武获胜,致其自废右腿、令其颜面尽失、而后退隐江湖的切肤之痛心存怨懑。而后痊愈的邵正刚斗胆又来《正德堂》求药。当卜振堂听闻邵正刚乃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英雄邵嘿儿喽时,顿生敬意,自愧不如,心灵受到了极强的震撼与洗礼。由此,卜振堂积极投身抗日,尽其所能为邵正刚的义勇军团提供医药保障。两人冰释前嫌,从旧日势不两立的仇人变成了今日志同道合的好兄弟。这位与卜振堂生死与共的好兄弟、大英雄没有死在小鬼子的枪下,却被卜振堂的亲侄子卜成义杀害。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又有条不紊。卜振堂对卜成义视如已出,一心要把祖传秘方传于日本学成归国的卜成义,即卜家第十四代唯一的继承人。按着卜成义的说法,不传给他,《正德堂》就会成为人间绝唱。但卜成义卖国求荣,枪杀抗日英雄,急于拿到祖传秘方讨好日本人,令卜振堂对其彻底失望。卜振堂感觉天塌下来了,既愧对祖宗又愧对兄弟,处于两难不知所措。强烈的戏剧冲突激发了最为强烈的戏剧动作。国难家仇,最终卜振堂坚定而决绝地选择了大义灭亲,毒死了卜成义,把祖传秘方传给了非卜姓的大康和叶子,自己与那小辫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英雄赞歌。
《祖传秘方》的故事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层层推进,展开得相当充分,运用了“巧合”“悬念”“误会” “突变”等艺术手法,脉络清晰地渐次发展,高潮与结尾沒有丝毫故弄玄虚之嫌,而是水到渠成、合情合理。
三、独特的人物形象与语言
人物形象的塑造永远是戏剧创作的核心,它关乎着一部剧作的成败。而人物形象的塑造重在行动,《祖传秘方》中具有强烈行动性的语言,把剧中人物的人生履迹、情感向度、思想倾向多角度地呈现出来,加之东北方言俗语的巧妙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是有别于其他的具有沈阳韵味、沈阳风骨的“这一个”。
卜振堂是有着大仁大义、大勇大爱之人。对他的塑造并不是简单的“高大全”式的,而是将其放在自身生命的运动轨迹中,开掘与深化其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与对抗中成长起来,由江湖好汉、一代名医最后成为了一名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爱国英雄。
筱月鲜曾为一代戏曲名伶,当年被地痞马金锁逼婚做小,筱月鲜一气之下从大观园楼顶跳下差点没命,视为刚烈。被卜振堂救下后,以缝穷为生,视为自立。后与卜振堂互生情愫,但由于其为汉人,卜振堂一直未能破祖辈留下满汉不能通婚的规矩,内心感到愧疚之时,筱月鲜的一句“我就这命,遇着个完蛋货,耽误就耽误了”,视为明理。她待孤女叶子为亲生女儿,视为善良。最后,她为《正德堂》掌门,“有我在,《正德堂》就不会走样”,视为担当。当那小辫为她成婚做主时,她喊出的一句“哥”,撞击着观众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一个女人企盼多年的夙愿终将实现,可与卜振堂成婚之时竟是与其生死离别之刻,个中滋味,五味杂陈。
卜成义是剧中的关键人物。对他没有脸谱化、表层化的处理,而是使其充满了复杂性、丰富性与合理性。他留学日本,看到了日本的现代化发展,对其无比向往与崇拜,不惜丢掉自己的国家、民族、信仰,自甘沦为汉奸,遇到松下淳就点头哈腰矮三分,活生生一个奴才形象。
剧中,还有那小辫的迂腐守旧,马金锁的市井痞气、大康的勤劳憨厚、叶子的聪慧善良、松下淳的狡猾伪善等等各色人物,都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对沈阳方言的提炼与应用,是该剧的一大亮点。“滚犊子”“闷吃闷吃”“得擞”“多咱”“尿性”等等方言,既为本剧增添了趣味性与表现力,又强化了地域色彩。
四、弘扬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
全剧紧紧围绕着“祖传秘方”展开戏剧冲突。它是《正德堂》世世代代的传家宝,是卜振堂支持抗日的武器,也是日本人觊觎的目标。编剧和导演并没有把它仅作为一个具体而微的物质形态存在,而是赋予其更为深刻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其附载于祖传秘方上的精神,即共同遵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祖传秘方”。《正德堂》的祖训:医者正心、修德、施仁、行善。与祖宗牌位的楹联,医为仁术,凡病者皆为骨肉;药乃佛心,仅信义才是正德。方无定法,为仁心方能百创;术有本源,只义字可贯千秋。横额:正心正气方能正骨,行善行德才是行医。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思想贯穿其中,这才是卜氏先祖留给后人真正的“祖传秘方”。三百年来正是对这一“祖传秘方”的继承与发扬,才使得《正德堂》名满奉天,屹立不倒,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经历无数劫难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可战胜的根本原因。
剧中卜成义这个人物很具有典型性,他认为“做哪国人没那么重要”“这块土地迟早是人家的”,应“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他对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淡漠,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是当下中华民族危机之根本,具有警示作用与现实意义。
筱月鲜每次在关键时间点上的评剧唱腔,可谓是神来之笔,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又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特别是结尾处,筱月鲜的精彩亮相“家國虽破山河尚在,儿郎困顿未灭恒心。恰似猛虎荒丘暂卧,一朝奋起扫灭贼人……”雄浑悲壮、慷慨大气,唱出了我们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百折不回、卧薪尝胆、众志成城,更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