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
周末,10岁的侄孙特里珀来家里玩。特里珀溜出我的房间,当他回来时兴奋地对我说:“看,艾丽丝!我找到了一只风筝,我们可以去外面放它吗?”
我瞥了一眼窗外,烈日当空,树枝纹丝不动。“對不起,特里珀。”我抱歉地说,“今天没有风,风筝飞不起来。”
可特里珀决心已定。“我认为风足够大了,我能把风筝放起来。”他丢下这句话,从后门跑了出去。
透过百叶窗,我悄悄地瞧着——只见特里珀手拉风筝的一小段细绳,双腿用最快的速度向前奔跑。他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地跑了好几圈,风筝始终与他的肩膀高度持平。大约10分钟后,他失败而归。
我问:“怎么样?”
“还好。”他不想承认失败,“我使风筝飞起来了一点儿。”
当他把风筝放回橱架,从我身边经过时,他低声言道:“我想,我应该等等风。”
那一刻我怔住了,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对我说:“艾丽丝,你总是竭尽所能,却不等等风。”
相比静待风来,凭努力去实现目标容易得多。难道不是吗?我们只有试过所有的办法、耗尽自己的精力后,才会等待时机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