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底召开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小语种人才缺乏”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并出台了《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意见》:“目前和我国建交的175个国家中,通用的语种约95种,而我国仅开设了54种语言课程。在2017年,这个空缺要被完全填补。”
近几年,“小语种热”慢慢兴起,在就业前景的吸引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报考这类专业的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但表面的热潮掩盖不了现实的困境。
第一个问题是开设的小语种专业种类少。虽然小语种专业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目前英语在外语专业教育中的比重仍高达95%以上,小语种专业的规划一直没有得到足夠的重视。而且,现阶段小语种专业的发展受到市场化导向的影响,各类高校争先恐后地开设某些小语种专业(如朝鲜语专业),盲目提高招生规模,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象国与区域问题的语种选择和语种均衡发展等更有长远意义的事情上,如开设国家急需的语种。
第二个严峻却常被忽略的问题是人才的流失。高端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并不容易,国内多所高校都遇到过这样的窘境:大学承担着巨大的人才培养成本,但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小语种人才,却因各种原因而“中途改道”或流失到国外。
对此,韩静仪就有亲身的体验:“临近毕业,大家的去向就基本明确了,我身边有不少同学从事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比如进投行和咨询公司,或者出国读艺术或商科类专业。”
无论是在语言内容本身,还是以语言为工具去研究中国古代的对外物质文化交流上,波斯语文献都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但真正愿意坐冷板凳去搞研究、站讲台、“在枯燥的文字里头爬”的应届生很少。endprint
求学·文科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