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发展*

2017-03-02 03:14超,武晖,田莉,师琅,赵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纺织学报

孟 超,武 晖,田 莉,师 琅,赵 放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陕西西安 710048)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发展*

孟 超,武 晖,田 莉,师 琅,赵 放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陕西西安 710048)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纺织科技期刊应如何发展的问题,通过剖析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区域分布、办刊质量,又因为受制于传统的办刊思维,“互联网+”未能为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及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用“互联网+科技期刊”的模式,从正确认知“互联网+”、用户体验、编辑思维改变、期刊专业特色化、加强资源共享等方面,为破解高校纺织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给出了建议。

互联网+;高校;纺织;科技期刊

引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公布的最新的一组数据,截止2015年5月,我国移动用户达到12.9亿,其中移动宽带(3G+4G)用户6.6亿,增长了39%,占比总用户的51%,4G用户2亿,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户均移动流量312M,增长82%。随着中国的网民数量成为世界第一,从政府到民间,已经深刻认识并越来越重视互联网的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互联网+”的概念[1],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这为期刊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同时也给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之路带来了发展机遇。

2012年11月14日,于扬在2012易观第五届移动博览会上发表《互联网+》为题的演讲,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理念[2]。文献[4]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学术交流的新特点,提出了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数字时代应该具有的定位和功能,宏观上阐述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应发挥的作用。文献[5]分析了互联网中APP对学术期刊的发展作用,给出了学术期刊APP的发展策略。文献[6]对“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文献[7-8]讨论了“互联网+”对医学、地学等期刊的发展及网络化建设。2015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发布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互联网+”排第二[9],可见“互联网+”的火爆程度。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内高校纺织科技期刊在传播纺织学术理论、最新纺织动态、先进纺织科技知识、加强纺织学术研究、促进纺织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以及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纺织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1992年,文献[10-11]对我国纺织期刊的现状及分布进行了分析。文献[12]对纺织类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从期刊质量、发行策略等进行了思考。文献[13]对纺织期刊的现状及存在的存在着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发行量不高、经济效益差异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随着互联网与期刊业的不断重构融合,以及高校纺织科技期刊自身国际化、数字化、成果产业化的要求,高校纺织科技期刊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纺织科技期刊更应适应形势的变化,找准定位,明确期刊发展方向和办刊思路,实现新的突破,不断提高期刊的竞争力。怎样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将其转化为提升期刊媒体功能、开疆拓土的得力助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是当前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研究背景

“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思维转换和应用前景,要求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要结合“互联网+”,编辑必须认真应对“互联网+”对科技期刊传播所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积极研究“互联网+高校纺织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效果,大力促进两者的结合,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4-15]。在“互联网+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过程中,应重视对用户的需求与行为进行分析和引导,为用户提供权威的专业信息和服务。

1.1 纺织行业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纺织高校为国内的纺织行业担负着输送人才、解决企业难题的重要作用,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纺织业出口(除2009年外)曾一直保持增长基调。但是在2015年,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2868亿美元,同比下降5%。2016年1月到2月同比下降16%,降幅扩大到2位数[16]。随着受原材料制约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发展也步履维艰。

1.2 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现状

对国内12所高校的18种中文纺织科技期刊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纺织高校所在地区、高校纺织科技期刊名称、期刊被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参见表1。国内重要检索系统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2015-2016)核心库》(即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为依据。为了探讨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影响力,将每一种检索系统赋予一定的分值,具体分值及评价值如表1所示。

表1 15种中文纺织类科技期刊收录情况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学报西安 0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西安1青岛 0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青岛1中原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学报郑州 0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0艺术设计研究北京 0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大连3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宁波0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成都0

从表1可以看出,被CSCD收录的期刊只有《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种,评分值为6分,约占5.6%。被北大中文核心收录的期刊有《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丝绸》和《大连工业大学学报》4种,评分值为3分,约占22.2%。被中国科技核心收录的期刊有《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丝绸》《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现代纺织技术》和《大连工业大学学报》7种,评分值为1分,约占38.9%。由此可见,高水平的高校纺织科技期刊比例太低,大部分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发展并不乐观,整体学术影响力偏低。从表1还可以看出,质量较高的期刊主要集中在沿海纺织业发达的地区,比如上海、天津、大连、杭州、青岛,同样,沿海纺织工业越发达的地方,集中了多数的高校纺织期刊,为1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55.6%,这也表明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的高低与所在地区纺织业的发达程度成正相关。

2 互联网+高校纺织科技期刊

由于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窄、可读性不强等特点。但是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它属于传统的成熟的文化行业,它拥有的是渠道优势、影响力优势、行业标准和公信力优势等,所以在科技期刊的转型升级,数字化之路上,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内容为王,以“互联网+”为平台,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刊,按照期刊本身的规律,顺势而为。

2.1 正确认知“互联网+”

“互联网+纺织高校科技期刊”,两者不能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期刊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新的发展生态。要管理数字化、内容数字化。但不要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一定要杜绝唯“互联网+”为王的错误思想。期刊业要主导“互联网+科技期刊”两者的融合,要牢牢把握着主动权。互联网不论对传统的科技期刊产生多么大的冲击,期刊的属性依然是内容产业,都要以内容为王。在这一方面,高校纺织科技期刊可以借鉴电影业的做法。

2014年我国电影市场爆发式增长,达到近300亿元的票房,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17]。如果没有“互联网+”平台产生的低票价,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消费量,也不可能刺激行业推出这么多电影。电影激发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消费市场的繁荣又反过来推动了电影业的发展。科技期刊业类似于电影业,都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都是传统行业,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有自己的创作人员,都有自己的发行场所,都属于文化消费。为什么期刊业就不能像电影业一样如此繁荣昌盛?最重要的一点,电影业很好的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平台。互联网激发了观众对电影的消费需求(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又反过来推动了电影产品的供给。互联网打通了电影领域内的产业链,促进电影产业整体业态升级;其次,更加注重内容的品质和细节,以内容为根本,提升自己的价值。

2.2 注重用户体验

“互联网+”要成为高校纺织科技期刊发展的制胜点,就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满足用户特殊的信息需求,从而就会高度注重期刊内容的质量和应用范围[18]。首先,传播方式多样化,现在的读者更倾向于音视频、动画、图文并茂等新型的更直观的展现方式;其次,紧跟与纺织领域相关的时事热点,通过时事热点引导读者对纺织科学的关注,同时结合时事热点来策划相应的期刊栏目;第三,做用户的信息管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用精而细代替大而全。

2.3 编辑思维改变

高校纺织科技期刊仍要坚持内容为王的特点,虽说纸上决定网上,但是编辑如果排斥互联网等新的传媒方式,便是逆历史潮流而行。互联网数字技术就是文献载体,文献载体从甲骨→青铜器→石头→简牍→缣帛→纸张→互联网,无论载体怎样变,科技期刊这一媒体只要善于随应时代变化、前景仍然无限光明。将习惯了的以纸面期刊为主的观念转变为纸上、网上磁性结合的新的综合媒体创作观念,将平面经营模式改变为多方位、多侧面的立体经营模式等。在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中,编辑要成为“策划、设计、编辑”的多面手。根据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特性,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信息甄别、整合能力。对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辨别、筛选,能将零碎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转化为新颖的学术成果。编辑具有“互联网+”思维,就不会满足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不会满足于凭文字材料了解情况,就会关注期刊和其他事物的联系,就会以开放的姿态打造联系期刊、作者、读者、专家、高校、社会、企业之间的平台,就会多去外面的期刊杂志社调研,多问科研院所高校的需求,多听一线教师科技人员的心声,多与科技专家交朋友,和纺织界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自身的职业素养也会在这样的浸润中得以提高。

2.4 期刊专业特色化

雷军曾提出互联网的七字决:专注、极致、口碑、快[19]。高校纺织科技期刊主要是综合类期刊,与当前期刊特色化发展趋势格格不入,不能满足读者对专业化知识的需求。纺织高校的优势专业就是纺织,也是本校高校科技期刊稿源的重要来源,将本校纺织专业作为重点栏目进行策划、调研、组稿、宣传,将领域相关的时事热点作为切入点,不仅可以提高本校科技期刊的引用频率和媒体曝光率,还能对学校的知名度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从表1中可以看出,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绸》和《现代纺织技术》都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还有非高校纺织核心期刊《纺织学报》《棉纺织技术》《合成纤维工业》《印染助剂》《上海纺织科技》《针织工业》《毛纺科技》等,无论从期刊名称到栏目设置都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也使其在纺织领域内成为学术影响大、社会地位高的名刊。这一点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2.5 加强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互联和信息能源的开发,主要实现信息沟通和传播的功能的限制,打破信息在不同高校、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自由流动的界限[20]。对于纺织科学而言,利用“互联网+”把高校纺织科技期刊和纺织业进行深度融合,加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纺织学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会形成越来越相关的共同利益相关者,这些相关者会形成新的群体,会成为新的纺织高校科技期刊生态链的重要部分,将会促进产生一大批新的纺织科研成果,从而相应的也推动了高校纺织科技期刊质量的发展。从2015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开始评价和发布“中国高校产学共创排行榜”,评价关注高校与企业科研活动协作的全流程,这也为高校纺织科技期刊的发展提出了使命和方向。

3 结束语

“互联网+”不仅颠覆了经济,也颠覆了期刊业,形成了新的期刊业生态链。高校纺织科技期刊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提升,并在这个新的生态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切记一点,为“互联网+”而“互联网+”没有什么意义。“互联网+”不过是一座城市的供电系统,只有当它在人们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有效地照明、供暖的时候,它才是有价值的。怎样抓住“互联网+”给高校纺织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避开它的负面影响,仍是一个值得长期思索的问题。

[1]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实录)[EB/OL].[2016-04-20]. http://www.people.com.cn/n/2015/0305/c347407-26643598. html.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EB/OL].[2016-04-20].http://cpc.people.com.cn/n/2015/ 0705/c64387-27255409.html.

[3]武琪.于扬:“互联网+”的缔造者[J].财经界,2015; (22):28-31.

[4]肖宏,马彪.“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6-1053.

[5]钱筠.APP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J].编辑学报,2015; 27(1):71-74.

[6]舒安琴,石芸,姚雪,等.“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6;28(1):77-79.

[7]辛映继,何志斌.“互联网+”医学期刊的发展与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6):556-558.

[8]王芳,施贵军,赵媛媛.“互联网+”环境中期刊数字化发展程度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以江苏地学类期刊为例[J]. 编辑学报,2016;28(1):98-100.

[9]《咬文嚼字》编辑部.2015年十大流行语[J].咬文嚼字,2016;(1):4.

[10]吴川灵.我国纺织期刊现状的分析[J].纺织学报,1992; (8):47-48.

[11]吴川灵.我国纺织期刊的分布[J].纺织学报,1992;13 (7):48-11.

[12]阎磊,杨家密.纺织类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1(6):732-736.

[13]李远贵,俞亚山.纺织期刊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4):80-83.

[14]孟超.高校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困境与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6):632-634.

[15]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等.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 655-660.

[16]日本经济新闻.中国纺织品出口时隔六年出现下滑[N].参考消息,2016-4-15.

[17]鲁元珍.“互联网+”给文化产业带来什么[J].决策探索,2015;(7):52-55.

[18]赵文彬.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走向探讨[J].传媒,2014;(12):9.

[19]郝振省.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出版发展新趋向[J].出版发行研究,2014;(4):5-8.

[20]欧阳日晖.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25-38.

Development of Textile Sci-Tech Journals of Universities under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Meng Chao, Wu Hui, Tian Li, Shi Lang, Zhao Fa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710048, China)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xtile sci-tech journals of universiti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extile sci-tech journals of universities, and restricted by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thinking, "internet plus" could no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extile sci-tech journals of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expand the in fl uence.Using "internet plus sci-tech journals" model, from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internet plus", the user experience, the change of edit thinking,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 of journal, strengthening resource share,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dif fi culties in scitech journals of universities have been proposed.

internet plus; universities; textile; sci-tech journals

G231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1.010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基金(2016YB05);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ZXSK20)。通讯作者:孟超(1987-),男,山东省寿光市人,西安工程大学编辑,硕士,研究方向为期刊评价、编辑学等。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纺织学报
科技期刊的分类
澳洋纺织
科技期刊的分类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科技期刊”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