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抑郁症遗传效应的比较研究

2017-03-02 08:14刘玉琴马震祥卞正发包和华
健康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证者亲属精神疾病

刘玉琴,马震祥,卞正发,包和华

(1.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心理科,浙江 嘉兴314000;2. 江苏省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0)

健康心理研究

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抑郁症遗传效应的比较研究

刘玉琴1,马震祥2,卞正发2,包和华2

(1.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心理科,浙江 嘉兴314000;2. 江苏省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0)

目的 了解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之间是否存在遗传差异。方法 用家族史法对124例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和115例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用多基因阈值理论估算遗传率和标准误。结果 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精神疾病患病率,一级亲属及一至三级亲属抑郁症患病率分别为9.64%、6.63%、1.86%,均显著高于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均P<0.05);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44.51±1.01)%,显著高于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 (u=5.46,P<0.01)。结论 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遗传效应之间存在遗传差异。

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效应;家族

既往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其在抑郁症发生中的地位尚未确定[1],目前对抑郁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颇为活跃,但令人遗憾的是各种研究均未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其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方法学不同。我们认为采用传统的方法筛选出一组相对同源性的疾病,再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可能会得出较为理想的结果。曾有研究提示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在临床特征上存在不同[2-3],为探讨抑郁症的遗传本质,我们对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的遗传效应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江苏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治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共239例,均符合心境障碍中抑郁发作[4]的诊断标准,抑郁发作1~2次,并缓解8年,或抑郁发作次数3次及以上,既往也无躁狂发作,家族史资料齐全,无严重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无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史。选取同期来我院探望患者的无精神疾病的朋友和同事共298例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调查与分组 以患者为先证者,对每位患者的家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由1~2名一级亲属填写我院自制的精神疾病家系调查表,内容分为:患者及一至三级亲属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如有精神疾病患者,详细记录其临床表现、发作特点、发作次数。并且面检尚存活的患有精神病的家系成员。将伴有自杀行为的先证者分为一组,不伴有自杀行为的先证者分为另一组。自杀行为包括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对所得数据行单因素分析,X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分析,多基因阈值理论[5]估算遗传率和标准误。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124例,其中男54例,女70例;首次发病年龄15~60岁,平均28.43±10.35岁,现年龄21~66岁,平均33.26±11.27;病程3~43年,中位数10.9年。115例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中,男51例,女性64例;首次发病年龄17~62岁,平均29.15±9.35岁,现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0.23±11.32岁;病程3~33年,中位数10.24年。2.2 先证者一级亲属精神疾病患病率 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有一级亲属498名,患精神疾病48例,患病率为9.64%;其中有33例患抑郁症,4例患精神分裂症,8例患双相障碍,2例患神经症,1例患人格障碍。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有一级亲属452例,患精神疾病24例,患病率为4.87%;其中有17例患抑郁症,1例患精神分裂症,2例患双相障碍,3例患神经症,1例患人格障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于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χ2=5.91,P<0.05)。

2.3 先证者一级亲属抑郁症患病率 伴有与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为6.63%、3.7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χ2=4.13,P<0.05)。

2.4 先证者一至三级亲属的抑郁症患病率 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有一至三级亲属3202例,其中58例患抑郁症,患病率1.86%。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有一至三级亲属3089例,其中38例患抑郁症,患病率1.2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χ2=4.24,P<0.05)。2.5 先证者与对照组的一级、一至三级亲属中抑郁症患病率 对照组有一级亲属1005例,其中患抑郁症3例,患病率为0.3%,显著低于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χ2=56.48、29.20,均P<0.01)。对照组有一至三级亲属5030例,其中12例患病,患病率0.23%,显著低于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χ2=70.65、30.843,均P<0.01)。

2.6 遗传率的比较 根据Falconer阈值模式估算伴有自杀行为和不伴自杀行为的抑郁症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和标准误。结果见表1。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44.51±1.01)%,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为(28.21±0.2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u=5.46 ,P<0.01)。

表1 抑郁症遗传率和标准误

注:X: 阈值与平均值的正态偏差;a:患者与群体平均值的平均偏差; g:一般群体;r:患者亲属;h2:遗传率。

3 讨 论

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在遗传特征上的差异至今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中,我们分析和比较了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遗传效应,以便为阐明抑郁症遗传本质提供帮助。

既住研究提示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6]。本研究结果显示伴有和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及一至三级亲属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一级亲属及一至三级亲属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支持这一观点,提示不管是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还是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均存在遗传效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于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精神疾病患病率,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及一至三级亲属抑郁症的患病率高于不伴有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及一至三级亲属的患病率,且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加权平均遗传率高于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提示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的遗传效应大于不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两者之间存在遗传差异。

目前,关于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家族遗传效应的具体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自杀行为本身也具有遗传性有关[7],但其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清楚,可能通过精神疾病传递,也可能存在独立的自杀遗传因素[8]。因此,进一步结合生物学指标的研究将有利于明确这种遗传差异的本质。

[1]张华,杨磊.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相关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9(3):31-32.

[2]吴志国,陈俊,苑成梅,等.当前有和无自杀观念的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0):598-602.

[3]陈天山,梁波,黄维.有无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2):299-300.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江三多,吕宝忠.医学遗传数理统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6]张允平,杨旭.关于抑郁症病因研究的进展情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6,14(3):13-15.

[7]张玉琦,李克,李桂林,等.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流行病学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1):40.

[8]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Unipolar depression with suicidal behavior and without suicidal behavior: an analysis of genetic effects

LIU Yu-qin1, MA Zhen-xiang2, BIAN Zheng-fa2, BAO He-hua2

(1.DepartmentofPsychology,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Jiashan,Jiashan, 314000;2.TheMentalHealthCenterofZhenjiangCity,Zhenjiang212000,China)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he genetic effects between patients of unipolar depression with suicidal behavior and those without suicidal behavior. Method 124 cases of unipolar depression with suicidal behavior and 115 cases without suicidal behavior were studied with the method of family history. The heritability was estimated with multiple gene threshold theory. Finding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those diagnosed as cases of depression with suicidal behavior in the first-degree relatives and one to three relatives were 9.64%, 6.63%, 1.86%,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4.87%,3.76%,1.23%) without suicidal behavior (allP<0.05). The weighted mean of the heritability and standard error of those with suicidal behavior was (44.51±1.0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out suicidal behavior (u=5.46,P<0.01). Conclus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enetic effects between patients of unipolar depression with suicidal behavior and those without suicidal behavior.

depression; suicidal behavior; genetic effects

2016-07-10

刘玉琴(1978-),女,江苏镇江人,本科,主治医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1.023

R749.4

A

1674-6449(2017)01-0074-03

猜你喜欢
证者亲属精神疾病
新生儿异常Hb Q的家系分析*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一个两次多囊肾胎儿孕育史家系的临床分析及遗传咨询
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杜兴型肌营养不良症及其家系报道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什么?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1例AxB血型家系调查遗传方式及血清学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