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江河流域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水保措施

2017-03-02 18:58朱亚辉张松亮张国利魏轩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4期
关键词:分区水土保持绿化

□朱亚辉□张松亮□张国利□魏轩

(1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新乡市凤泉区水利局;3河南科源水利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某江河流域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水保措施

□朱亚辉1□张松亮1□张国利2□魏轩3

(1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新乡市凤泉区水利局;3河南科源水利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区生产的生命线,是改造自然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不仅是提高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改变山区面貌和减免平原洪涝灾害的关键措施,也是根治河流水害,开发河流水利的基本方法。把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工作相结合,以水利工程建设促进水土保持工作,以生态环境展现水利工程风貌,抓好工程区临时措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的实施,以改善和恢复水土保持功能,控制和减少新增水土流失,并着力改善原生水土流失状况,保护生态环境。只有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形成资源、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措施

0 引言

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流域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跨北纬28~31°,东经87~93°,东起山南桑日县,西到拉孜县,南抵藏南河谷区,北达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流域面积6.60万m2,其中包括拉萨、日喀则、山南3个地市的18个县(市),人口约占西藏总人口的1/3。这里不仅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而且是西藏开发最早、经济相对发达,并历来被视为西藏的“粮仓”的重要地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该地区经济发展面对着供电紧缺的矛盾,雅鲁藏布江的水利资源开发随之而来,同时也伴随着人为活动而带来的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势必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 概述

1.1 雅鲁藏布江水能概况

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 300 m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现为印度占领)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流出国境处的年径流量为1 400亿m3,次于长江、珠江,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水能蕴藏量达7 911.60万kW,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而以单位流域面积的水能蕴藏量计算的话,则为中国各大河流之首。

1.2 开发的必要性

雅鲁藏布江中游位于藏南谷地,地形复杂,海拔高程在2 900 m以上,最高达6 400 m,平均比降1.19‰,仅干流中游河段就可兴建多座水利水电枢纽,且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瓦。从地区发展和能源格局看,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水利资源开发利用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供电紧缺的矛盾并提高电网的供电效率,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 水土保持

2.1 宣传教育

国务院5号文件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充分阐明了水土保持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面向项目法人、面向各级水土保持管理和技术人员,围绕开发建设项目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普及水土保持法律、科普知识和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宣传开发水土资源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以及“先批准后开发、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同时,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制度,从而使从事开发、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具有水土保持的意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2 综合分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为使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护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①水土保持的重点是做好渣场和施工公路的防护工作,同时对施工区各开挖回填边坡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水土保持监测观测其流失情况和各种水保措施的实施效果。②渣场作为潜在水土流失最大的场所,需加强堆渣管理,规范弃渣堆放工序和工艺,采取“先挡后弃”和工程防护措施在先、绿化措施跟进的方式保证渣场稳定,防止渣料流失。③场内施工公路针对各路段的特点采取必要的拦挡、排水等防护措施,并采取适当的边坡和道旁绿化措施,以保证公路的畅通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3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结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中有关规定,水土流失防治总目标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通过水保措施的实施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具体为:①对工程建设中受开挖、填筑、占压等活动影响而降低或丧失水土保持功能的土地,及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恢复和改善其水土保持功能,控制和减少新增水土流失,并着力改善原生水土流失状况,保护生态环境。②按照“先挡后弃”的原则和渣场类型及时对弃渣的松散堆积体采取工程措施防护,有效防治弃渣流失。③根据各防治区水土流失特点,采用永久和临时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控制施工期的水土流失。④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在工程建设中或完工后首先考虑复耕,剩余具备绿化条件的,采取土地整治、栽种乔木灌草等绿化措施,恢复区内景观和生态环境,有效防治水土流失。⑤分区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方案,为有效履行水土保持职责、同时也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下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4 防治分区

①分区目的:合理布设措施,分区进行典型设计,计算工程量。②分区依据: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勘测成果,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③分区原则:分区之间有显著差异性;各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各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各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2.5 总体布局

2.5.1 枢纽工程区

枢纽工程区是开挖活动集中、强度大的区域,本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枢纽建筑物土石开挖和填筑期间,随着开挖面的形成以及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修筑固化,还会形成大面积与自然景观反差较大的工程创面。故本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应加强施工期临时和永久工程防护措施,并以不影响水工建设物安全运行为前提尽可能采取植物措施予以美化绿化。如:对占用的耕地、林地、园地、草地进行表土剥离,运往表土堆放场临时堆放,进行稳定坡比开挖;对可绿化的平缓边坡覆土后撒播草籽、栽植乔灌木绿化等。

2.5.2 渣场区

渣场一般是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场所,也是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关键所在。本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应按照“先拦后弃”、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挡渣墙、截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和全方位、多层次布设植物措施,全面设防,层层拦截,高标准,严要求,将渣场发生面蚀甚至滑塌失稳的风险降至最低。如:拦渣、截排水、沉沙池措施及排水沟的跌水消能措施;后期栽植灌木、撒播草籽绿化措施;对表土堆放场采取永久和临时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并采取撒播草籽和密目网进行防护。

2.5.3 交通设施区

施工公路围绕枢纽工程施工作业面进行布线,开挖回填面呈带状分布,控制其扰动及影响带范围并及时切断土壤侵蚀的水源动力和恢复植被覆盖尤为重要。如:对施工公路设计相应的截排水、沉沙池及排水沟的跌水消能措施和施工期表土收集及临时防护措施,对桥梁涉水施工采取钢板围堰防护,布设公路施工期行道树绿化、边坡植被恢复措施等。

2.5.4 施工生产生活区

本区主要为各类生产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由于本区各类设施修建期间进行场地平整和地基处理,对地面造成较大扰动,可能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绝大部分区域被临时建筑物所占压,水土流失轻微。但工程建成后,本区的临时设施和临时建(构)筑物将被拆除,地表可能缺乏土壤基质长期裸露。如:工程措施:表土剥离、截排水、沉沙池和跌水消能措施;植物措施:施工期临时绿化,施工结束后进行乔木灌草迹地恢复。

3 结语

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土效益主要体现在:保存作用,工程区表层土剥离并就近在表土堆放场堆存,避免产生弃渣造成水土流失,又可后期各部位迹地绿化覆土,是土地生产力的直接保持;固土作用,包括临时工程拦挡措施、林草根系的固土作用;防冲作用,截排水措施引排地表径流,林草改善土壤结构,可减轻地表冲刷;土壤改良作用,林草根系的穿透作用和残体分解能改善土壤透气性,枯枝落叶的分解能促进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有效增加土壤肥力,从而达到保土的效益。

保水效益主要体现在:植物措施实施后,由于林草及其枯落物的阻挡作用,延缓了坡面汇流的速度,使降水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渗入地表土层,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林草冠层及其枯枝落叶层能储存大量的水分;土壤层是良好的天然贮水设施,保土就是保水;枯落物分解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使土壤团粒结构比例增大,改善土壤孔隙级配和孔隙率,从而提高土壤的雨水入渗能力和持水能力,进一步改善植被生长的立地条件,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编辑:刘长垠 韦诗佳

TV213.4

B

1673-8853(2017)04-0038-02

2017-1-6

猜你喜欢
分区水土保持绿化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浪莎 分区而治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水土保持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