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蓉
摘 要: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问题。受到工作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生活压力等的影响,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界对人类心理疾病的研究范围已经逐步扩大到幼儿。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人们的心理不健康可以追溯到其幼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决定了这个人成年后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了保证人们的心理健康,就应该确保幼儿心理受到健康教育。本文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可知,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不仅应该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还应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很多幼儿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的行为失范,在独立方面、心理承受方面、交际方面、自控方面存在一些影响其发展的问题。现阶段,幼儿教育是开展幼儿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幼儿教师、家长、幼儿的交流,促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发挥出各自的功用,为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育儿工作就是管理好孩子的温饱,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为忽视[1]。同时,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不重视其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和形成。这些情况都导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发生行为失范的情况,对孩子的整个人生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
2.人际关系教育的缺失
人际关系教育的缺失是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缺失共同造成的,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一些家长为了生计忽略了与幼儿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使得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未得到充分培养,继而影响孩子的交际能力。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在他们刚刚进入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时,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在陌生的环境中,更加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和理解。然而,有些幼儿教师由于缺少教育教学经验,不够重视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使得教育工作较为刻板、机械,缺乏人文情怀。相较于成年人,孩子对他人情绪的感知更加敏感,若是强迫他们接受一些事物,那些幼儿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强烈变化,产生不安、惶恐等情绪,从而不愿意对他人交流[2]。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开展的主要途径
1.强化幼儿教师的培训,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在强化幼儿教师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幼儿教师普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为其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其继续教育中。借助相关培训活动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使幼儿教师能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同时,还应该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教育,使其能够耐心、细心、专心的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而透过其日常行为了解其心理成长状态。另外,幼儿教育机构也可以构建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阶段性的邀请心理学专家对幼儿教师实施培训,使得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正确引导和疏导。
2.强化家长的培训,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效
家庭教育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较长,所以家庭氛围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促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家长就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较为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只有家长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幼儿家长的培训,促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进而在与幼儿相处过程中能够更加细心、耐心。在为家长培训的过程中,幼儿教育机构可以为家长举办心理辅导讲座,也可以阶段性的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能够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加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另外,幼儿教育机构还应该针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为家长开展心理问题辅导培训课程,在课程中传授、分享一些优秀的育儿技巧[4]。
3.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化发展,因为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所以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性和需求实施相应的教育,并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将孩子的个体智力发育情况、性格发展情况、心理成长状况等纳入档案中,并以此来指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进的方向,根据不同阶段档案中所反映出的幼儿心理发展情况调整教育工作[5]。
4.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幼儿教育机构和家长应该为幼儿积极创设和谐、温暖、自然、温馨的心理教育环境,促使孩子在倍感安全、亲切的氛围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的工作。因此,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资格的优势和功用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高效的開展。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幼儿教师应该细心观察幼儿的日常表现,对他们的行为给予高度关注,从细微处着手,加强对幼儿的人文关怀,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引导孩子的行为,将心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为促使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敏.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36):67-67.
[2] 张静.打开心灵之窗——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6):108.
[3] 邹长缨.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95-96.
[4] 周紫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浅议[J].散文百家(下),2016(8):147.
[5] 梁焕玲.开展关爱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