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幼儿来说,幼儿阶段的学习是启蒙阶段,更是对学生后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幼儿教育时期,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提升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从小就喜欢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对幼儿的一生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习兴趣;方法途径
我们都说学习要从幼儿抓起,这是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幼儿时期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兴趣养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会对他们日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教师和家长都更加注重幼儿教育,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育儿上,幼儿教育开始迅速发展。幼儿时期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着深远意义的,这一时期的孩子心智还较未成熟,可塑性强,教师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对知識产生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样他们就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去学习,从小养成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好习惯,这能够让孩子从小就赢在知识的起跑线上,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就肩负着很大的育人责任,教师必须运用争取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多和孩子交流,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并加以引导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调皮也好,内向也罢,都是幼儿内心的自然流露。作为幼儿教师,不能以个人情感来对待幼儿,需做到一视同仁。细心是最首要的,因为幼儿的世界和我们是不同的,他们总能发现很多奇妙的东西,然后被吸引。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并且利用这一兴趣来大做文章,对孩子们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孩子们在课外活动的时候,都蹲下来看花坛边上搬运食物的蚂蚁,教师发现了这一现象后,就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兴趣来加以引导。在课外活动结束的时候给孩子们讲蚂蚁搬家的故事,将蚂蚁那种坚持不懈、努力团结的精神通过故事传达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能够在日后学习蚂蚁的品格,变得更加优秀。教师通过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再给孩子们启迪,孩子们都很容易接受,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加。
二、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
幼儿时期的孩子本来就是好动的,喜欢接触更多新奇的事物,喜欢玩耍,教师要注重解放孩子们的天性,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他们课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了,孩子们也能容易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课间活动,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说贴人、老鹰捉小鸡等,在学生享受游戏的快乐的同时,教师可以让他们了解游戏背后的意义,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教师还可以开展春游的活动,带学生去附近的田野里玩耍、拥抱春天,让孩子们用心观察,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活力。在春游结束后,教师可以开展一次小型的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孩子上台讲讲自己观察到的春天,这时,孩子们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创设合适的课堂情景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加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成效。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让孩子们画《我眼中的四季》,教师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天使来到了人间,他看到了人间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然后就不愿离去了。教师还要给孩子们展示一些春夏秋冬四季的风景图片,让孩子们能够沉浸在四季的美景中,进入大自然的怀抱,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提升对美术课的兴趣,也能够激发他们的灵感,让孩子们能够创作出更加丰富、更加美丽的作品,他们的学习成效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四、通过表扬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阶段,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这一时期的他们是最单纯的,也最需要表扬和鼓励,在得到教师的表扬之后,孩子们就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和认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渐渐地培养起来了。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一个事物的兴趣其实是很容易培养起来的,但是由于他们的不成熟,他们的兴趣是不稳定的,可能会轻易消失,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一旦消失是很可惜的。所以,教师必须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措施,在孩子们做得好的时候及时地给予他们肯定,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的兴趣持续下去。另外,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不然只表扬少数的孩子,容易使其他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应该对每一个孩子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的良好时期,这一时期教师必须运用正确的手段和途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严晓庆.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J].知识文库,2015(11).
[2]司兴华.浅谈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