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先超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7.099
摘 要:体育课程在不断改革中形成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构建,这种课程文化构建也是适应国内外的改革与之接轨,在现在研究体育课程中越来越热门。体育课程文化构建在现在课程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体育课程中加入文学的研究,探索体育课程文化构建理论的形成及实践策略,对以后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文化 构建 想法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99-02
1 体育课程文化构建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文化已经慢慢渗入到各行各业。文化已经全球化,相对于这种局面,我们该如何面对?对于体育课程来说该如何改革来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现代社会体现出来的不同的需求应该如何从不同的方面满足,这个时候一种新的观念:体育文化观就体现出来了。人类进步的象征就是文化,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在发展中取得的各种成果都是由文化所体现出来的,虽然在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本质上没有好坏之分。全世界各个国家虽然都具有各自的文化流派,但是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都体现出一种统一。所以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忽视多元化的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如只注重课程改革中的国际化趋势,随大流,就会忽视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进而会忽视内部问题。
2 体育课程文化构建是现实的要求
文化和谐的宗旨就是人类如何全面发展,而一切文化发展归根到底又是人类的全面发展。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不同文化的发展,人类的存在价值和人类文明在这些文化的创新中不断提升,也使人类具有一种人文精神慢慢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主体。现在如何构建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这和我们全民族的文化构建是分不开的,但是文化构建的建立不是一个独立个体,它与课程文化构建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现在的教育离不开课程,课程为和谐文化的构建所服务,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课程文化该如何建设,如何增加意识。我们可以分析体育课程文化构建体现:人类对社会发展而需要的文化课程构建、标准的定位如何选择、如何在发展中进行思考及实践,这也很好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在发展中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推动造成了体育教育品质的畸形,在体育课程的实施中体育教学偏向于竞技,这样就导致体育课程在教学中无文化或是轻视文化,在体育课程考核中仅以体育成绩为评价,课程教学中只注重技能及体质等这些看得见的方面,从而忽视了学生心理、人文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等人文方面的研究,这就形成了体育课“重技能、轻人文”。而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对于社会文化知识流于表面,并没有深入研究,体育人文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体育课程一直以来都缺少核心理念,这也是现在体育课程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不完善。
3 体育课程文化构建完善了课程文化建设
历史在不断发展中,历史文化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支撑,体育课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但是它绝不是文化的主体。从这也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文化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目标。通过总结我们国家体育课程一路的发展,一些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如在改革中輕视文化构建、理性思维基本没有。其主要原因是在改革中只注重文本教材,而且改革也只是一些皮毛,并没有深入,对于文化构建方面基本没有涉足,从而使体育课程改革只是表面的修改,并没有从内部进行改革,没有实质性的更新。这也从很大一方面看出体育课程文化的无奈。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现在的体育课程文化受其他文化的影响,造成课程文化的不正常现象,更甚至为缺失。我们知道文化模式有一定的不同性,而作为体育课程它具有内在的生源因素,同时也具有内在的文化因素,这两种因素关系是不同的。而我们研究的构建文化是为了弥补内在文化的不足,同时也是体育课程内在文化的更高形式。
4 体育课程文化构建确定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
课程文化构建的学术研究如何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相结合?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课程的一些观念在抱有精华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变化发展适应社会。任何课程的主体都是“人”,因此通过这个主体对本身活动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构建调控,从而让课程在结构上得到优化,方向发展也趋向正确,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不断健康发展的课程。课程文化内涵如何更好地分析,课程文化从原来文化为课程服务到课程与文化能够为一体,文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关注人文、自然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和谐构成了文化构建的基调,也形成了以后课程文化指向标。总的来说,体育课程文化构建是时代进步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自身文化。
5 体育课程文化构建如何实践
5.1 体育课程政策方面
有课程就会有针对于这门课程的政策,它是由主管教育部门在按照一定的要求范围内,推出的纲要及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课程主导权问题。对于体育课程来说,它具备了课程所需要的三个要点:首先是目标,它决定着体育课程的方向、课程目的及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载体,保证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最后是主体,同时是制定者和执行者。体育课程文化构建首先表现在体育课程政策的引导上,其次在具体的实施中进行引导作为这个政策的主要点,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是先进文化的构建性被制定人进行了灵活的利用,第二是先进文化的构建性在体育政策的进行中慢慢落实。
5.2 体育课程标准方面
决定体育课程方向的最主要的文件就是体育课程标准,此标准对体育课程教育提出要求,体育课程标准从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等方面对体育课程进行了规范。它发挥作用的形态多样,最主要的是以制度和物化两种形式并存,互相影响发挥作用。在这标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社会对它的要求及属于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质。体育课程文化慢慢融入体育课程,体现出体育课程文化构建。体育课程标准的设置需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一成不变,也要有新的动力与内涵加入,这样才会显示出文化的价值。但是我们知道体育课程标准里对于地区差异、不同学生区别对待等规定充分显示了统一与差别。现在体育课程不仅是人们理解的一种运动,它更是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沉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一种人文价值。
5.3 体育课程管理方面
体育课程的管理体系是一个繁杂活动体系,它包含不同的层次、各种的结构、多样的因素,这样的一个管理体系要怎样有效科学的进行,这就需要有一套适合的管理体制,同时这套管理体制更需要加入一定的文化素养。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阶段都有体育课程,同时课程也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这就体现了课程管理具有阶段性,也形成了体育课程管理中的一种弹性文化。
5.4 体育课程运行方面
体育课程运行中文化的改革应该提倡合作精神、沟通与交流课程文化理念,体育课程要上“活”,在体育课程中要突出学生为主,文化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程中传递知识、技能形成。所以教师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要形成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机制,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在教师评价方面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同时在教学文化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积极营造“以学习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课程与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