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作 明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外省居民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及其旅游意向研究
蒋作 明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针对目前地震遗产地震后潜在旅游市场研究的不足,选取震后8年间(2008—2015年)与汶川地震遗产地相关的重要事件为关注对象,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804份外省居民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外省居民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及其旅游意向。研究发现:(1)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包括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四川旅游营销、灾后恢复重建、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4个关注维度;(2)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在4个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前往经历在4个关注维度上的差异性表现为震前前往经历没有显著差异;震后前往经历在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4)旅游意向与其后续关注维度及前往经历的相关性较弱。本研究为中国地震遗产旅游发展树立“汶川标杆”提供建议,进而为国内外其他区域的地震遗产旅游地发展提供示范和参考。
汶川地震遗产地;后续关注;旅游意向;外省居民
当前,汶川地震遗产地已进入灾后重建后的关键发展期,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旅游业是灾区恢复重建的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作为建国后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汶川地震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巨大,四川省和阿坝州分别用了1年和3年时间恢复到震前水平,灾后恢复期内造成四川省和阿坝州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减少186.94亿元和114.62亿元,游客接待量分别减少1.84亿人次和0.13亿人次[1]。经过8年多的重振、恢复和发展,中国汶川地震遗产地的标杆效应凸显,先后有绵阳市北川羌城旅游区、阿坝州汶川特别旅游区和广元剑门关3家景区获批国家5A级景区,四川省和阿坝州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分别为6210.52亿元、285亿元,比 2007年震前水平分别增加410.18%、283.17%,游客接待量分别为5.9亿人次、3230.57万人次,比2007年震前水平增加215.51%、266.81%。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发展问题亟待当地政府、居民和学者共同深思,同时也深受外地居民的深情关注。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关注地震遗产资源的开发多,关注地震客源市场开发的少;关注到访的现实旅游者多,关注潜在的外地旅游者少。基于当前地震遗产旅游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从外地潜在旅游者的后续关注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搜集第一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法以及非参数检验分析法、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外省居民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行为及其旅游意向,以期为中国地震遗产旅游发展树立“汶川标杆”提供建议,进而为国内外其他区域的地震遗产旅游地发展提供示范和参考。
地震遗产旅游(Seismic Heritage Tourism)作为黑色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开发实践和理论发展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逐渐成为地震发生地的研究热点。Foley和Lennon于1996年最早界定黑色旅游,认为黑色旅游与死亡、灾难和暴行等因素有密切联系[2],但目前仍存在着黑色旅游与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界定不清的问题,如“黑色景点”(dark spot)[3]、“死亡旅游”(thanatourism)[4]、“不和谐遗产”(dissonant heritage)[5]、“病态旅游”(morbid tourism)[6]等。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黑色旅游体验特征[7-9]、黑色旅游展示和原真性争议[10-11]、黑色旅游影响[12-13]等方面[14]。我国的黑色旅游景观在1949年后便开始建设,但黑色旅游的研究却只有十多年时间,《黑色旅游研究初探》被认为是最早的文献[15],国内学者研究主要聚焦黑色旅游相关概念、主要类型、体验心理特性和发展模式等方面[16-20]。
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地震遗产旅游研究形成一个“凸型峰”,笔者以“汶川地震旅游”作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发现相关文献从2008年开始发表(24篇),2009年达到顶峰(27篇),2010年以后开始下降(2010—2014年篇数分别为21、13、10、5、2),发表的期刊主要分布在旅游类、地理类、环境类和高校学报等4大类。国内学者的关注点主要分布在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21-23]、地震遗产地旅游动机[24、25]、地震旅游影响[26-28]、地震旅游利益相关者[29-30]、地震遗产地发展对策[31、32]和地震遗产功能审视[33]等方面。
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存在以下的特点和问题:(1)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震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灾后重建对策,地震旅游资源发展观多于旅游市场发展观,特别是对地震遗产地外的居民旅游态度及其决策行为研究缺乏;(2)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地震遗产地的居民和到访旅游者,缺乏对外地潜在旅游者的实证研究;(3)研究方法多是定性的分析、阐述,缺乏科学的定量测度,提出政策建议的说服力有待加强。(4)研究时间多是地震发生后的近2-3年,震后较长时期的后续关注研究缺乏。基于此,本文尝试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外省居民(潜在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震后8年间(2008—2015年)的与汶川地震遗产地相关的重要事件作为关注对象,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法以及非参数检验分析法、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外省居民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及其旅游意向,以期为汶川地震遗产地的绿色、人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问卷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9、24-28、34]。笔者通过四川省政府网、四川省旅游局网、阿坝州政府网和汶川县政府网等官方媒体对汶川地震遗产地从 2008年5月12日至2015年9月30日8年间所发生的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后续发展信息进行整理,后续信息选取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事件发生地不局限于汶川地震地区,只要是与汶川地震遗产地相关的重要事件都可选;二是事件的影响范围突破四川省的传播范围;三是各年度的信息数量基本均衡,一般为3-6项。根据笔者2009年暑假购买熊猫金卡去青城山—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景点的亲身体验,并邀请在阿坝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工作的同学进行深度访谈,设计出调研问卷初稿。笔者于2015年十一期间在安徽省淮北市进行了30份预调研,针对预调研中表述不清、旅游者不愿意填写的选项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形成完整的调查问卷。正式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籍贯、年龄、职业、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5· 12”地震前去没去过四川、“5·12”地震后去没去过汶川地震地区共9个题项;第二部分为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信息共35项,采取李克特5点量表法设计,依序用5分至1分代表被调查者对此项信息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了解、一般、不了解、完全不了解);第三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前往意愿,包括将来会不会前往1个题项。
为保证调查问卷的代表性和样本结构的无偏性,分别选取临近省份陕西省西安市、重庆市渝北区和较远省份安徽省淮北市、江苏省徐州市和南京市进行实地集中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10-11月,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15份,回收率为91.5%,排除回答不完整和作答不认真的样本,最终有效问卷804份,有效问卷率为80.4%。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调查者人口特征
(一)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因子分析
采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希望以较少的指标来最大限度地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因子进行分析。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如下:KMO=0.942,X2= 11406.386,df=435,P=0.000。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的理论,说明样本充足度达到要求;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Bartlett球形检验零假设,认为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问卷及其各因子组成项目的构建效度良好,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来简化对公因子的解释。问卷的信度为a=0.938,表明量表信度可靠。根据标准差和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5的原则,最后剔除本问卷的6、8、15、23、28五个题项。对剩下的30个题项进行二次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及特征值与因子数量碎石图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因子载荷及解释力见表2。
表2 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本文将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因子进行分类、命名及解释。第一个公因子可解释为“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与问卷中序号为33、35、32、31、18、25、27、17、34、30、26、16、29、20、21、22、19 的 17个题项高度相关,其方差贡献率为37.328%,信度为0.936。说明外省居民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区域规划,震后发展,举办和参加的节庆、展会比较关注,如国家旅游局启动编制《秦巴山片区旅游发展规划》,广元剑门关、阿坝州汶川特别旅游区、北川羌城旅游区3景区获批国家5A级景区,“美丽阿坝·相约北京”阿坝州成就展在京开幕,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水磨镇举办等。第二个公因子可解释为“四川旅游营销关注”,与问卷中序号为13、12、11、10、14的 5个题项高度相关,其方差贡献率为8.045%,信度为0.814。说明震后的四川旅游营销效果明显,受到了外省居民的关注,这与前文所说的四川省用了1年时间恢复到震前水平的事实相符。震后四川的旅游营销举措有“乐行四川”旅游形象推广活动、“天下四川,熊猫故乡——四川好玩”营销口号、震后四川依然美丽,最新四川旅游宣传片等。第三个公因子可解释为“灾后恢复重建关注”,与问卷中序号为3、4、5、2的4个题项高度相关,其方差贡献率为4.758%,信度为0.763。说明外省居民对灾后重建阶段的信息关注度高,作为建国后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区的重建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人们对国家实施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省(市)对口援建政策比较关心。第四个公因子可解释为“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与问卷中序号为7、24、1、9的4个题项高度相关,其方差贡献率为4.068%,信度为0.705。说明外省居民对全国性的纪念活动和震区周边的后续地质灾害事件关注,如5月12日设立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08年5月19至21日全国哀悼日、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和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二)后续关注因子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揭示后续关注因子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性,笔者对上文公因子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其权重由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采用SPSS17.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法以及非参数检验分析法,对人口学特征在后续关注因子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分析(见表3)。
采用比较均值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两组人群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在各后续关注公因子的统计量中,灾后恢复重建关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的Sig值小于0.1,否定了检验中方差相等的结果,也就意味着不同性别在灾后恢复重建关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两维度上男女群体有较显著的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均值发现,男性在灾后恢复重建、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两维度关注上高于女性,说明男性在这两维度上的敏感程度高于女性。现实生活中,男性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其外显性行为通常高于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在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各类后续关注因子上的赋值均高于女性。该结果符合男女性别差异在行为表现上的认识[35]。
采用K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不同年龄、职业、月收入、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各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检验,并对比Jonckheere-Terpstra与Kruskal-Wallis两种检验统计量的渐进显著性取值,对外省居民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因子的显著差异进行判断。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四川旅游营销关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两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职业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四川旅游营销关注、灾后恢复重建关注、灾后纪念与地震灾害关注三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而在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月收入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灾后恢复重建关注一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其
他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一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家庭结构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一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进一步比较均值发现,年龄上,18岁以下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差异显著的四川旅游营销关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两维度上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居民;职业上,军人在后续关注因子差异显著的四川旅游营销关注、灾后恢复重建关注、灾后纪念与地震灾害关注三维度上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在问卷调查中,许多参与调查的军人实地参与过震区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他们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更加明显;月收入上,4000元以上收入的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差异显著的灾后恢复重建关注一维度上明显高于其他收入群体;教育程度上,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差异显著的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一维度上明显高于其他学历的群体;家庭结构上,独身生活的居民在后续关注因子差异显著的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一维度上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的群体。
表3 后续关注因子在人口学特征上的显著差异性
综上所述,可以给出如下结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居民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职业、月收入居民在灾后恢复重建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职业居民在四川旅游营销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别居民在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后续关注因子在前往经历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
从外省居民前往经历特征层面对后续关注因子进行分析,采用比较均值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震前是否去过四川省、震后是否去过汶川地震地区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震前是否去过四川省在各后续关注因子的Sig值大于0.1,意味着震前经历在后续关注因子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震后是否去过汶川地震地区在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因子上的Sig值小于0.1,否定了检验中方差相等的结果,也就意味着震后经历在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维度上有较显著的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均值发现,震后去过汶川地震地区的居民在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维度上的敏感度高于没去过的居民。该结果符合记忆规律实际,不论是基于什么目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缅怀纪念、熊猫卡旅行、走亲访友、社会实践等)去的汶川震区,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场景将会终生难忘,相比较没去过或只从电视、电脑上了解震区信息的居民更加关注震区的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信息。
表4 后续关注因子在前往经历特征上的显著差异性
(四)旅游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外省居民旅游意向与后续关注因子及前往经历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进行验证。选取旅游意向与后续关注因子及前往经历进行相关分析,由相关系数来分析相关的等级。一般认为,相关系数绝对值低于0.3为弱相关,介于0.3-0.5之间为低度相关,在0.5-0.8之间为中度相关,大于0.8为高度相关。从旅游意向的相关性系数结果显示(见表 5),旅游意向与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等级为弱相关,而与其他后续关注因子维度的相关性在0.05上不显著;旅游意向与震后是否去过汶川地震地区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等级也为弱相关,而与震前是否去过四川省的相关性在0.05上不显著。整体来看,外省居民将来的旅游意向与其后续关注因子及前往经历的相关性较弱。
表5 旅游意向的相关性系数
(一)研究结论
外省居民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是实现潜在旅游者向现实旅游者转变的重要途径,后续关注会对居民的旅游意向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定意义上,外省潜在旅游者的后续关注行为是汶川地震遗产地后续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先决条件。通过因子分析萃取了外省居民后续关注的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四川旅游营销关注、灾后恢复重建关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等4个公因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法以及非参数检验分析法发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居民在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职业、月收入居民在灾后恢复重建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职业居民在四川旅游营销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别居民在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从前往经历看,震前前往经历在后续关注因子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震后前往经历在规划发展与节庆展会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旅游意向与灾后纪念与地质灾害关注呈现弱的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后续关注因子维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与震后前往经历呈现弱的显著正相关,而与震前经历的相关性不显著。
(二)开发建议
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是场全国总动员的“战役”,参与人数众多,随着地震发生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震区的关注也会发生转移,后地震时期如何实现“地震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因而,汶川地震遗产地的政府在搞好震迹、震记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运营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对外地潜在旅游市场的拓展和营销,最大限度提升汶川地震遗产旅游的影响力与发展周期。基于前文的研究结论与访谈心得,笔者提出以下开发建议:(1)全域地震旅游开发。按照《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进行全域地震旅游开发,不设地震旅游景区边界,重点依托3个5A级景区串联起“5·12”汶川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新县城景观轴、水磨古镇、三江景区、映秀“5·12”纪念地和剑门关风景区。(2)做好三大文化文章。汶川大地震不仅遗留下珍贵的自然地震旅游资源,而且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后续地震遗产地的旅游开发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提炼,做好大爱文化、藏羌民俗文化和熊猫文化三大文化文章,让每个地震遗产旅游项目都富有特定的文化内涵。(3)丰富地震旅游体验。奇特的地震遗产旅游具有观赏性、知识性、科学性等特点[36],地震旅游开发不能仅停留在纪念馆缅怀、博物馆参观等静态层面,而应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地震探奇项目,让游客置身其中体验到科学性、文化性、刺激性和参与性。(4)感恩营销方案策划。2009年感恩熊猫卡的发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震后去过汶川震区的居民对遗产地的后续发展更加关注,因而建议开展“感恩汶川”主题营销,在此主题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策划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省市、不同年份的营销方案,让人们有空回汶川新家园看看。(5)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前文研究表明外省居民对地震遗产地举办或参加的节庆展会比较关注。当地政府继续用好节庆展会这一信息传播平台的同时,还应拓展广播电视和网络的传播渠道,特别是央视、人民网等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同时,做好游客的接待和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扩大亲朋好友的口碑效应。
本研究从潜在旅游者开发的视角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因受调查对象选取与数据收集的局限,未能深入揭示出不同省市居民的后续关注行为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外地潜在旅游者与现实旅游者的认知异同,这些问题都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1]李向农,延军平.汶川地震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8):1652-1659.
[2]FOLEY M,LENNON J.JFK and Dark Tourism:A Fascination with Assassin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1996,2(4):198-211.
[3]ROJEK C.Ways of Escape[M].Basingstoke:Macmillan,1993.
[4]SEATON A V.Guided by the Dark:From Thanatopsis to Thana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1996,2(2):234-244.
[5]TUNBRIDGE J E,ASHWORTH G J.Dissonant Heritage:The Management of the Past as a Resource in Conflict[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96.
[6]BLOM T.Morbid Tourism:A Postmodern Market Niche with an Example from Althorpe[J].Norwegian Journal of Geography,2000,54(1):29-36.
[7]COHEN E H.Educational Dark Tourism at an in Populo Site:The Holocaust Museum in Jerusale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8(3):1-17.
[8]BIRAN A,PORIA Y,OREN G.Sought Experience at(dark)Heritage Sit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3):820-841.
[9]DUNKLEY R,MORGAN N,WESTWOOD S.Visiting the Trenches:Exploring Meanings and Motivations in Battlefield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11,32(4):860-868.
[10]WAYNE W S.Dark Tourism: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book review)[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4):188-189.
[11]WIGHT C A,LENNON J.Selective Interpretation and Eclectic Human Heritage in Lithuania[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4):1-11.
[12]STRANGE C,KEMPA M.Shades of Dark Tourism:Alcatraz and Robben Is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2):386-405.
[13]CAUSEVIC S,LYNCH PAUL.The Significance of Dark Tourism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fter a Long-term Political Conflict:An Issue of Northern Ireland[EB/OL].www.mecon.nomadit.co.uk/pub/conference-epaper-download.php5?2007-01-12.
[14]申健健,喻学才.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9,24(4):92-96.
[15]李经龙,郑淑婧.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9-112,120.
[16]卫旭东,吴相利.灾难旅游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2):55-57.
[17]卢云亭,侯爱兰.震迹、震记游旅资源的研究[J].资源开发与保护,1989,5(3):51-53.
[18]何景明.“红与黑”:论精神旅游产品的开发向度[J].旅游学刊,2012,27(2):88-93.
[19]谢彦君,孙佼佼,卫银栋.论黑色旅游的愉悦性:一种体验视角下的死亡观照[J].旅游学刊,2015,30(3):86-94.
[20]王金伟,王士君.黑色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共生”模式研究:以汶川 8.0级地震后的四川为例[J].经济地理,2012,30(2):339-344.
[21]覃建雄,唐勇,陈兴,等.地震遗迹景观体系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5):143-146.
[22]王金伟,明镜,李晶.四川地震旅游“R-P”转化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ETOS和R-P关系模式的分析[J].旅游研究,2009,1(3):15-22.
[23]陈乾康.关于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优化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3):101-106. [24]陈星,张捷,卢韶婧,等.自然灾害遗址型黑色旅游地参观者动机研究:以汶川地震北川遗址公园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7):979-989.
[25]宋玉蓉,卿前龙.基于游客动机的汶川地震遗址旅游吸引力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5):158-163.
[26]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J].民俗研究,2014,30(1):58-67.
[27]李琼.灾后游客让渡价值对旅游景点认知度的影响研究:以汶川地震后都江堰景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8):141-145.
[28]李悦,李蔚.基于汶川地震的灾后风险认知量表编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10):21-25.
[29]唐弘久,张捷.旅游地居民对于“5·12”大地震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特征:以九寨沟旅游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5):669-677.
[30]李锋.旅游危机后潜在旅游者的旅游从众度变化过程研究:以四川“5·12”地震为例[J].旅游论坛,2010,3(1):16-22.
[31]刘丽,陆林,陈浩.基于目的地形象理论的旅游危机管理:以中国四川地震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10):26-31.
[32]杨振之,马琳,胡海霞.论旅游功能区规划: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6):90-95.
[33]李敏,张捷,罗浩,等.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研究:以“5·12”汶川地震后的九寨沟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1):39-48.
[34]PODOSHEN J S.Dark Tourism Motivations:Simulation,Emotional Contagion and Topographic Comparison[J].Tourism Management,2013,35(4):263-271.
[35]白凯.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表现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2):36-40.
[36]任葆德.观赏性、知识性、科学性:奇特的地震旅游[J].中国外资,1995,4(6):58-59.
A Study on the Subsequent Attention and Traveling Intention of
Residents Outside Sichuan Province Toward Wenchuan Earthquake Heritage Sites
JIANG Zuominɡ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ety,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Anhui 235000,China)
Currently,few researches on the potential tourist market of earthquake heritage sites have been done.This paper made questionnaires on some key events related to these Wenchuan earthquake sites from 2008 to 2015,and adopt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SPSS 17.0 to mak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804 questionnaires answered by residents living outside Sichuan Province,and study the subsequent attention and traveling intention of those residents toward the earthquake heritage site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four aspects for subsequent attention are:development plans and festival exhibitions,tourism marketing in Sichuan,restoration,rebuilt and commemoration activities after the earthquake,and geologic hazard;(2)salient differences between people varied i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attention to the above-mentioned four aspects;(3)before the earthquake,few influences brought by visiting experiences to Sichuan on the attention to the four aspects;after the earthquak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aused by the visiting experiences to Sichuan on th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plans and festival exhibitions and no obvious differences occurred in the other aspects;(4)weak correlation between traveling intention,subsequent attention and visiting experiences to Sichuan.This research aims to make suggestions on building Wenchuan Model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arthquake site tourism,and hence sets an example in developing earthquake sit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Wenchuan Earthquake Heritage Sites;Subsequent Attention;Travelling Intention;Residents Outside Sichuan Province
F590
A
1009-8666(2017)01-0066-10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1.012
[责任编辑:方忠]
2016-11-04
四川省旅游局遗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立项课题“外省居民对汶川地震遗产地的后续关注及其旅游意向研究”(YCB15-08);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皖南旅游示范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对接:模型测度与路径选择研究”(SK2015A98);安徽省高校智库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招标课题(AHWH2016108)
蒋作明(1983—),男,安徽池州人。淮北师范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遗产旅游开发与旅游消费者行为。